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长期需解决的问题

构建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长期需解决的问题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七年的探索实践,“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取得超预期成果,构建了以重大项目为强劲驱动力的投融资合作新机制,形成了以开发性金融为主要形态的投融资合作新模式。因此,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和趋势,亟待突破资金供需错配的瓶颈,按照“信息互通,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原则,构建长期、可持续的金融支持体系。

构建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长期需解决的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添全球发展动力的国际合作新平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成果超过预期,影响遍及全球,一批早期收获项目进入实施建设阶段,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与工程承包规模大幅提升,由此带动的经贸合作与沿线国家的期盼高度契合。“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顺应了合作国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诉求与远景规划,为推动全球化再平衡开辟了新的治理模式与发展路径。于我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亦是推进优势产能互补、促进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契机。

基础设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与新引擎。尽管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已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无论在融资规模还是融资方式方面均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如何有效地满足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仍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而探索新的方法实现各国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同样面临长期、巨额的投融资需求,创新投融资模式可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提升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效率。强化国际合作机制可营造“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环境,而金融创新的本质也在此过程体现,即更高效地服务了实体经济。

经过七年的探索实践,“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取得超预期成果,构建了以重大项目为强劲驱动力的投融资合作新机制,形成了以开发性金融为主要形态的投融资合作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超过4400亿美元,中国资本市场为相关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沿线国家和企业在中国境内发行熊猫债超过650亿元人民币。据统计,目前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范围已经覆盖63个沿线国家和地区,11家中资银行在28个沿线国家建立了76家一级机构,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217家银行在华设立了995家营业机构及代表处。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新型国际投融资平台成功组建运营,以上合银联体、东盟银联体、中东欧银联体、中阿(阿拉伯国家)银联体、中非银联体等为纽带的国际金融合作机制作用凸显。(www.xing528.com)

实践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财务收益低,资金供需错配、投入产出不均衡、风险收益不平衡等矛盾愈加突出。因此,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和趋势,亟待突破资金供需错配的瓶颈,按照“信息互通,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原则,构建长期、可持续的金融支持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