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羽*
摘要: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独具特色。近年来,甘肃民族地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围绕文化资源,主抓文化项目,彰显地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但从总体而言,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产业要素挖掘不够,与相关产业缺乏深度融合,缺乏各类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文化创意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对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上给予政策倾斜,加大对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整合优势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文化资源 产业化(www.xing528.com)
*谢羽,博士,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丝绸之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史、地方史。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甘肃各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自然资源、知识、语言、风俗、文学、艺术、宗教、传统医学、手工艺、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在内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当然也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三五”时期是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的经济社会形势对文化产业发展既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2017年甘肃省实现生产总值7677.0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3.6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562.7亿元,下降1.0%;第三产业增加值4050.8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85∶33.38∶52.77。[1]2017年甘肃省共建设旅游项目1162个,总投资3947.02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538.6亿元,同比增长3.94%;其中大景区旅游项目241个,总投资1192.24亿元,全年实际完成投资158.15亿元,同比增长16.55%。经过积极协调争取,有7个旅游类项目(5个续建、2个新建)进入2017年省列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实现了重大突破。[2]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借助市场手段打造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更加紧迫,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多、力度不断加大;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等为文化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进一步充分有效利用甘肃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以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来做好甘肃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甘肃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