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省历史、地域、文化环境影响,民族地区可以说是甘肃省推进扶贫开发,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的主战场。因此,加强甘肃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对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实现甘肃同全国人民一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党建工作,和其他地区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既要遵循党建的一般性规律,同时也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特别是把握好功能定位这个前提,依靠明确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民族团结教育功能等具体功能的实现,进而切实发挥党组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的优势。第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时刻牢记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使命,特别是在扶贫攻坚、社会稳定中要勇于担当、敢于发声、敢于亮剑。要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巩固党在民族地区执政的战斗堡垒。第二,要立足实际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民族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流动性较大,因此党组织建设不应局限于既有的固定单位,而是应该向少数民族党员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覆盖网络,使每一个基层党员都能在组织指导下开展工作、学习,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在民族地区形成有效覆盖。第三,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围绕群众现实需求,强化服务功能。我省民族地区党的基层建设既要提升政治能力之“魂”,形成组织“骨架”,也要有延展综合性的服务外延。对于当前我省民族地区基层党建,服务的外延就是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扶贫攻坚战略,以及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目标和两个“示范区”建设,密切党组织与党员群众联系,要在帮扶困难群众脱贫增收方面有所作为,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成为脱贫攻坚的堡垒,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中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精准帮扶的工作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工作优势,为每一个困难家庭,精准制定帮扶政策,帮助困难家庭实现脱贫增收。第四,立足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功能。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重要保障,也是真真切切在回应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安全感”关切。当前,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应该积极开展各类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积极对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利用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持续开展“民族团结月”等主题类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珍惜各民族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在组织建设、业务工作开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基层队伍建设既要传承优良的工作作风,还要建设成为一支党性强、素质好的干部队伍。
做好“两个带头人”工程。第一,加强基层党支部,特别是村党组织带头人的选拔。要把本乡本土政治素质过硬、了解民族宗教政策、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班子,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通过做好“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选用大学生村干部等形式强化基层组织工作力量,促成基层战斗堡垒形成凝聚力,并形成基层班子队伍人才梯次结构。第二,形成稳定的基层干部选拔留用机制。要加大从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建立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制度。第三,要培养壮大民族地区致富带头人群体。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和扶持一批在农牧业生产等生产经营方面的致富带头人,对他们优先列为入党、表彰等推荐人选,充分发挥他们在政治上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在经济活动中的创造力。
充实基层党务干部工作力量。第一,要在编制上保障民族地区,充实县、乡一级党务专职干部队伍,保障县一级配齐配强组织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乡镇要配齐组织委员和组织干事,要做到专编专职专用,要让这批干部集中精力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二,在机关、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及其他领域,注重选配一些年富力强、热心党建工作的干部从事党务工作。对这些干部要落实待遇、强化培训、评选表彰、调整晋升,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确保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党建工作都有人抓。第三,要坚持好干部标准,同时要把具有高度“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干部作为选拔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者的首要标准,要把懂民族政策、会做民族工作作为硬指标,来选拔优秀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及时准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第四,加大基层干部培训力度,促进民族地区基层党建队伍的革命素质、专业素质、业务素质和民族、宗教政策水平的全面提升。最后,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特别是高原地区干部待遇,能够通过“特殊津贴”的方式给予基层干部经济鼓励,同时落实公务员职级并行政策,使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安心扎根基层。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第一,民族地区党建要注意在学习培训中将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内容。第二,规范组织生活,从过好组织生活开始,强化党员意识、组织意识,培养基层党员的政治生活能力。要每月固定开展党员活动日,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基层党员干部头脑,多用身边人身边事、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教育,加强党员干部涉教活动管理,严格要求、严加管理,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第三,注重双向培养,尤其重视在“90后”“00后”青年农牧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优秀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www.xing528.com)
建立完善民族地区基层党建责任制,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品格的外化与落实。各级党委应积极履职,把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党建任务,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强力推动。要形成各级党委推动民族地区党建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形成基层党建工作台账化机制。特别是在新时期要通过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和同级相互监督的监督体系,增强执纪问责,对基层党建责任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有效监督。
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形成党员干部人人重视党建、人人参与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良好工作生态。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基层党建的服务和保障工作力度,支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要帮助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有能力、有力量、有干劲安心扎根民族地区工作。上级各部门、各乡镇要落实好分片包村、入户走访、在村服务制度,并继续推动“第一书记”制度、驻村帮扶制度,要严肃对“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的责任考察制度,并最终形成民族地区基层党建与内地基层党建、边远地区党建工作与发达地区工作、农牧业区域党建工作与城镇区域党建工作同频共振,整体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实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形成良好工作氛围,做出工作实绩,就必须坚持工作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确保基层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载体。
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基层基础的投入。第一,探索建立统筹相关部门惠民惠农项目资金与基层党建工作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第二,严格执行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制度,确保落实到位、稳定增长。特别是贫困村每年应相应安排运转经费和专项资金,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和为民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三,制定乡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基层党务专兼职人员工作补贴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第四,要通过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基层党建,特别是村一级党建工作“有米下锅”,实现村一级基层党建工作有力量、有能力带领群众、凝聚群众、发展群众生产生活。
创建有效载体,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活力。第一,继续加强各类活动阵地建设,形成“线上线下”阵地全覆盖,完善活动阵地服务内容,扩展提升活动阵地服务质量。第二,做好基层党建和民族宗教工作的有机融合。各级党组织要积极联系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促进党的民族政策落实,特别是要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场所。各级党组织要注意联系宗教界人士、联系信教群众,促进宗教活动依法开展,促进各族群众团结和谐。第三,针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社会弱势群体,要形成积极的帮扶关爱措施。既要关心党员思想进步,也要关心党员的身心健康、生产生活,并以此为工作出发点,促使基层党建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持点,并最终形成社会共治、党员温暖、群众满意,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