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成立的政策性银行在贯彻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经济的增长中发挥了特殊的职能作用,运行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机制,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到1997年底,包括原六大投资公司划转过来的资产,开发银行不良贷款额高达1700亿元,不良贷款率超过30%。这不仅仅是开发银行一家的问题,也是各方面问题多年积累的结果,当时其他国有银行的不良率也都在相同水平。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新成立的政策性银行在贯彻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经济的增长中发挥了特殊的职能作用,运行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机制,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成立之初,开发银行一方面探索政策性银行办行之路,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筹集大额长期资金,建立项目评审和贷款委员会审议机制,与商业银行建立委托代理关系,解决资金汇划和项目管理问题;一方面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把九成以上的贷款投向能源交通、原材料、机电轻纺、农业林业等瓶颈领域,支持了三峡工程、京九铁路、岭澳核电站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受经济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当时开发银行的行政色彩比较浓,投资项目在国家计委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选择,当时的一种说法叫“计委挖坑、开行种树”,发债靠行政摊派,贷款委托商业银行代理,基本上是一个准银行,一方面由于银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功能不全,另一方面,当时我国的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企业负债重、效益差,内外部因素造成开发银行资产风险不断沉淀和聚集。到1997年底,包括原六大投资公司划转过来的资产,开发银行不良贷款额高达1700亿元,不良贷款率超过30%。这不仅仅是开发银行一家的问题,也是各方面问题多年积累的结果,当时其他国有银行的不良率也都在相同水平。(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