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债危机引发欧元区解体:原因与影响

欧债危机引发欧元区解体:原因与影响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 短期内欧元区解体风险已大幅降低一是欧洲央行重拳出击,效果明显。2013年5月22日,欧洲议会初步通过欧洲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法案,明确欧洲央行将直接对大银行进行监管,同时对其他银行监管享有话语权。未来,一旦核心国家风险上升,将可能使欧元区解体问题再次成为市场焦点。现阶段欧债危机形势趋于稳定,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但仅靠货币政策不能解决欧元区财政政策不统一、银行监管分散等制度性矛盾。

欧债危机引发欧元区解体:原因与影响

1 短期内欧元区解体风险已大幅降低

一是欧洲央行重拳出击,效果明显。2012年下半年以来,欧洲央行采取多种有力举措,大幅降低了欧元解体尾部风险,使欧债危机形势得以缓解。2012年7月26日,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伦敦发表讲话,表达了欧洲央行“采取职责范围内一切可用手段”捍卫欧元的决心。9月6日,欧洲央行出台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以消除市场对欧元“可逆”的担忧,成为短期内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欧洲央行将基准利率降至0.5%的历史最低点,并将主要融资操作固定利率全额分配的政策至少延长至2014年7月,增强了市场对货币环境将继续保持宽松的信心。

二是欧洲银行业联盟取得了进展。2012年6月,欧盟峰会宣布建立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SSM),以推动银行业联盟建设。9月12日,欧盟委员会提交了建立SSM的立法建议,提出赋予欧洲央行监管欧元区所有银行的权力;12月12日,欧盟财长会议就SSM框架达成一致。2013年5月22日,欧洲议会初步通过欧洲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法案,明确欧洲央行将直接对大银行进行监管,同时对其他银行监管享有话语权。该法案虽仍未能明确SSM启动时间表,但银行业联盟建设取得了标志性进展,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三是塞浦路斯和斯洛文尼亚危机使欧债危机再起波澜,但未严重影响市场情绪。2013年3月,塞浦路斯爆发银行业危机,救助过程一波三折,一度引起市场波动;此后,同为欧元区小国,并且经济基本面较为脆弱的斯洛文尼亚也受到了市场关注和质疑。然而,由于两国GDP占欧元区比重极小(0.56%),并未牵扯到欧元区核心利益,因而市场没有出现严重动荡。从西班牙和意大利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看,西班牙年初至5月24日收益率由5.04%降至4.444%;意大利收益率基本在4%~5%波动,年初至5月24日下降12个基点,并未出现超过7%警戒线的情况。5月24日,德国和法国国债收益率分别为1.43%和1.951%,也处于较低水平。

2 中长期内欧元区解体风险仍然存在

短期内欧元区解体风险下降主要受益于货币政策,但从中长期看,如果欧元区一些根本性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货币政策效力势必难以持久。未来,一旦核心国家风险上升,将可能使欧元区解体问题再次成为市场焦点。(www.xing528.com)

首先,欧盟经济已止跌企稳,但是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根据Markit研究所数据,欧盟2013年7月份和8月份的综合PMI指数分别为50.5和51.5,制造业PMI分别为50.3和51.4,服务业PMI分别为49.8和50.7,说明欧洲经济已出现回暖迹象。但是1~7月,欧盟失业率一直维持在10.9%的水平;西班牙、希腊的年轻人失业率超过50%。

其次,货币政策不能解决欧元区根本性制度矛盾。现阶段欧债危机形势趋于稳定,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但仅靠货币政策不能解决欧元区财政政策不统一、银行监管分散等制度性矛盾。在市场信心脆弱的情况下,这些矛盾随时可能再次爆发。欧洲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能起到稳定市场作用,但对实体经济刺激作用十分有限,欧元区金融市场分割、重债国银行融资成本高企、信贷无法恢复等问题持续存在。而且,货币政策并非没有成本,由于大量流动性涌入金融市场,长期扭曲市场价格信号,已对投资者的风险定价造成严重干扰,未来一旦政策退出,市场反应难以预料。

再次,欧元区重债国财政整顿和结构性改革步伐缓慢,政治风险较高。财政整顿可以直接减少债务水平,结构性改革可以提高重债国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财政收入,间接减少债务水平,二者对重债国恢复债务可持续性和经济增长都至关重要。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由于财政整顿涉及大幅削减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有负面作用,其在重债国的执行面临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而且,结构性改革虽有益于提高经济效益,但在短期内难免损害部分普通民众利益,因而推进过程困难重重,效果远不如预期。重债国纷纷申请延长赤字削减目标时间见表101。

101 重债国纷纷申请延长赤字削减目标时间

最后,现有救助机制难以处理核心国家陷入危机问题。西班牙、意大利目前背负的总债务水平超过了2万亿欧元,仅2013年到期债务就高达3812亿欧元。这意味着一旦两国失去市场融资渠道,仅2013年的融资需求就可能耗尽ESM的剩余贷款能力。虽然重债国国债收益率已经较2012年上半年危机恶化时期大幅下降,但债务结构却变得更加危险: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例上升,增加了债务展期风险;对冲基金等短期投资者持有重债国国债比例上升,增加了抛售风险;部分重债国银行利用欧洲央行贷款继续购买国债以赚取利差,加强了银行与主权债之间的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