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真的捉摸不定吗?他们的购买行为无章可循吗?这些已成为商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心理研究发现,消费者的“喜怒无常”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行为背后,都有某种动机在支撑着。如果广告人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的需要、动机和目的着想,就会找到消费者心中的那根弦。
例如,心理学家认为刷牙的原因会因人而异。有些人,尤其是忧郁症患者,确实意识到细菌的滋生,因而对腐蚀两字特别敏感。近年来有些牙膏广告强调“抗腐作用”就是利用了这些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另外一些人(以性格外向的人居多)刷牙的原因是为了使自己容光焕发,口气清新。不过,多数人刷牙既不是为了口腔的卫生,也不是为了维护外观,他们刷牙是为了除掉隔夜所留下的苦涩和臭味,是为了在开始一天工作之前,让自己觉得舒畅愉快。如果能够据此而拟定广告策略:清除口腔异味、保持口腔清新——定能收到异常效果。
因此,从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入手,才是广告人的上策。广告不仅仅是广而告之,广告需要心理学。
史考特“下海”
史考特是何许人也?
H•T•史考特(1869—1955)是美国西北大学的校长,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广告心理战的创始人之一。
史考特出生于新教徒之家,一度立志要成为神学院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之后即赴德国莱比锡大学专修心理学,从师于著名实验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教授。归国之后,最先任教于美国康涅尔大学。
1901年转入西北大学,成为西北大学的终身教授。
广告界存在一个有趣的事实:很多广告名人都曾经是神学家或牧师。最先创办现代化广告公司的N•W•伊耶曾是牧师,著名广告猛人K•霍普金斯曾是神学家。
这也许是因为神学与广告之间有一定的共同之处。美国BBDO广告公司的创始人之一B•巴顿,在《无人了解的人》(“A man who nobody knows”)一书中指出,基督耶稣就是一位具有广告天赋的奇才。
史考特的牧师家庭为他走向广告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于1901年将眼光转向广告业。由于广告界同仁的无所适从,使得史考特对顾客的消费心理产生了浓厚了兴趣,开始为一些广告公司和厂商提供顾客心理咨询,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收取一定的费用。
史考特“下海”了。“下海”后的史考特,对广告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进行了专题研究,他发现:
(1)广告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是相对的。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吸引人,电视广告比图片广告更能让消费者感兴趣,特别是现代三维动画广告,如计算机的Intel inside芯片广告等。
色彩配置的不同对消费者的影响也各有不同,如红色比绿色夺目,绿色又比黑色明亮。广告应当根据商品的特征选择表现方式。
(2)感情诉求方式比理性说教更吸引人。
人都是有感情的,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是广告致胜的法宝。例如,“献给妈妈的爱”(洗衣粉)、“送给最爱的人”(巧克力)、“与你的皮肤相亲相爱”(香皂)等等,这种拨动“情弦”的广告,效果通常会很好。
(3)广告内容应当简明扼要、浅显易懂。
广告文字应当朗朗上口,如“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穿上双星鞋,潇洒走世界。”广告歌曲应当通俗、有震撼力,如我国的“太阳神”广告歌曲;广告图像应当能让消费者过目不忘,如“万宝路”的牛仔形象等。
(4)提高广告与消费者之间的接触次数。
日本《朝日新闻》曾对此作过专门研究,发现出现次数多的广告,它的注目率比出现次数少的广告要高出4%。国内有些厂家认为自己的名声已经打响,没有必要再去做广告,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因为市场的占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你暂时的退出可能使你失去领土,再想占领就需要花双倍的代价。
这也是国内一些“老字号”不能重振昔日威风的原因,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做法却恰恰相反,广告满天都是。(www.xing528.com)
史考特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纽约麦迪逊大街(美国的广告街)的座上客,也使广告心理学为世人所认可。他的《广告心理学的原理与务实》成了广告人的“红宝书”。他的座佑铭:“不要去推销商品,最好是先收买顾客”也几乎成了广告人的“语录”。
史考特是伟大的,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把心理学这一“新生事物”引到广告之中,为困惑中的广告人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广告人改行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现代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大部分消费者已经拥有性能优越的电视机、洗衣机、冰箱、汽车等等。若要等这些东西老化、损坏以后再来更换,恐怕制造商和广告人早已饿死了。
生产过剩使商人的基本观点发生了改变——由生产为主转入市场和行销为主。美国商业总会会长曾表示:“资本主义已经死亡,消费主义万岁!”
管理阶层中,“行销革命”成了口头禅,大家挖空心思地寻找“刺激消费行为”的方法,并从旧的需求中再创造新的需求。
一位汽车制造商曾表示,他一直是以“不知道自己真正需求”的消费者为对象,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正因为如此,广告人开始对顾客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兴趣:
“为什么会买这种商品,而不买那种商品呢?”
“为什么价格越高越有人买呢?”
广告人在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对消费者内心深处的购买动机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他们发现,一般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喜新厌旧”的心理。
美国汽车公司兴盛的重要秘诀之一就是让人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让一般人觉得开一部超过两年或三年的汽车,是一种非常丢脸的事。因此,美国的旧汽车随处扔掉,如同中国人对破旧自行车的态度一样。
广告人对消费心理的研究,开辟了广告心理学的新领域——动机分析,即研究消费者的意识、潜意识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的经济开始恢复,广告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动机分析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立这门学说的鼻祖之一E•狄克特(ErnestDichter)也成为广告界的明星人物。狄克特博士外表潇洒、精力旺盛。他为许多广告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收费也较高(500美元A天),虽然如此,仍然门庭若市。
狄克特博士拥有数百个美国家庭的“心理档案”。这些档案对每个人的安定性、野心、精神状态以及实际需要都有详细的记录,并针对上面成员,作试验性的广告。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些广告对忧愁者适合,哪些对乐观进取的人更具吸引力。
例如,他曾告诉制鞋商:“你向女人推销的不是鞋子,而是一双漂亮的脚!”狄克特博士认为,成功的广告人必须懂得“控制一般人的动机、欲望,并促使消费者对尚未成熟的新产品产生欲望”,他的观点改变了传统说法“顾客的眼睛是雪亮的”的内涵。
心理战术的引入,使广告界焕然一新。美国广告和行销方面最具权威的四种杂志,《广告时代》、《印刷油墨》、《潮流》和《商业周刊》,经常以整版篇幅刊载这方面的文章。
虽然也有一些强硬派人士认为,宣传的重点应放在“产品质量”上,但对心理战术也渐渐接纳。一位广告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我对大卫•奥格威所提到的商业形象问题,虽然并不完全赞成,但形象却是非常重要,所有广告人都应当用心揣摩。”在广告人的大力号召下,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纷纷加入广告人行列,为市场行销作大众心理研究。
美国佳品面包公司准备选用美女作为公司的商标,有人建议用电影明星,有人推荐用一个不知名的小女孩。针对这种情况,公司一时拿不定主意,便请来两位广告心理学家,其中一位认为采用明星比较好,大众能迅速认可,给人以实在之感;但另一位则认为小女孩虽然暂时不被认可,但能给人以愉快的联想,而且小孩的吸引力是永久性的。
公司经过再三考虑之后,采用了小女孩作为公司的商标。
几年之后,消费者对这个商标普遍认同,使这个商标一直沿用至今。
由此可以看出,今日的广告发展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广告之战已演变为广告心理大战。战场的胜利者总是那些能够破译顾客购买行为动机的广告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