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我国金融风险背后的原因

揭秘我国金融风险背后的原因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顾我国金融风险演化历程,不难发现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一是杠杆率过高、增速过快。我国货币环境更为宽松,资金成本反而更高,表明金融体制存在扭曲。毋庸讳言,金融风险的演化既有金融自身的原因,也受大的经济形势的影响,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经济增长的成功与经济风险的积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在对冲世界经济衰退风险的同时也使得全球经济中的风险因素在中国积累。

揭秘我国金融风险背后的原因

回顾我国金融风险演化历程,不难发现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

一是杠杆率过高、增速过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归纳了“八个风险”,即金融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银行风险、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造成的违法犯罪风险、外部冲击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部分国企债务风险等。除了外部风险、违法风险,其他风险的根源都与杠杆率过高、债务过重有关。到2017年9月,我国居民负债为44万亿元,企业负债为104.7万亿元,政府部门负债为46.7万亿元,全社会总负债为195.4万亿元,相当于2016年GDP的242%。而在2008年这些数据分别为居民负债5.7万亿元、企业负债为25.6万亿元、政府负债为9.7万亿元,全社会总负债只有41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30%。我国债务增速远高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这与我国处于建设期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结构是一脉相承的。

二是地方投融资决策机制不完善。投资理念上,部分市县领导甚至党政一把手缺乏科学的政绩观,单纯追求项目投资产生的GDP,只顾项目建设,不顾项目效果、不考虑资金来源。决策流程上,市县党政一把手的项目决定权过大,且缺乏有效监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等往往被领导意志所左右。项目安排上,缺乏科学规划和规划的严格实施,项目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部分项目超前建设或重复建设。资金筹集上,为完成主要领导关注的重点项目,存在预算软约束、鼓励融资平台举债甚至考核融资,对地方政府负债加强监管后,地方政府在与社会资本合作过程中,通过承诺回购、承诺最低收益等方式变相融资,增加了交易成本,使得风险更为隐蔽。资金使用上,与民营投资相比,政府项目投资对资金成本、资金沉淀、项目造价、项目预算等不敏感,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真正用到项目施工上的钱占比不高,造成资源浪费。

图23

近年来,我国债务增速明显高于GDP增速,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不断攀升。(www.xing528.com)

三是金融体制存在扭曲。当前,我国M2与GDP的比例超过200%,与日本的水平大体相当,超过美国91%的两倍。但从利率水平看,2017年我国1个月的SHIBOR拆借利率平均水平为4.09%,同期日本的可比利率水平为-0.01%,美国为1.1%。我国货币环境更为宽松,资金成本反而更高,表明金融体制存在扭曲。宏观层面,主要是金融机构竞争过度,功能失序。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大量资金涌入政府类项目,既增加了政府债务负担,也模糊了不同金融业态的运行轨迹。部分金融机构甚至不断突破底线,置很多风险合规要求于不顾,这势必导致大量项目被过度包装、超额融资或者资金挪用问题,同时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中观层面,金融过度创新造成一系列金融乱象,名目繁多的中国特色衍生品令人眼花缭乱,同业、通道、嵌套、资金池、万能险、P2P、非标、现金贷等层出不穷、相互叠加,结果是不断抬高资金成本,加剧实体经济困难。微观层面,金融机构内控和激励机制不合理,经营理念普遍重业务发展、轻风险防控,导致大量的合规风险、操作风险。

四是金融脱实向虚逐步累积。在经济繁荣期,融资结构会从有助于经济稳定的状态转向加剧经济动荡的状态,其拐点被称为“明斯基时刻”。2012年以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和经济增长较为契合,融资结构处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状态。2014年到2016年,社会融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开始出现较大偏离。另外,2012—2016年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7.9%、7.8%、7.3%、6.9%和6.7%,同期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1%、7.7%、7%、6.0%和6.0%,而金融业增加值同期增速为9.4%、10.6%、9.9%、16.0%和5.7%,金融业增加值占到GDP的6.51%、6.92%、7.25%、8.44%和8.35%,不仅高于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高于美国、英国等传统经济发达国家,大大高于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国家。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平均利润率只有5.91%,2016年也只有5.97%,但许多金融产品承诺年收益率却达到7%,有些产品甚至高达15%以上。

五是金融监管有待完善。国际金融危机以惨痛的代价告诉世界,金融监管要有前瞻性,不能只在出现问题后才采取行动,要有预判、有预案;金融监管体系要有适应性,要根据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结构变化和风险变迁动态演进,关键是要有效捕捉风险并与时俱进地配置监管资源,使监管能力建设与金融创新相适应;金融监管要“长牙齿”,不能只说不做。但是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在这些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金融监管在指导金融业分类发展、各归本位、适度竞争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六是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毋庸讳言,金融风险的演化既有金融自身的原因,也受大的经济形势的影响,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外部来看,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更是高达33.2%。中国古代哲学讲“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规律说明,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方向发展。经济增长的成功与经济风险的积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在对冲世界经济衰退风险的同时也使得全球经济中的风险因素在中国积累。从内部来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经济结构在不断发展,需求侧出口增长放慢,基础设施等投资空间缩小,资金大量挤向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积累了泡沫;供给侧与企业去杠杆叠加,如果缺乏有效协调,很容易酿成“管出来”的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