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寿命周期连续构梁管理养护指南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全寿命周期连续构梁管理养护指南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省交通运输厅联合7家单位科研人员,历时3年多,取得重大进展。项目验收会议通过后,项目组将进一步完善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连续构梁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养护指南,尽快申报和出台相关地方标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对2016年底全省153幅投入运营或在建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存在问题,剖析其产生的机理和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与处治措施,进一步开展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全寿命周期连续构梁管理养护指南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货车ETC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2017年6月,交通运输部组织专家对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承担交通运输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车载称重技术的货车安全运输综合监控研究”进行审查并通过验收。

1.研究过程。省交通运输厅联合7家单位科研人员,历时3年多,取得重大进展。项目以货车不停车收费应用和全程治超管理为切入点,实现车载称重、车路协同和卫星定位等多项关键技术的融合应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检定规程1项,同时提出大规模推广应用管理对策。

2.应用效果。项目研究成果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可对货车进行全程远程监控,将彻底改变传统治超模式,降低路面治超、源头治超工作成本,减少由于超载问题所引发的各类交通事故;通过实施货车ETC,车辆在通过收费车道时将无需停车计重、人工缴费,货车在收费站通行效率提高一倍以上;通过车载称重系统推广应用,将颠覆我国称量计重上下游行业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为优化产业链布局和技术升级提供广阔应用前景,为建设智慧交通、平安交通奠定基础。

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成果获国际领先水平】 2017年12月27日,交通运输部组织专家组对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进行审查并通过验收。

1.研究过程。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安公路研究院、长安大学等科研院所依托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北段建设项目开展《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在全国首次大规模应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于特殊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路面基层、小型预制构件、临建工程5个方面,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600万吨。项目研究过程中,省交通运输厅及时成立推广应用领导小组,积极向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汇报,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并依托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工程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拓展研究范围和深度,为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2.研究成果。通过4年攻关,颁布10个地方标准,取得10项专利,编写9个施工技术指南,建成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展馆。《西咸北环高速公路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示范展厅》2017年被中国公路学会授予“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2017—2021年)”荣誉称号。研究成果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充分肯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等七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认为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www.xing528.com)

3.验收评价。研发分离型和混合型砖砼建筑垃圾加工设备与技术,解决建筑垃圾规模化应用中原材料砖砼分离的技术难题,实现差异化应用;创造性提出应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湿软地基及路基施工的技术和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提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应用于路面基层混合料、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和新技术;研发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和路用BSF复合粉体等新材料,极大地拓宽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工程应用范围;揭示出典型污染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迁移特征,首次提出路用建筑垃圾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项目编制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工程中大规模应用系列标准、规范,提出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建议;首次实现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大规模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对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引领我国交通行业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技术方向,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代表陕西交通科技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就下一步申报国家科技奖提出建议。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关键技术研究】 2017年11月24日,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对“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审查并通过验收。

1.研究过程。2013年,省交通运输厅立项,省公路局、长安大学、陕西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210国道铜川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咸旬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有限公司6家单位联合攻关,项目组组长由省公路局局长万振江担任。项目组成立4个专题组,基于总结、深入、提高、创新研究思路,在对陕西省连续刚构桥全面调研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展开研究,力求在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有所突破,系统形成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相关理论和对策。

2.研究成果。通过5年多研究和攻关,项目组在跨中正截面最小压应力、预拱度设置、剪力滞简化计算、传感器优化布置、一体化监测、全寿命周期动态评估、预防性养护设计等取得7个方面创新研究成果,并在依托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项目组还分别编制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设计、施工和管理养护指南,发表论文32篇,取得新型专利和著作权5项。项目验收会议通过后,项目组将进一步完善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连续构梁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养护指南,尽快申报和出台相关地方标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对2016年底全省153幅投入运营或在建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存在问题,剖析其产生的机理和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与处治措施,进一步开展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厅科技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