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稳定的,打破由美元垄断的国际储备货币格局是大势所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发展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随着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国家崛起,美元地位将逐渐弱化,金砖国家地位将得到提升,多种储备货币竞争局面将逐步形成。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复杂原因,建立东亚单一货币“亚元”显然缺少现实基础,人民币国际化和成为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形成的“三足鼎立”中的一“足”是历史的必然。通过市场竞争来促使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保持货币稳定,取代只有一种货币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状况,同时对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实行监管。
在这一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竞争格局里,乱发货币将受到约束,滥发货币可能导致其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丧失。大国竞争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储备货币国对外实行浮动汇率、协调国际收支平衡,对内各国货币钉住物价和GDP总量。因此,国际货币体系遵守的基本规则应该是:第一,大国之间实行浮动汇率;第二,小国在短期内可采取盯住大国货币的汇率制度,实施必要的市场干预;第三,对实行盯住汇率的国家附加约束条件,当其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超过贸易额的一定数量时,必须调整汇率或者进行浮动。建立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就是给各国选择外汇储备时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从而避免持有单一外汇储备面对的汇率风险,而且这样做具有现实可行性。
但是,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仍然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一是多元化储备货币体系没有解决现行货币体系存在的“特里芬难题”,虽然几种国家货币共同作为储备货币,但还是主权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角色,性质没有变,主权货币充当储备货币的诸多问题都未解决。二是通货紧缩倾向依然存在,国际收支不平衡责任依然主要还在赤字国一方。三是不平等性不会因储备货币多元化而消除,非储备货币国依然会出于自我保护,而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来积累外汇储备。唯一不同的是,储备货币发行国享有“铸币税”收益不再由美国一国独享,其他储备货币发行国将从中受益。四是主要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将不稳定。
因此,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很可能是一种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以SDR作为共同国际储备货币、并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并存的新国际货币体系,即“N+3+1”的体系。其中,“N”为其他国家主权货币,采取分别盯住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制度;“3”为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者之间完全浮动,互相竞争国际储备货币地位;“1”即SDR,作为全球共同储备货币,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共同行使国际储备货币职能。这一体系能够较好地结合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和全球共同储备货币的优点,其基本特征是IMF行使全球中央银行职能,并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实施有效监管,保持国际储备货币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进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支持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与此同时,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兼作储备货币,在国际金融和经济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并接受IMF等国际机构的有效监管。
实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近期迫切任务,就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稳定欧元区经济,同时打破美元独霸世界格局,逐步建立一个统一性与多元化相结合的国际货币新体系。具体来讲,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提升IMF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赋予IMF发行SDR、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职能。(www.xing528.com)
第二,降低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比例,改变现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单一”货币体系。
第三,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目前迫切需要改变低利率的国际市场环境,抑制全球性通货膨胀蔓延。
第四,保持主要经济体之间货币汇率稳定,授权IMF监督系统重要性国家中央银行实行稳健的汇率政策,对其汇率波动范围设限,对违规者开出罚单。
第五,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特别是加强对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货币政策的监管,同时加强对跨国资本流动的监管。
第六,注意保护弱小国家,IMF要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管制给予正确的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