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革,技术与自然状况的调整变迁,为多理论视角的观察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变革,金融地理理论得到快速发展。在国际金融治理运行出现地域性、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通过空间与地理视角,能够更为清晰、有效的透视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1.从地理视角考察金融要素的资源配置
从历史演进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往往体现了金融地理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如市场经济发达程度、金融要素集聚程度、交通便利程度、时空交替衔接性、法律法规适应性等。从国际视角看,经济资源配置在市场分割影响下仍然存在很多障碍,包括资金供给、基础设施、市场准入、监管体系、市场经济程度等因素。但金融要素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和润滑剂,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和突破体系限制。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在其全球化过程中始终关注金融资源的地理布局,既包括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培育,也包括了跨国金融机构的发展。
2.地理因素是驱动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催化剂
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中的城市化、区域化发展进程,其核心就是在区域范围内建立产业集聚或集群中心,使其具有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正如今日之中国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以及逐渐形成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等18家自贸区的“雁形矩阵”。这些区域发展优势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率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进程。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17.9%,到了2018年,用了40年时间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41.69个百分点,达到58.59%,几乎就是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这是世界少有的城市化奇迹。此外,截至2018年底,除海南外的11个自贸试验区约占万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新设外资企业数、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5.54%、12.12%和12.25%。(www.xing528.com)
3.金融要素有效解决地理因素造成的市场分割困境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属于高经济密度地区,可以通过开发性金融引导国际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缩短彼此之间的经济距离,有效解决市场准入限制问题。开发性金融在近15年的“走出去”过程中,就是充分发挥金融地理的内在驱动力,通过金融要素为实体经济开展全球化的资源配置服务,解决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存在的“密度、距离、分割”等市场机制问题。在此过程中,地理要素也促进了开发性金融在国内外的业务布局,构建了多元化、多方位的金融合作机制与产融结合模式。
4.从金融地理视角解构开发性金融国际实践
开发性金融“走出去”解决的是经济密度问题,就是提高合作地区的单位GDP产值(包括资源利用、技术合作、产业联合、能力建设等);开发性金融“走出去”解决的是缩短经济距离问题,就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降低运输成本,形成区域的集聚产业和专业化分工中心,这类效应在亚洲周边及非洲地区尤其显著;开发性金融“走出去”解决的是制度性市场准入问题,就是通过投融资规则标准的对接融合来突破投资和贸易壁垒,以中国市场需求来带动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和全球价值链的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