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健康企业建设实例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健康企业建设实例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是隶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分公司。

1.企业基本情况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1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组建的大型中外合资汽车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是隶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分公司。分公司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龙盛片区,地处渝北区龙兴镇龙港大道88号,属于大型汽车制造业。分公司占地约2 200亩,于2013年7月23日开工建设,一期投资约66亿元,规划建成35万辆整车及4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整车工厂于2014年12月14日竣工投产,发动机工厂于2015年5月28日竣工投产。整车工厂包含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维修车间,发动机工厂包含机加车间、装配车间、维修车间,分公司另外还设置9个行政管理科室。现共有在职员工约3 000人,其中女员工180余人。2020年全年共生产五菱之光系列10万辆,五菱宏光系列20万辆,分公司整体生产经营状态正常。由环境与健康安全科负责职业卫生专业管理,履行职业卫生法律责任。从分公司开工建设以来,按期完成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每年按时开展定期检测及职业健康岗前、岗中、离岗体检。

2019年,重庆分公司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以及公司安全文化所倡导“安全、健康”企业形象下开展“健康企业”创建活动,营造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员工的健康意识,保持良好的健康文化,2020年1月成功荣获重庆市健康企业称号。

2.健康企业建设情况

(1)工作思路

结合健康企业建设规范条款,重庆分公司从管理制度、健康环境、健康管理与服务、健康文化等方面按照各职能部门分管业务进行工作分工,查缺补漏,发现健康企业创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落实责任进行整改,并由专人负责跟踪改进进度。实行健康企业创建一把手负责制,设立创建工作目标,提升创建工作重要程度,通过分公司一把手牵头负责,树立工作权威,推动健康企业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2)具体实施

1)统一创建思想,落实创建责任

领导高度重视。2019年10月,分公司接到《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重庆市渝北区健康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之后即刻组织召开了工作会议,统一创建思想,明确了创建目标,发布了《2019年SGMW重庆分公司创建健康企业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设立了以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余分公司总监及经理为组员的健康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健康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组长亲自指挥健康企业创建工作。

责任落实到位。结合《重庆市健康企业验收评分表》各项评价指标要求,明确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责任落实到车间/科室,明确工作职责及验收评价量化指标,组织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共创健康企业。为确保成功创建健康企业,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工作程序和创建目标,设立了创建工作奖励机制以便更加有效推动创建工作。

2)加强宣传培训,营造创建氛围

分公司利用2019年第十次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契机,组织各车间/科室召开了创建工作专题会议,会上布置了创建工作程序,强调了责任落实及任务分工,提出了工作考评要求。创建过程中,健康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健康企业创建事宜,有力推进了健康企业创建工作进度。

在2019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活动期间,分公司大力宣传职业病预防知识,张贴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及告知卡,在醒目位置张贴或悬挂宣传主题及标语,向全体员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病防护知识。

作为重庆市汽车制造企业的代表之一,分公司积极响应重庆市卫健委的倡导,踊跃参加在重庆市渝北区中央公园举办的主题宣传摄影展活动,向活动主办方提供了冲压生产线噪声隔离系统、车身车间机器人焊接及二氧化碳保护焊接作业包房烟尘处理系统、总装及技术质量检测线风机系统、发动机油雾收集系统等摄影素材,参展现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好评。

健康企业创建工作伊始,分公司以“建设健康企业,共筑健康中国”为核心在工厂范围内的宣传展示栏上宣传了吸烟的危害、牙齿健康关爱、职业病防治及传染病预防知识等内容,在员工餐厅及活动中心醒目的位置悬挂了健康宣传标语,普及了健康知识,使员工在生活休闲中熟悉健康知识,逐步提高自我健康防护意识。

充分利用年度职业卫生培训的机会,对分公司各车间/科室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政策、法律、法规的培训,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层层转训至员工,通过培训教育强化员工职业病预防及健康管理意识,提升分公司整体健康素质。

在新员工上岗前,严格按要求对其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使员工能正确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并识别警示标识,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同时对新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邀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体检中心对员工体检结果进行剖析讲解,开展慢性病预防知识专题讲座;邀请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员工进行“职场压力与情绪管理”的心理健康培训,丰富了员工健康知识,提升了员工健康意识。

3)优化健康体系,提升管理水平

坚持定期检查。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平台建立隐患排查机制,按照季月周日的频率组织各级人员开展隐患排查。每周、每日班组长、工段长开展分层审计,专业工程师不定期巡查,每月开展分公司级的月度审计,每季度开展分公司领导亲自带队、职业健康管理委员会组织的职业健康专题审计,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提出解决方案及时落实责任进行整改,完成PDCA(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再优)循环。

按时完成检测。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分公司在投产试运行6个月后顺利完成了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三同时”并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每年组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三年开展1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从前期的策划到检测报告的出具,均有专人负责跟踪落实,确保检测报告合规性、检测数据真实性,通过检测数据分析,确定生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严重程度,进而利用层级控制法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保障生产场所作业岗位职业卫生条件逐步改善,逐步提升。

开展健康监护。坚持每年按法律法规要求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参加职业健康定期体检,上岗前完成岗前体检,需要复查的员工,及时参加复查,存在职业禁忌证的员工按要求予以调岗处置,确保每年的体检率、复查率及调岗率100%,通过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规范的开展,有效预防了职业病的发生,保障了员工的健康权益。

建立健康档案。自2014年12月14日试运行以来,分公司就为员工建立了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包含了劳动者个人信息、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等资料,同时规范了档案建立工作程序,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均能及时、准确建档、归档,保证了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的完善,确保员工健康可追溯。

4)改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形象(www.xing528.com)

有效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车身车间二氧化碳保护焊作业区域电焊烟尘和噪声的危害相对较为严重,为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他岗位造成的影响,坚持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管控的目标,车身车间多次投资兴建二氧化碳保护焊接作业包房,在包房内设置烟尘处理系统,有效控制作业环境的电焊烟尘浓度,通过烟尘处理系统的运行,包房内产生微负压,防止了电焊烟尘向外逸散。同时,包房建筑物有效隔离了包房内产生的噪声和紫外线辐射,避免了对车身车间其他作业岗位的影响。

建立日常检测机制:为落实好日常检测机制,及时动态了解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状态,分公司投入19.7万元采购一批进口职业卫生检测设备,同时将日常检测纳入业务计划实施(business plan deployment,BPD)进行管控,按季度督促开展作业场所噪声、颗粒物浓度等的日常检测,通过检测发现问题,推动作业场所采取措施进行改善,有效改善员工作业场所环境水平。

加强改善作业环境:车身车间破坏性实验室一直以来噪声强度比较大,为减低作业现场噪声,分公司技术团队通过调研了解到使用液压钳替代气铲可以有效降低作业环境噪声。为此,分公司投入约20万对破坏性实验室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换代,有效降低破坏车体产生的噪声。

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冲压车间一直以来是汽车制造业的高噪声车间,但分公司从建厂初期就已经规划设计了生产线噪声隔离系统,将生产作业产生的高噪声与巡检人员分开,系统内自动化冲压作业,系统外人员巡查监控,既满足了生产需求,同时也避免了员工遭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伤害。

5)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提升员工幸福感

改善卫生环境。为改善厂区环境卫生,分公司2019年底就计划引进专业病媒生物防治机构在分公司范围内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特别是厂区外环境、各类零配件库房、餐厅后厨等极易滋生病媒生物的环境予以大力整治。在政策导向及各层级沟通之下,截至目前专业病媒生物防治机构已进入招标阶段。通过病媒生物“三道防线”的有效防治,未来将有效改善厂区环境卫生现场条件,保障全员的身体健康,提升健康企业形象。

建设花园式工厂。分公司建厂初期对绿化景观建设投资逾2 000万,工厂绿化建设面积3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35%,绿化植物品种百余种。2017年工厂荣获美国野生动物栖息地委员会颁发的Conservation Certification银奖,相关政企来访参观均给予高度赞赏,一致点赞“花园式工厂”称号。

配置健康器材。在行政办公楼和公共区域设置禁烟标识,制定了控烟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在综合辅房设置医务室,方便员工紧急情况下及时获得医疗支持;在厂区建设了员工活动中心,设置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瑜伽馆、健身馆等健身场所,室内配置了相应的体育健身器材和设施,同时还新增设置了血压、身高、体重计、腰围尺等器材。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改善了员工的精神面貌。

6)坚持人文关怀,健康服务到位

组织文体活动。坚持办公室员工开展每天工间操,时间虽短,但舒缓了办公室人员一天的疲劳,有效预防腰椎、肩椎等各类办公室慢性疾病。利用工会平台组织环厂马拉松、足球联赛、上汽渝工杯乒乓球赛、两江新区篮球赛,狠抓文体队伍培养,完善人才梯度建设,积极推进篮、足、羽、排、乒乓球队伍发展;与周边政企联动、沟通交流,多样化友谊联赛开展,积极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增强了员工健康体质,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加强生活管理。分公司遴选了两家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驻厂为员工提供工作餐,两家餐饮供应商均配置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严把食品安全关;现场公示加工操作关键过程,采取措施确保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建立采购流程,确保食品采购安全性可追溯;定期开展菜品评审,结合员工满意度调查,积极改善餐饮品质,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和用餐体验。

开展暖心服务。每逢节假日,工会坚持组织开展送汤圆、粽子、羊肉汤等活动,夏季开展送清凉等活动;组织开展三八义卖、六一亲子运动会、女工烘焙等活动;开展慈善助农,帮助果农销售滞销水果24次,金额达5万余元;慰问五保高龄独居老人4次;走访龙兴镇敬老院1次;走访儿童福利院1次;开展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活动,覆盖20余人;建立捐资助学长效机制,连续三年资助江津聚奎中学贫困学子,帮助他们圆大学梦。通过各类关爱活动的开展,既温暖了员工的心,也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关爱员工健康。分公司每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福利体检,设置女性员工专属的女员工健康关爱体检项目。除此之外,行政办公楼及各车间办公楼均设置有“妈咪屋”,更加便于孕期、产后女员工进行个人卫生护理;开展一对一中医问诊活动;举办达人学院交流宝宝护理心得体会,有效落实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加强职业防护。为有效保护员工的健康,强化员工的职业防护,分公司每年投入500余万给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配备符合劳动保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仅仅涂装车间喷房员工个人防护用品的年累计费用即约5 000元/人,尽管分公司在降本增效,但是针对员工个人防护用品绝对不打折扣,必须要坚守好最后一道防线,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健康造成伤害。

(3)主要成效(收获)与特点

健康企业的创建工作有效地改善了现场作业条件及生活工作环境,提升了员工满意度。现场检查发现,活动中心心理减压房员工使用频繁,能适当疏解员工工作中的压力,提升员工精神面貌,可使员工对企业精神及企业文化更加认可,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让健康企业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效提升企业社会效应。

(4)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在健康企业创建过程中同样遇到一些工作瓶颈,如吸烟室的改进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推动等,但在分公司成功创建健康企业之后,分公司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逐步推进不足之处的持续改进。从2019年底开始,分公司在全市范围调研了解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服务机构,经专业机构两年指导,2021年初病媒防制工作方见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分公司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已进入招标阶段,下一步,分公司将按照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议持续开展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持续保持健康企业创建成果。

3.经验与建议

(1)健康企业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团队负责推进,领导负责制是健康企业创建成功的关键。

(2)健康企业创建历程较长,时间跨度较大,需要建设专业的团队持续推进创建工作,否则容易形成行百里半九十的状态。

(3)保持一定的资金投入,任何一项改进,没有资金的支持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资金投入上一定要有预算。

(4)健康企业创建不是某个部门的责任,而是企业健康状态的整体体现,因此,在健康企业创建及后续保持过程中应团队行动,相互协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