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甘肃民族地区通过各种途径在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普及培训和提升培训,暂时解决了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的燃眉之急。但从整体情况看,掌握电子商务运营的专业人才较少,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和营销战略的高端人才更是屈指可数,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多数企业负责人受知识结构局限,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模糊、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占民族地区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牧村地区,大部分乡村电子商务站点要么人员配备不足,要么配备的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使得站点的运营效率低下,部分站点甚至是有名无实的空壳站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甘肃民族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过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民族地区干部群众长期不懈的努力,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相对而言,甘肃民族地区有着特殊的功能定位,产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比重过低,95%的财政支出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州县财政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资金有限。同时,民族地区电子商务企业大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而且缺乏有效抵押物,再加上借贷频率很高、资金周转速度快,传统信贷模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需求,电子商务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虽然商务部、省商务厅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但国家示范县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县域电子商务生态圈打造,省商务厅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三级服务体系的建设,针对电子商务创业、电子商务产品研发、品牌培育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大,制约着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的现实需求。
快递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调发展水平不高,快递配送车辆通行难、快递物流基础设施不足、快递末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为了有效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的这一瓶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意见》必将从政策层面提升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调发展水平。从实际看,甘肃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地广人稀,交通基础条件较差,配送距离远,仍然存在工业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没有打通的问题。同时,甘肃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基数大且居住相对分散,这使得民族地区快递物流的成本远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作为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紧密联系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都决定着电子商务企业的成败,信息技术手段、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工具、仓储条件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都必将影响交易额,从而制约企业的发展。过高的物流成本一方面制约着民族地区群众享受优质网货产品的便捷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地区农牧产品的外销。(www.xing528.com)
受传统经营模式影响,甘肃民族地区现代物流理念尚未普及。首先,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存在“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生产和流通企业尚未将物流管理交给独立的物流服务单位运作,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物流成本高、物流管理水平和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其次,物流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目前临夏州还没有一家规模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自营物流比重高,物流企业规模小。现有的服务主要由零散的小型配货站、个体运输户以及提供简单仓储租赁的企业等自发组织构成,物流服务企业规模较小,服务单一,分散作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企业物流沿用传统的上游企业送货或下游企业取货的方式较多,物流企业“小、散、弱”现象突出。第三,重要环节缺失,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现代化仓储、联运转运设施和功能完善的物流园区缺失,没有形成高效、顺畅、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物流基础设施不配套、现代物流业的加工、包装、整理、仓储、信息服务不完善,企业货物运输均实行单一装车、发送,不仅资源浪费,而且增加运输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