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甘肃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一直陷入投资不足的困境。一方面政府对文化的投入数量较小,而另一方面社会融资的渠道又不畅通,特别是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由于机制、平台、投资环境等因素制约,进入甘肃文化产业的程度较低,致使文化产业投资渠道过于狭窄,许多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因资金短缺搁浅、推迟,或者延期竣工,有一定基础的文化企业也无法做大做强,地方财政资金开发旅游资源相当困难,外来投资融资渠道又少,导致部分景区景点的交通、通讯、住宿、餐饮、购物、游览等旅游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不配套、不相适应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也无法对稀有的人文资源进行挖掘与保护,对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展前期环保论证、调研和分析;总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抑制了甘肃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甘肃民族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文化资源丰富,但是文化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资源的开发思路和利用方式落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链条短,因而,文化资源难以进行合理、高效地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对野外文物遗址的完整性保护非常不利。拉卜楞寺有珍贵的文物没有登记造册,藏经楼藏书条件达不到标准,大量经籍经版需要修复整理。另外寺庙周围及寺内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文化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不够,推动文化与旅游、商贸、体育、科技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没有建成,创新能力薄弱。旅游景点、商业中心、体育赛事和科技产业中的文化内涵有待提升,民族民俗、非遗传创、绿色生态等转化成文化产品的潜力仍然很大。尤其是文化与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等高科技融合度不高,文化产品和服务品味不高,新型业态发展缓慢,特别是甘肃的动漫、游戏、网络、新兴媒体、工艺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
文化产业是一种典型的智力型、知识性产业,是一种高度依赖于创造力的产业,核心要素是创意、故事、技术、知识、制度、管理等。甘肃省大部分文化人才集中在兰州等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民族地区大多从事于文化服务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尤其是缺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兼备的复合型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在传统的民俗文化领域,文化传承断代现象严重,传统文化技艺后继乏人。一些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制造业、民俗文化传承产业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等,人才年龄结构老化,缺乏年轻力量的注入,造成后继无人的困局,是限制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僵化,没有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留用等政策规划不到位,管理混乱,在社会上也没有形成良好、宽松的用人环境,都加剧了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程度。(www.xing528.com)
甘肃省民族地区对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现状缺乏清晰彻底的了解,对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应该采取何种开发方式,缺乏深入的调查。甘肃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各景点分布全境、点多面广,在文化产业开发中各自为政,整体性不够。表现在旅游开发方面,各景区间互动性、互补性差;对外与周围著名景区结合度差;缺乏开发具有民族地区特性的旅游线路与产品;旅游商品开发既缺乏研发地方特色产品的能力,缺少开发加工型旅游商品的企业和能带动当地农牧民致富的产业基地。如俄界会议旧址现有一座二层藏式小木楼和藏式踏板房一间,次日那有毛泽东居住过的二层小木楼一幢,腊子口战役保存下来的有:碉堡、栈道、小木桥等以及腊子口纪念碑一座。三处旧址经风雨侵蚀,所属的部分革命文物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损坏。由于三处革命旧址范围广,文物点分布散且大都地处偏僻山区农村,红色旅游开发、宣传能力有限,革命旧址未能充分发挥弘扬长征精神、展示民族风貌、提升迭部整体形象的积极作用。
甘肃省民族地区还没有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现有的文化企业的竞争力薄弱。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单位自身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利用所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甘肃省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高,基本停留在进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阶段。文化资源开发层次较低,基本停留在对文化遗址的修复、扩建和历史素材的整理上;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和文化产品也比较单一,主要以旅游业发展为主,以开发旅游周边产品为主,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另一方面,有些企业急于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在前期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马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许多地区盲目跟风,在进行文化产业建设时,往往参照以往经验或效法其他地区行为,这种模式化的僵化模仿,不但不利于自身文化资源特色的发挥,而且对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也是不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