【摘要】:农村人情消费的过度蔓延既体现了礼尚往来、收入水平的提高等积极因素,但更多地反映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规章制度缺位以及良好精神文明价值观的弱化。因此,2014年3月我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建议从做好舆论宣传、加强基层政府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拓宽农民投融资渠道等方面遏制农村人情消费日益蔓延势头,还农村淳朴善良、勤俭节约的人情往来。
人情消费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文化基础,适度的人情消费,可以表达心意,增进亲友感情。然而近年来,伴随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全社会的人情消费也“水涨船高”,尤其在农村地区愈演愈烈,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负担。2014年,我就农村人情消费调查了湖南省中部某县数个村庄,先后与六户村民座谈,发现近年来农村礼金“起步价”一涨再涨,人情消费名目繁多,大操大办,甚至有人花样百出,借机敛财。座谈的六户村民每年户均人情消费在1.5万元左右,人情支出平均占到家庭可支配收入比重高达18%,已严重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人情消费的过度蔓延既体现了礼尚往来、收入水平的提高等积极因素,但更多地反映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规章制度缺位以及良好精神文明价值观的弱化。因此,2014年3月我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建议从做好舆论宣传、加强基层政府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拓宽农民投融资渠道等方面遏制农村人情消费日益蔓延势头,还农村淳朴善良、勤俭节约的人情往来。这个问题现在已经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2017年,在读《塘约道路》一书时,我发现这个著名的脱贫村早就通过“村民公约”的形式对人情消费进行规范。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明确要求,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