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新一届政府领导人就职以来,掀起了新一轮轰轰烈烈的经济体制改革热潮。其中,金融改革尤为引人注目。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被称为金融“国十条”的《意见》,旨在加强引导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7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标志着我国金融改革大步迈出新的步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复苏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全球经济陷入长期低利率的“流动性陷阱”。因此,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形形色色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增加了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系统性风险。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加快了金融改革开放,谋求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点工作,就是要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其中,利率市场化最为关键。这是因为货币资金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在其价格形成过程中也必然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关键的一步还没有迈出,就是还缺乏一个透明、有效的市场基准利率曲线。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很不通畅,利率作为资金价格信号还不能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工具,也很难在引导企业融资和居民消费中发挥应有作用。(www.xing528.com)
国债期货顺利复出,显然是构造一个透明、有效的市场基准利率曲线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重大改革举措,它被赋予为中央银行打造权威性市场基准利率扫清障碍的使命。同时,国债期货还被人们寄予了更多期许。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由资金供求双方来确定,利率波动幅度将会加大,频率将会更高,利率风险将会急剧上升。2013年6月20日中国货币市场发生的“钱荒事件”,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巨大的流动性风险,而国债期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这一风险,并能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中发挥作用。
如果说股指期货是股票市场的风向标,那么国债期货就是货币市场的风向标,二者在引领资金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功能互补,缺一不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通常不直接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而是采取间接调控方式。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国民经济实际运行情况,通过使用各种政策工具对工商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行为间接地施加影响,其中调控基准利率是一个常用手段。而且,国债市场具有连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功能,国债期货价格变动能有效传导中央银行调控基准利率信号,从而对宏观经济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