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在过去几十年,人们似乎还不是十分清楚这个概念,至少没有人清晰地提出来。如今,领导力却成了热词,常常见诸各种形式的媒体。那么,领导力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领导力没有一个确切的科学定义。正如沃伦·本尼斯所说:“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
但是,绝大多数人认为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就秉持这种认识。他说:“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或叫作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很多人都认为领导力就是管理能力,将两者等同起来,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严格来说是不正确的。“停止管理,学会领导”,这是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向广大管理者发出的宣告。他又进一步说道:“管理是把事情做好,而领导力则是做正确的事情。”
很多领导者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身份、地位的提高上,殊不知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就是将他们从领导者变为管理者,在地位和职位上都降低了一个层次。
这说明了什么?直接说明了领导者和管理者两者是不同的,也从侧面说明了领导力和管理能力是不同的,领导要比管理“更好”“更高级”。成为管理者容易,而要成为领导者,具有卓越领导力,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很多人进一步认为:如果说传统意义的领导者主要依靠权力来达成自己的意愿,那么现代意义的领导者则更多是依靠其内在的影响力。这种内在的影响力就是领导力。
那么领导力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影响力呢?先来了解一下影响力,所谓的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能力。而领导力,就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群体与组织中,领导者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对于领导者而言,要想加强领导力,就要想方设法加强自身的影响力。影响力研究权威、美国知名学者罗伯特·西奥迪尼说:“有很多人十分清楚影响力的武器在哪里,他们往往会熟练地利用这些武器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在社会上闯荡,十分希望他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事,而且他们的这种愿望往往能实现。他们的秘诀在于他们知道怎样提出请求,知道怎样利用身边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影响力来武装自己。”
领导者的影响力,即领导力,可简单地看成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大部分构成。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主要来源于法律、职位、习惯等外界因素,具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
而非权力性影响力被称为非强制性影响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具有深远性和持久性。
由于权力性影响力带有强迫和胁迫的意味,因此会造成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心理距离过大,被领导者通常是被动服从,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没有这种不足。因此,领导力的实现过程,更多地被看成是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实现过程。(www.xing528.com)
领导力的实现通常有三个阶段,即强制性服从、内化和个人认同。所谓强制性服从,是指领导者通过实现一种奖励或者惩罚的手段来达到对被领导者影响的目的。
内化是指被领导者不仅仅屈从于领导者的强制性命令,而且在内心也认同领导者的想法或者价值观,是由内而外地愿意服从领导者的命令。
个人认同则是在内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与领导者“保持一致”,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内化”,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者指挥和领导。至此,领导者的领导力发挥出最高效力。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知道要想使领导力发挥出最大的效力,就要想方设法增强自身非权力性影响力。纵观历史,取得大成就的领导者,他们卓越的领导力往往并不在于他们手中握有的权力,而在于他们的人格魅力。它深深地吸引了众人矢志不渝地追随他们,心甘情愿地听他们的调遣和指挥。
领导者的地位和手中的权力是有限而短暂的,而个人魅力的影响则是深远而持久的。因此,要想让自己的领导力深远又持久,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取信于人,取悦于人,最终成功影响于人。
【领导力箴言】
◎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会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非强制性影响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具有深远性和持久性。
◎领导者的地位和手中的权力是有限而短暂的,而个人魅力的影响则是深远而持久的。因此,要想让自己的领导力深远又持久,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