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美国单方面地放弃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经历最初几年短暂市场动荡之后,国际货币体系又重新回到了以美元为核心的轨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美元保持浮动的货币主要是德国马克(后来是欧元)、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等少数国际货币;新兴市场国家由于自身货币没有国际化,被迫选择实行低频率地盯住美元汇率制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东亚国家纷纷恢复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美元核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999年欧元诞生以后,欧元虽然有强烈的成为第二核心倾向,但由于缺乏“三足鼎立”的平衡机制,最终难以摆脱美元核心的影响。
美国处于环状结构的核心,即“核心国”。在一定程度上,美联储扮演了“世界中央银行”角色,其货币政策具有国际主导权,拥有向全球输出美元纸币的特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即所谓的“中间浮动国”,处于环状结构中间地带,包括欧盟、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及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等,这些国家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实行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国家,即“盯住外围国”,处于环状结构外层,包括中国、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大量外汇储备。(www.xing528.com)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层环状结构中,三大利益集团地位是不平等的,三者之间联系也是不同的。“核心国”与“中间浮动国”主要通过资本账户发生联系,而“核心国”与“盯住外围国”主要通过经常账户发生联系。这就决定了美国和欧洲主要成为金融伙伴,而美国和亚洲成为贸易伙伴。显而易见,若要改变当今世界经济不平衡格局,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多边协调,如充分发挥G20、IMF、WB和WTO等国际平台作用,仅靠中美双边汇率博弈难以有效分配三层环状结构内部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