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提出:“要把曹妃甸努力建成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环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2013年8月9日,习近平同志又针对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和转型升级作出重要批示:“在新形势下统筹研究促进河北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意义重大。要把河北的未来发展与环渤海地区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毗邻京津经济圈的相对比较优势,充分发掘河北现有的潜力,形成新的增长极。”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为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和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设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打造河北省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就是落实习近平同志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
第一,建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是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的需要。曹妃甸位于环渤海中心地带,地处东北、华北交界,连接东西、贯通南北,交通基础设施完备,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其发展优势、产业定位、周边环境与东京湾基本相同。曹妃甸处在国际和国内交通辐射面的集散点上,向内与北京紧密相连,向外靠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广阔腹地,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便于打通国际市场。在曹妃甸建立我国与日本、韩国合作的基地,加强与日本、韩国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合作,以环渤海经济圈为基地,扩大我国同日本、韩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是打开联动东北亚区域的重要突破口。不仅对我国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更对我国参与东亚及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增加中国国际话语权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建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是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曹妃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聚集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了蓄势待发条件,但由于缺乏一个高层次经贸交流平台,大开放格局至今尚未形成,不仅制约了曹妃甸经济发展,也影响了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建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国内与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需要;是优化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环渤海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需要;是保障我国北方地区能源原材料供应,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战略物资储备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需要;对于促进北方地区发展乃至全国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设立曹妃甸自贸区可充分发挥其对外开放平台功能,提高环渤海经济圈经济一体化程度,充分发挥曹妃甸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领环渤海地区、“三北”(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是促进京津冀经济圈协同发展的战略需要。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编制首都经济圈规划,打造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不久前,河北省政府已与北京、天津签订了三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近年来,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曹妃甸作为“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需要树立“开放、合作、互惠”的理念,打破区域对立、竞争局面,抓住京津人才、科技、市场、金融等辐射外溢的时机,采取合作开发、利益分享等多种方式,积极寻求与北京、天津的对接合作,用足用好港口、土地等资源和优势,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实现借力互动、错位发展,壮大区域实力,从而促使曹妃甸成为京津城市功能疏解的新空间、要素转移的新基地、央企项目布局的首选地。北京至今还没有自己的出海通道,天津港的承载能力已经饱和,而曹妃甸与天津毗邻,又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港口,可以凭借自身的港口、区位等优势,打造北京的出海口、天津的“飞地码头”,实现合作共赢。建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的带动作用。
第四,建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是提升河北省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迫切需要。2012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66万亿元,在全国排名第6位。但作为沿海大省,其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相对较低。2012年,河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5.5亿美元,仅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3%;贸易依存度为1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32.28亿美元,占全国比例仅为0.54%。这些指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沿海其他省市,而且近年来还出现了下降趋势。可见,河北省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与沿海大省地位不相称,已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急需打造新的更加开放的平台作为支撑。在曹妃甸保税区基础上,通过建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加快河北产业结构调整,使河北省对外经济发展获得重大发展机遇,从而加速推进河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打造沿海强省的战略目标。
第五,建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是有效利用曹妃甸要素资源的现实需要。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曹妃甸四大主导产业包括现代港口物流、钢铁工业、石化工业、装备制造业,设立曹妃甸自由贸易区是实现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曹妃甸拥有环渤海地区稀缺的深水港址资源,依托这一优势发展港口物流业是发挥港口优势的必然途径。建立曹妃甸自由港将有利于促进港口物流业发展,加速物流产业集聚,为产业链延长和增值提供支撑。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业与港口发展密切相关。依托钢铁产业优势,生产汽车板、桥梁板、造船板、锅炉板、硅钢板等高附加值板材,大力发展船舶维修、船用设备、汽车板材及配件加工、港口机械、石油钻探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港航服务中为外轮免税加油等对设立自由港均有迫切需求。在曹妃甸保税区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和完善功能,加快体制创新和改革开放,使港口发展、土地开发、临港主导产业集聚、外资利用等,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各项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建立曹妃甸自由港,将自由贸易政策整合并拓展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不仅有利于吸引国际先进制造业、物流业等外资企业入驻,把曹妃甸打造成国际生产物流配置中心,也有助于提高本地企业国际竞争力。
第六,建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是呼应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需要。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这是我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以更加积极主动姿态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上海自贸区作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我们认为,仅有上海自贸区是不够的,也不能等到几年后上海探索一套经验后才在全国推广,当然更不能一哄而起、搞大跃进;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在全国选择若干基础扎实、条件优越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同时进行试验,以保证我国自贸区建设平稳、有序和加速推进。显然,在我国渤海湾的核心地带——曹妃甸建立自由贸易港,可以与上海自贸区形成南北呼应,形成全国自贸区的合理布局,这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 建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的可行性
设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可以依托曹妃甸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多年经济开发建设成果,充分挖掘“六大优势”,释放发展潜力,利用坚实的经济基础。
一是良好区位优势。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南堡地区的曹妃甸岛,东距京唐港33海里,距北京约230公里,距青岛约870公里,距大连港约300公里。在环渤海和东部沿海深水港布局上位置适中,直接面向京津冀经济区,并且可延伸至西北地区。曹妃甸疏运条件便捷。疏港铁路可与京山、京秦、大秦、通坨四条国铁干线相连。公路疏运,境内相互连接的京沈、唐津、唐港三条高速公路沟通全国高速公路网,并辅以11条国道和省道。可直接向华北地区用户供应进口铁矿,节约铁路往返运输费用。水路疏运方面,曹妃甸港区位于环渤海港口群中间地带,至各港距离适中,水上中转运输条件便利。(www.xing528.com)
二是世界大港优势。曹妃甸拥有港口岸线69.5公里,港口常年不冻不淤,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最深处达36米,为渤海最深点,不冻不淤,是渤海沿岸唯一无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钻石级”港址,可建260多个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全部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将超过5亿吨,可跻身世界大港行列。曹妃甸已建成矿石码头一期和二期、煤码头一期、原油码头、散杂货泊位、通用码头二期等10座码头(泊位数22个),矿石码头三期、煤炭码头二期、联想通用件杂货泊位、多用途(集装箱)泊位等码头正在建设。2012年底,曹妃甸港区吞吐能力达到了3亿吨,吞吐量突破了2亿吨,正在朝着国际化、大型化、现代化、功能完善的综合性贸易大港迈进。
三是资源土地优势。境内南堡油田天然气储量在57亿立方米以上。由中石油投资建设的LNG码头,全部建成后年接卸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总投资55亿元的唐山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建成后曹妃甸将有充足燃气资源。曹妃甸拥有总装机容量达460万千瓦供电规模,正在积极推进大企业直购电试点工作,将降低耗电企业生产成本。曹妃甸滩涂广阔,浅滩、荒滩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现有存量土地210平方公里,为填海造地形成,不涉及移民拆迁等社会问题,可为临港产业布局、港口物流贸易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充足的用地,并且具有国内其他开发区不具备的价格优势。曹妃甸还是环渤海地区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的地区,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环境敏感度相对较低,环境自净能力相对较强,有利于协调产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四是产业基础优势。曹妃甸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重化工业升级版。自开发建设以来,曹妃甸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52个,总投资5611.2亿元,其中在建项目217个,总投资2831.1亿元。港口物流、钢铁电力、化学工业、装备制造、综合保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7大产业园区迅速崛起;煤炭、木材、钢材、矿石、可再生资源、天然气等6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正在完善提高。首钢一期、华电重型装备制造、华润2×30万热电联产机组、上汽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中石化千万吨级炼油、华润二期、首钢二期、海水淡化等一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初步构筑起了以大港口、大钢铁、大电力、大石化和大装备等主导产业为支撑的“四梁八柱”。同时,通过打造以精品钢铁基地、石化基地和海水淡化基地、海水冷却火力发电为龙头的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重化工业的转型升级。
五是“两区”政策优势。一是综合保税区优势。2012年7月23日,曹妃甸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河北省首家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曹妃甸综合保税区以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研发设计、出口加工、商品展示、检测维修、港航服务十大功能为依托,凭借国家赋予支持性优惠政策,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及国际贸易。2013年3月22日,曹妃甸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由石家庄海关等10家省级单位的预验收,目前正在接受国家正式验收。二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2013年1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唐山曹妃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区企业可享受税收、进出口、信贷等方面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六是腹地经济优势。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北距唐山市70公里,距北京市约230公里,西距天津120公里,东距秦皇岛170公里,产业布局集中,经济腹地广阔,物产丰富,物流发达。面对我国南北资源互补、经济融合发展态势,建立曹妃甸自由港将有助于构造新的区城优势,开辟新的产业空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依托曹妃甸的出海战略通道,加强曹妃甸与华北、西北纵深腹地合作,推进内蒙古、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参与沿海港口建设和兴建产业园区。强化与辽宁、山东沿海地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对接和产业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还可以加强曹妃甸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产业、科技、人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开放共享科技资源,促进共同发展。
3 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
国务院统筹领导和协调曹妃甸自由港建设的推进工作。由河北省成立曹妃甸自由贸易港建设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实施,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根据明确的目标定位,按照“成熟的可先做,再逐步完善”的要求,形成可操作的具体计划,抓紧推进实施,并在推进过程中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请示报告。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积极做好协调配合、指导评估等工作,共同推进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
曹妃甸自由贸易港管理委员会作为河北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负责曹妃甸自由贸易港范围内相关改革试点任务和行政事务,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局、政策法规研究室、经济发展局、财政和金融服务局、规划建设和环境管理局、综合监管和执法局,以及钢铁(电力)园区办事处、化学产业园区办事处、装备制造园区办事处、新兴产业园办事处。
(本部分写于2013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