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期我国M2增速维持在13%~14%水平

近期我国M2增速维持在13%~14%水平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这两个因素,我国M2增速应该保持在11%左右。因此,我国合理的货币增速应该等于GDP增速+CPI增长+转轨需求,为13%~14%。如果目前我国M2增速达不到13%,设想只有10%,甚至更低,必然引起通货紧缩,导致经济增速急剧下滑、失业率快速增加和社会不稳定。

近期我国M2增速维持在13%~14%水平

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费雪交易方程、剑桥数量方程、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为了简化讨论,本文选择剑桥方程:M=KPY

式中,M为货币需求量;K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P为价格水平,用CPI表示;Y为总收入,用GDP表示。

对剑桥方程两边取自然对数,lnM=lnK+lnP+lnY,然后对两边进行偏微分:

当时间段足够小的时候,上述公式可以近似写成:

从增量角度看,就是M%=K%+CPI%+GDP%。

短期内,K可视为常数,K项变化为零,因此得到人们通常认知的公式:M%=CPI%+GDP%,即货币增长等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和。但是,历史数据证明这个等式通常并不成立,原因是K项变化并不为零,在经济制度变动较大和受到外部干扰因素冲击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例如,最近30多年我国经济制度处在传统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美国经济,K项的影响就不能忽略不计。

1990—2012年,我国M2年均同比增长了21.25%,GDP为10.13%,CPI为4.68%,M2增速超出GDP增速与CPI增速之和的差额部分高达6.44%,但总体趋势为逐渐收窄(图32):1990—1999年,超出部分均值为8.35%;2000—2009年下降到了5.25%;2010—2012年又下了一个台阶,进一步下降到3.02%。这部分大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经济体制转轨,如土地、资源和工资等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以房地产市场为例,2012年我国房地产业销售额为6.4万亿元,银行房贷余额12万亿元,政府土地收入和税收3.9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要为这些交易活动提供必要的货币保证。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金融深化,以股票市场为例,2012年年底国内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8.2万亿元,日均成交金额1510.6亿元。此外,债券市场基金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信托市场、保险市场等交易也都需要货币作为媒介才能完成,未来这方面货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些都构成了M2超出CPI与GDP之和的部分。

3-2 中国CPIM2-CPI-GDP差额的走势(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可以直观地发现,我国“M2-CPI-GDP”差额变动大体与CPI呈“负相关”走势,而且在CPI“上升”时该差额“收窄幅度”要小于当CPI“走低”时的“扩大幅度”。这个“规律”颇有点耐人寻味。这意味着,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中国人民银行往往偏向选择“多增加”投入货币,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当经济处于上行周期,中国人民银行通常选择“减少”货币投入,但减少的“幅度”似乎要小很多。因此,总的来说,中国人民银行似乎更倾向于选择放松货币。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好比驾驭马的缰绳,当马跑得过快时,轻微收紧一下缰绳便会立刻奏效;而当马停下来时,放松缰绳,马要么原地不动,要么加快前行。可见“搞死”经济较容易,而“搞活”经济却很难。

那么,我国合理的货币增速应该是多少呢?首先,一般来讲,一国货币供应增速不应该低于其经济增速。如果低于经济增速,将会导致通货紧缩,这就意味着我国货币增速应该至少为7.5%。第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通货膨胀率也不应该为零,维持3.5%左右的CPI增长是合理的。如果采取CPI为零的政策,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金融效率还比较低下,实体经济必然受到伤害。考虑这两个因素,我国M2增速应该保持在11%左右。

但是,我国是一个正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在生产要素市场化过程中,生产要素需要货币化和资本化,特别是在生产要素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过程中,土地、工资和资源等价格都将上涨,这是合理的,都需要一定的货币投放。而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日益扩大的金融交易活动也必然要求新增一定数量的货币投放,这两个方面的货币需求姑且称为“转轨需求”,为2%~3%。因此,我国合理的货币增速应该等于GDP增速(7.5%)+CPI增长(3.5%)+转轨需求(2%~3%),为13%~14%。

如果目前我国M2增速达不到13%,设想只有10%,甚至更低,必然引起通货紧缩,导致经济增速急剧下滑、失业率快速增加和社会不稳定。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第四季度开始回升向好,2013年以来延续这一温和向好势头,但是基础并不牢靠,如果政策调控力度拿捏失当,经济增长则可能出现反复。但是,货币增速也不能高于14%,否则,通货膨胀可能要卷土重来了。总之,我国货币政策要为经济增长、价格改革和金融深化提供必要保证,既要“保增长”,又要“防通胀”,要掌握好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了稳健的货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换挡期”,潜在经济增速将逐步下降,经济增长“重心”将逐步下移,M2增速也将逐步减少。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存量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要发挥作用,货币需求还将进一步上升;而随着我国金融深化和直接融资加快发展,货币在我国金融资产中比重又将下降。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展望未来,我国仍然需要继续保持货币适度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