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从仙童半导体离职的桑德斯创立了AMD,此后AMD已成为英特尔仅有的“风雨同程”的竞争者。美国齐格洛公司、国民半导体、摩托罗拉等均已在与英特尔的竞争中落败,而日本早期以存储芯片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也终究没有跟上英特尔的CPU发展步伐。2002年4月27日,桑德斯卸任AMD的首席执行官,此时他的老对手―诺伊斯、摩尔和格鲁夫都已经不在英特尔的管理一线了。
2006年7月,AMD收购了当时著名的显示芯片生产商ATI公司(Array Technology Industry)。ATI由何国源在加拿大创立,和英伟达(NVIDIA)齐名。在当时的显示芯片领域,何国源和黄仁勋这两位华人创办的公司是佼佼者。两者曾经占独立显卡市场95%以上,其所展开的激烈市场竞争,加速了显卡的发展。2006年,ATI在与英伟达的竞争中显现出疲态:ATI的产品只有显卡;英伟达还是一家出色的主板芯片厂家,主板与显卡可以搭配应用,因而市场前景更加广阔。这是AMD收购ATI的市场背景。
AMD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是,收购ATI后陷入了为期3年的财务困境。在收购前,AMD的现金流只有30亿美元,而全部并购费用已达54亿美元,于是只好向摩根士丹利借款25亿美元。再加上,AMD产品线过长、与英特尔的价格战耗费了大量资金,使得AMD连年亏损,首席执行官鲁毅智(Hectorraiz)也只好无奈卸任。反观竞争对手,英特尔正在严格实施“钟摆战略”(Tick―Tock),启动了历史上最为频繁的产品更迭计划,在2006年曾在150天内创纪录地推出了40多款处理器。
对于AMD来说,好就好在英特尔于2000年推出的奔腾4不尽如人意,其NetBurst微架构存在较大的局限。NetBurst的高频、长流水线设计理念下,长流水线使得频率提高,但是其代价就是效率的低下。英特尔的新产品性能提升十分有限,甚至有一定退步,最后英特尔于2007年停产了所有基于NetBurst微架构的CPU,也不对此做继续研发。与之对比,AMD于2003年推出的基于K8微架构的64位处理器速龙获得了市场好评。英特尔在NetBurst上的弯路似乎给了AMD机会,而在并购ATI前的两年也成为其在21世纪前十年中最辉煌的年份。
2008年,AMD仍陷于财务困境之时,有意出售其芯片晶圆厂。2009年,AMD决定剥离其芯片制造业务,成立格罗方德(Global Foundries),后者由AMD与阿布扎比酋长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最大的酋长国)的金融机构ATIC共同持有股权。此后,已成为无晶圆厂设计公司的AMD走出财务困境,并再次向英特尔发起了冲击,但是一时已经无法动摇英特尔的行业地位。2012年,原任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高级副总裁的苏姿丰博士(Lisa Su)加入AMD,先后担任首席运营官、高级副总裁兼全球业务总经理等职,并于2014年任首席执行官(CEO)。那一年,AMD的Kaveri APU已经推出,由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的28纳米 SHP工艺制造。按照AMD的说法,Kaveri APU 在CPU性能提升上最大幅度可达20%,GPU则能达到50%。(www.xing528.com)
在AMD看来,加速处理器(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简称APU)是结合CPU、GPU两方面优点的产品:将CPU和独立显卡核心在同一芯片上实现,因而同时兼具高性能处理器、独立显卡的处理性能(游戏、图形处理等所需)。在收购ATI后,AMD就大力推广“融合”(Fusion)的理念,并于2011年推出首款AMD APU。Kaveri系列APU支持异构系统架构(Heterogeneous System Architecture, HAS)运算,并使用AMD的GCN显卡架构(Graphics Core Next,一种消费类GPU设计方式,在游戏领域广受好评),因而性能上大幅提升。Kaveri系列在市场中获得了成功。
经历了十多年的CPU架构、GPU架构、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磨炼后,2017年AMD苦心研发的Zen(意指禅宗、禅的意思)架构到了丰收期,用于桌面的Ryzen芯片、用于笔记本的Ryzen APU芯片、用于商业用户的Ryzen Pro芯片等在性能、特性、功耗、价格等各方面都表现近乎完美。同时,AMD还与英特尔合作打造了整合Vega GPU图形核心的历史性产品Kaby Lake―G。2018年4月,AMD发布的第二代Ryzen桌面处理器除采用格罗方德的12纳米工艺(相较14纳米工艺有更低功耗、更高频率)外,采用了Zen+架构。此前,AMD就公开称,Zen架构是未来多年发展的基础,未来将发展至第三代架构Zen 3、“7纳米+”工艺(升级版的7纳米)。
在向7纳米工艺进军的过程中,AMD设计的Vega 20芯片交由台积电代工。此前,AMD的芯片大多选择由其分拆出来的格罗方德代工,这一决定也可以侧面说明台积电在7纳米工艺上相对于格罗方德的领先优势。在向7纳米芯片进军的过程中,AMD还准备了苦心研发多年的Zen微架构,而新架构是AMD直面英特尔这位“邻居”和“对手”竞争的利器。
面对AMD的竞争,2018年上半年英特尔请来了AMD Zen 微架构的原首席架构师吉姆·凯勒(Jim Keller)加盟,以负责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简称SoC。它是一个产品,一个有专用目标的集成电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统并有嵌入软件的全部内容)工程开发及集成。尽管凯勒于2015年离开AMD加盟特斯拉,但是鉴于此前Zen架构已经大体成型,因此用“Zen之父”来形容凯勒或不为过。同时,英特尔宣布重新进入独立显卡市场,此时距离英特尔2010年因研发进度不如预期取消独立显卡计划已有近八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