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英特尔占据了CPU领域的绝对主导,而此时格鲁夫已在CISC芯片和RISC选择了前者,这客观上为ARM的发展提供了空间。ARM公司于1991年将架构授权给英国GEC Plessey半导体公司,于1993年授权给凌云(Cirrus Logic)和德州仪器。当时,ARM、诺基亚和德州仪器合作开发了16位的Thumb指令集,创建了ARM/Thumb的系统级芯片商业模式。1997年,ARM发布ARM9架构时,从普林斯顿结构转向了哈佛结构,使原先的3级指令流水线提高到5级,最高的时钟频率达到220 MHz。次年,ARM10内核推出时已使用了6级流水线结构,改进了高速缓冲存储器,对乘法指令进行最佳化,并增加浮点运算。
尽管ARM10的性能已经大大提升,但是英特尔在ARM内核架构基础上已经扩展形成了Intel X Scale处理器。X Scale处理器的最高运行频率达到了1.25 GHz,面向的应用领域包括便携设备、网络设备、工控、嵌入式应用。尽管X Scale处理器具有高性价比、低功耗等特征,但其目标市场定位并不精准:在当时的通信设备细分市场中,英特尔在与博通、迈威尔、飞思卡尔的竞争中并无网络通信及协议方面的知识储备;在当时的手持设备细分市场中,德州仪器、瑞萨等已有成本、性能等竞争优势,与之相比X Scale处理器的性价比较低;在当时的自动取款机(ATM)、POS机,以及工业控制领域中,X Scale处理器的成长空间不大。在巨额亏损后,英特尔将X Scale处理器业务出售给迈威尔(Marvell)。
ARM的模式与格鲁夫当时选择CISC获得特许经营利润来源,有异曲同工之处。在ARM处理器架构授权的过程中,每个厂商得到了独一无二的ARM相关技术及服务,包括电路图、抽象模拟模型和测试方法、协助设计整合和验证服务等。在授权费用上,ARM公司的授权费根据内核架构而定:更高效能的ARM内核架构,授权费也更高。在授权合同上,ARM公司在与其签署售价、传播性等方面的授权条款的同时,也会包括内核的整合硬件描述和编译器等软件开发工具。不过,与英特尔的区别在于,ARM公司本身并不靠自有的设计来制造或出售CPU,后者由被授权方完成。
具体来说,ARM在知识产权授权模式中,一次性技术授权费用(通常为数百万美元)和版税提成(通常在1%~2%)是主要收入来源,实施方式包括处理器授权、处理器优化包(Processor optimization pack,简称POP)授权和架构授权三种。其中,处理器授权是指授权合作厂商使用ARM设计好的处理器,被授权方不能改变已有设计,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处理器优化包授权是处理器授权的高级形式,被授权方可以在特定工艺下设计和生产优化的处理器。架构授权则允许合作厂商使用架构,根据需求设计处理器芯片。
各大芯片设计厂商从ARM公司购买其所设计的ARM微处理器核,并根据自身定位在向细分领域发展时加入适当的外围电路,构建符合自身定位的微处理器芯片进入市场。在这种合作共生的生态中,ARM公司快速主导了全球精简指令系统计算结构微处理器标准,而其客户则可将ARM内核整合到他们自行研发的芯片设计中,相对较快地切入市场。至今,已有英特尔、IBM、博通、高通、华为、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三星、LG、富士通、日本电气、恩智浦、索尼等上百家企业与ARM公司签订了技术使用许可协议,而微软等知名软件企业也成为了ARM的合伙人。对于ARM的用户来说,尽管不能再次出售ARM架构本身,但是在这基础上开发的芯片元件、完整系统等可以任意出售。
在整个授权体系中,垂直一体化制造商和设计公司可以借助可融合的寄存器传输级(Register Transfer Level,简称RTL)来实现架构上的最优化:数字系统各模块间的信息传输,以及模块内部各子模块之间的信息加工、存储与传输操作,不能用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中采用的方法进行描述,必须采用更高级的描述方法,寄存器传输级语言便是该方法,用于在系统要求与硬件电路间建立对应的关系。由于寄存器传输级语言能简明、精确地描述系统内信息的传送和处理,因而ARM的用户可以在完成额外的设标(如高振荡频率、低能量耗损、指令集延伸等)时,不会受限于无法变更的电路图。(www.xing528.com)
相比于英特尔的架构,ARM架构除了效率、功耗方面的优势外,可以授权给客户开发多元化的芯片产品,形成的“开源”模式更适合复杂的应用场景。从这个角度看,物联网时代的复杂网络、繁多设备更需要类似的“开源”架构。这也可以解释,ARM公司为什么逐步将发展重心转移至智能汽车、数据中心,以及物联网等领域,推出MBED物联网设备平台等产品,以提供基于常用平台和生态系统的开放式标准。
在ARM的“同行”中,MIPS 科技公司也是知名的知识产权模块企业,在知识产权模块经营中也占据领先优势,全球客户达数百家,范围覆盖数字消费、宽带、无线网络和便携式设备等。在通用处理器方面,MIPS的R系列微处理器可用于构建SGI的高性能工作站、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系统。在嵌入式处理器方面,MIPS的K系列微处理器可用于游戏机、路由器、激光打印机等领域。
对于芯片设计企业而言,除了采用知识产权模块外,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也必不可少。随着芯片的研发成本的不断提升,电子设计厂商已经越来越多地为设计公司提供定制服务,这也使得电子设计厂商的整合在不断上演。明导国际(Mentor Graphics)、新思科技(Synopsys)及益华电脑(Cadence)是三大主要供应商。新思科技于1986年创立,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地通过并购获取新技术、完善产品线,直至提供从前端到后端的整个设计流程服务。新思科技的逻辑综合工具“设计编译器(Design Compiler)”是其核心产品,该产品与行为综合、硬件描述语言模拟器及晶体管级电路模拟器等产品,主要应用于专用集成电路的开发,用于协助逻辑设计的运行调试。益华电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3年第一台工作站平台Apollo开发为起点,逐步成为覆盖从硬件描述语言(或图形输入工具)到逻辑仿真工具、从逻辑综合到自动布局布线系统、从物理设计规则检测(DRC & ERC)和参数提取(LVS)到芯片的最终测试的几乎所有工具。明导国际与益华电脑的产品线类似,在设计的各个层次都有其开发工具。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计厂商为设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个性化。例如,益华电脑的架构分析师认为5G技术的发展“关乎容量和延迟……关乎能以多快的速度获取大量数据。它的另一个好处是,由于是一个动态系统,所以它可以不必占用整个频道或多个频道的带宽。这有点像带宽点播,取决于应用对带宽的需求。这样,它比上一代标准更加灵活,容量也高得多”。“对于5G和物联网,随着我们开发具有更高吞吐能力的802.11标准,以及ADAS所取得的进展,我们正在努力通过转向更小的工艺节点来降低功耗、降低成本、缩小尺寸并提高产量。考虑到在射频中会遇到的问题,随着节点越来越小,芯片变得越来越小。为了使芯片变得更小,必须采用更小的封装,但这对射频设计不利。在模拟方面,我并不担心布局的分布式效果。金属部分在所有频率上都有电阻。如果是射频效应,这就是一条不同传输线,具体取决于发送的频率。现在,我正在把所有东西做得更加紧密,而且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其耦合指数呈指数增长。随着节点越来越小,这些耦合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工艺节点的持续缩小也意味着偏置电压更小,所以噪声的影响会更大,因为没有在更高的电压下偏置器件。在较小的电压下,相同能量的噪声影响更大。可见,在5G这样的系统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对于5G的三大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而言,其所用以有效承载所有不同的流量类型提升,以及未来在商业应用中灵活地升级和扩展,都意味着新的定制化设计―性能、功耗和可靠性的不同维度,意味着每个细分场景有其不同的限制条件;对于部署在核心网络或云中的设备而言,它与其他部署的设备对芯片架构又有所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