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改扩建现有畜牧产品冷链物流项目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冷链配送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当前肉食、蔬菜、畜产品流通领域中存在的冷藏等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减少产品流通损失、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农超对接”经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畜产品、农产品质量从养殖、种植基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农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
建设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大中型物流园区发展步伐,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互动发展。培育和引进域外一批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企业,以民族产品为重点,着力打造集生产、加工、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商贸综合体,逐步形成有专业市场、专业生产厂家、专业运输团队的商贸战略联盟,培育发展连锁、直销、代理、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提升物流装备水平。推进运输装备专业化、结构合理化、自重轻型化、快速化和标准系列化。针对清真食品对储存、运输、保鲜等环节要求的特殊性,大力发展清真食品专用运输车、储存仓库、冷冻柜等,确保清真食品物流环节的安全性。加快敞篷货车的厢式化进程,促使化学危险货物、大型物件、冷藏保鲜货物等运输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促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投资力度,通过统筹整合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构建政府主管部门、金融、税务、工商、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邮政等与物流相关行业的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物流信息共享机制。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优化业务流程,开发和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物流管理的集成化和智能化,以信息化构建物流服务核心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智能标签、电子数据交换、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不停车自动缴费系统等新技术,提高现代物流信息体系的技术水平。
实施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三年普及工程。全面促进生产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力争2020年内实现民族地区90%以上的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打造州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充分完善和发挥现有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功能,积极培育和扶持“拉卜楞网城”扩大园区建设,将甘南和临夏州级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建设成为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商贸流通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临夏市和合作市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打造一个集信用信息、市场供求、企业黄页、在线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州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建设一个集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咨询代办服务、培训服务、品牌研发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团队。
完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体系建设,联合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研究制定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推动农村地区光纤入乡、入村,部分光纤入户,努力提升4G网络覆盖率,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电商平台,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争取示范项目。在做好现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在全省民族地区实现县级全覆盖,借助国家级项目打造县域电子商务生态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加大农牧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力度。以我省民族地区较有特色的农畜产品、农畜制品、乡村旅游为重点,加大农牧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力度,扶持和引导农村种养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建设,重点支持农牧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升农牧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农牧产品的商品化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带动农牧民增收。
加强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借鉴环县电子商务发展经验,依托电子商务倒逼种养植产业结构调整,把电商订单与“一户一策”产业规划精准对接,由以前的“随意”种养植转变为“订单”种养植。
突出地区主打产品。甘南州应重点突出河曲马、欧拉牦牛、甘加藏羊、蕨麻猪等优良畜种和藏药等特色产品开发,临夏州应重点突出砖雕、地毯、民族用品、清真食品等特色产品开发。(www.xing528.com)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匮乏是甘肃民族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大规模的劳务输出、本地劳动力能力不足、人才引进难度大等因素使得民族地区缺乏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启动电子商务人才引培工程刻不容缓。
首先,提升电子商务领导干部管理能力。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积极组织与电子商务关系密切的部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培训,形成电子商务现代思维、掌握电子商务基本技能、熟悉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提升电子商务监管职能、做好服务政策衔接,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其次,培养农牧民基本电子商务素质。民族地区农牧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新兴电子商务技术接纳度不高,会用、敢用、愿用电子商务平台的人较少,制约着农牧村电子商务的开展。各地需因地制宜制定中长期人才培训计划,将农牧民电子商务素质培养纳入人才培养工程,分批、分级、分类组织农牧民提升电子商务技能。
第三,提升电子商务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政府应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一批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强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尤其要重点引进技术支持、品牌培育、大数据管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品控溯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积极引导协调完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助推电子商务企业打造地区电子商务品牌,助力提升电子商务市场竞争力。
创新电子商务地方特色馆经营模式。具有鲜明导向性和地方性的电子商务特色地方馆一度是各地电子商务发展的必选项目,随着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商务的深度融合,电子商务转型步伐的加快,曾经如日中天的电子商务地方特色馆受到严峻考验。毫无创造性的一贯制经营模式无法激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没有特色的电子商务地方特色馆必将沦落为三方平台的一个网上展馆,其功能也将大打折扣。必须创新经营模式,做出特色,才能持续发挥电子商务地方特色馆的功能。
积极培育网货品牌。制定网货品牌培育规划,加大网货优选力度,确定特色主业、主打产品,重点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政府需引导制定网货品牌生产加工标准,指导生产企业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保证网货供应质量,建立网销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积极推动网货品牌培育。
加强电子商务与农牧业深度融合。政府应引导和推动建立区域农牧产品大数据平台,并根据农牧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数据更新,积极引导农牧户加入合作社,通过订单农牧业,形成产业规模效应,解决电子商务普遍存在的大额订单“供不上”的问题。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农牧户生产生态型特色农产品,加强农牧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力度,积极打造有地域特征、有品牌价值,而且能溯源的农产品品牌。
加强电子商务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协助旅游企业建立完善搜索引擎,为旅游用户的检索、查询提供便利。引导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参与景区建设,并借助第三方平台积极对外宣传。引导电子商务与旅游相关行业建立合作或联盟关系,以更好地为游客提供租车、酒店预订等个性化服务。
推进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融合发展。随着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现在的专业市场已不仅仅是固定的交易场所,大部分专业市场都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对外信息传播平台,有的专业市场甚至本身就具备了完善的电子商务功能。引导专业市场进行物流化改造,不仅能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成本,而且可以扩大经济联系空间,拓展电子商务和专业市场各自的服务功能,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发展。
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政府应推动进行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试点,在主导二者的利益分配基础上,出台符合实际的优惠政策。积极搭建区域电子商务和物流大数据共享平台和业务合作平台,协助电子商务方便快捷查找物流数据,提升客户满意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