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波兰的多元产业基础及化学工业现状

波兰的多元产业基础及化学工业现状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波兰产业基础波兰工业和农业都较为发达,并拥有特色产业,服务业增速较快。4.化学工业波兰化学工业企业数量多、产品范围广,但产业基础薄弱,产能有限,产品内需旺盛,多数产品需要进口,总体而言化工产品贸易逆差较大。截至2017年底,在波兰登记从事化学制品、化工产品生产经营业务的经济体共有2556家,从事医药制品生产经营业务的经济体共有379家。近年,波兰汽车零部件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欧洲汽车零部件主要生产国之一。

波兰的多元产业基础及化学工业现状

中东欧国家与欧盟关系密切,产品安全、技术标准接轨欧盟,部分国家港口地理优势突出,既是中国通往欧洲腹地的重要门户,也是实现中国产品“欧洲化”的重要周转之地。

部分中东欧国家经济基础扎实,产业特色明显,科教水平较高,汽车制造、飞机船舶制造、生物制药等行业技术领先。多年来,中东欧各国对内转型经济体制,对外扩大开放程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实力保持领先,被称为“欧洲工厂”。

中东欧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农牧等自然资源,葡萄酒、蛋奶等特色农产品丰富。与此同时,得益于较优的劳动力资源和薪酬结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每年可培养的工程师不少于28万名,工匠文化浓厚,工程技术水平较高。

波兰产业基础

波兰工业和农业都较为发达,并拥有特色产业,服务业增速较快。

1.农业

波兰是欧洲农业大国。根据波兰中央统计局2018年公布的年鉴数据,波兰2017年农业用地共1462万公顷,其中耕地占73.8%。2017年农业总产值为1156亿兹罗提,同比增长0.3%,占GDP的5.8%。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黑麦马铃薯、甜菜、油菜籽等,产量均居欧洲前十位。肉制品奶制品苹果洋葱卷心菜菜花等果蔬产量也居欧洲前列。

2.矿业和矿山机械工业

根据波兰中央统计局2018年工业年鉴数据,2017年波兰采矿业产值为507.8亿兹罗提,较上年增长3.4%,占工业总产值的3.6%。煤炭占波兰国内初级能源的60%左右,占发电用燃料的92%。波兰是居俄罗斯之后欧洲第二大硬煤生产和出口国,也是褐煤的重要生产国。2017年,波兰硬煤和褐煤的产量分别为7080万吨和6020万吨,分别同比减少2.6%和4.6%。2016年,波兰硬煤探明储量约为586亿吨,主要分布在西里西亚和卢布林地区,已开采量占总储量的37.9%;褐煤探明储量约为235亿吨,分布在波兰中部和西南部,已开采量占总储量的5.8%。按现有储量计算,硬煤可开采160年以上,褐煤可开采30年以上。波兰重点煤矿的地下硬煤开采已经基本上采用了目前国际通行的现代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长壁式采煤法”,能够保证安全、高效、回收率高。波兰FAMUR公司是矿山机械设备的主要生产企业,产品包括矿山工作面综合采煤、输送、选煤设备,以及吊挂列车液压和控制系统、钻探、矿山救护专用设备等,产品出口欧盟、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美国、墨西哥、越南等十几个国家。近年来该公司加大了开拓中国市场的力度,利用波兰政府对华优惠贷款向中国出口液压支架等。波兰煤矿安全体系健全,采矿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家采矿局行使安全监督职能,下设11个地区安全监察机构。在铜矿方面,波兰是居俄罗斯之后欧洲第二大、世界第九大产铜国。2016年铜银矿储量19.49亿吨,其中已开采量占87.5%。铜矿主要分布在下西里西亚地区,深度为地下1200米。铜矿含银量较大,开采收益率较高。波兰白银生产量占世界第6位,欧洲第1位。产出的铜和银大部分出口到欧盟国家市场。波兰铜业集团股份公司是波兰最大的铜生产商、出口商和世界最大铜、银生产商之一。

3.钢铁工业

2000年以来,波兰钢铁产业经历了衰退、重组、恢复和发展几个时期。2008年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加强冶金企业竞争力的公报,对保持和加强钢铁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加强建筑、汽车、造船等产业的附加值提出了完整的产业指导意见,并与2020年实现减排目标的战略挂钩。近年来,波兰钢铁产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外国钢铁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钢材开始大量涌入波兰市场。国际钢铁巨头阿赛洛米塔尔集团旗下的波兰米塔尔钢铁集团是波兰最大钢铁企业,有4条最大生产线,总产能占波兰整个钢铁产业的60%以上。

4.化学工业

波兰化学工业企业数量多、产品范围广,但产业基础薄弱,产能有限,产品内需旺盛,多数产品需要进口,总体而言化工产品贸易逆差较大。本国主要化工产品有硫酸氢氧化钠、纯碱、丁二烯甲苯苯酚己内酰胺、氮酸、氨合成气等。其中化肥(特别是氮肥)生产占主要份额、产品出口比重高。进口方面,波兰每年需要进口大量塑料橡胶染料和油漆等产品。据波兰中央统计局2018年工业年鉴数据,2017年波兰化学制品、化工产品产值为540亿兹罗提,同比增长6.8%,占整体工业产值比重约4.6%。截至2017年底,在波兰登记从事化学制品、化工产品生产经营业务的经济体共有2556家,从事医药制品生产经营业务的经济体共有379家。主要化工企业包括:PKN Orlen股份公司、CIECH股份公司等;主要药品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包括:POLFA集团、抗生素生化研究所、医药研究所、Zielarski药厂、化学药剂厂和私人非处方药生产厂。

5.汽车工业

在汽车工业方面,波兰汽车工业的主要特点是: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以汽车装配为主,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技术标准高、品种齐全、加工生产增长较快;汽车已成为波兰重点产业、热门出口行业,产品种类多、品牌多且外需旺;波兰国内对新车需求不旺,近年来波兰国内市场二手车销售是新车的两倍。波兰最大的4家汽车制造商,包括菲亚特汽车波兰公司、通用汽车波兰公司(波兰欧宝)、大众汽车波兹南公司和波兰FSO股份公司,这四家公司的产量占波兰汽车总产量的99%。菲亚特为最大生产商,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波兰生产的汽车和零部件大部分用于出口。根据波兰海关统计数据,2018年载人机动车出口额前十大市场分别为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土耳其、西班牙、匈牙利、比利时、瑞士、捷克。根据波兰中央统计局2018年工业年鉴数据,2017年波兰汽车业产值为1452亿兹罗提,同比增长9.7%,约占整体工业产值的12.4%。汽车行业员工总数约19万名,就业同比增长5.6%。汽车类产品出口1099亿兹罗提,占波兰出口总额的13.8%。波兰是欧洲大客车的重要产地,德国是波兰大客车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根据波兰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6年波兰共生产10座以上客车5234辆,同比增加2.6%。近年,波兰汽车零部件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欧洲汽车零部件主要生产国之一。根据波兰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7年,波兰汽车零部件出口923亿兹罗提。主要产品包括发动机、汽车紧固件、焊接件、塑料件、电子布线、铸件、汽车玻璃等。

6.电子工业

近年来,波兰已成为液晶显示器(含电视机显示器)以及多数品牌家用电器的重要生产地。主要企业有捷普(电视显示器、电子产品)、LG电子(电视显示器和其他通用电子产品)、三家通信设备生产商(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日本船井等。

7.海洋经济

波兰北邻波罗的海,大小海港十余个,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格但斯克、格丁尼亚、什切青、希维诺乌伊希切。根据《2017年波兰海洋经济年鉴》,2016年海港码头长度94468米,其中可用长度77900米。其中,上述四港可用码头长度分别为20434米、13393米、15049米和7924米。波兰主要内河包括维斯瓦河(Vistula,长度1047公里)、奥得河(Oder,长度854公里)、瓦尔塔河(Warta,长度808公里)。

8.木材工业

与其他工业相比较,波兰木材业附加值较高,收益高于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出口持续较快增长。但也存在部分加工行业创新水平相对较低,研发投入不够及劳动生产率较低等问题。波兰家具木地板生产和贸易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世界第三大多孔纤维板生产国,第六大刨花板和硬纤维板生产国,第十大家具生产国和第四大出口国。波兰家具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国,对日本、韩国和美国出口也有所增加。2016年末,波兰木材、造纸、家具经营企业3.8万家,员工人数近39万。木材及相关制品产值385亿兹罗提,约占工业总产值的2.8%。造纸业产值394亿兹罗提,约占工业总产值的2.8%。2016年,波兰出口木材、纸类和家具497亿兹罗提,进口195亿兹罗提。

9.轻工业

至2016年底,波兰拥有纺织服装皮革等轻工企业2.2万家,产值312亿兹罗提,约占工业总产值的2.3%。2016年,波兰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出口额135亿兹罗提,进口额83亿兹罗提。

10.旅游业

波兰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赴波兰旅游人数持续增加。2007年加入《申根协定》后,波兰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跨境旅游更为便利。重点旅游城市包括华沙、克拉科夫和格但斯克等。根据《2018年波兰国家年鉴》,2017年入境波兰的外国游客为1795万人次,同比增长7%。

捷克产业基础

捷克工业历史悠久,在机械、电子、化工和制药、冶金、环保、能源等领域有着雄厚基础,许多工业产品,如汽车、纺织机械、机床、电站设备、光学仪器、环保设备、生物制药等在全世界享有盛誉。2018年捷克工业生产总值671亿美元,占GDP的27.5%。

1.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在捷克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捷克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捷克汽车工业产值在工业生产和出口中占比均为21%,同时以3.1%的就业人口比例创造了7.5%的GDP产值。捷克汽车行业的直接就业总人数超过15万人,有近40万人在与汽车生产相关的行业中工作。2018年,捷克汽车产量超过143.7万辆,同比增长1.7%,在中东欧国家中汽车产量排名第一。

捷克有数百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供应商,世界汽车零部件厂商50强中有一半在捷克投资设厂,并且越来越多的知名汽车厂家将其设计、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设在捷克,从而形成密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使捷克成为世界上汽车制造、设计与研发集中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为提高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捷克投资局也专门设立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数据库

目前,捷克拥有3家小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即斯柯达汽车公司、丰田标致雪铁龙汽车厂和韩国现代汽车厂。斯柯达汽车公司是捷克的工业龙头和百强企业之首,也是捷克最大的出口企业。该公司在捷克有三个生产基地,其技术开发部是大众集团第三大研发中心,可独立开发全新车型。2018年,斯柯达汽车在中国销量为34.1万辆,斯柯达公司一直将中国视为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最重要的海外市场。见表4-1。

表4-1 捷克三大汽车厂商2018年经营状况

2.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业是捷克最重要的制造行业之一。机器设备制造在捷克有着悠久历史与传统,涵盖了电力设备、化工设备食品机械、建筑机械、农林机械、机床、矿山机械、冶金机械、橡胶塑料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皮革加工机械、玻璃及烟草机械、军工机械等。经过十多年重组改造和外资大规模进入,捷克机械制造业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目前,捷克机床、电站设备、锅炉、矿山机械、食品机械、环保设备、纺织机械及军工产品等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该行业收入在制造业的占比超过10%,从业人数占全国制造业总就业人数的12.5%,产品的80%~90%销往国外。

(1)机床。捷克机床生产已有150年历史,TOS、MAS、ŠKODA、ZPS和ŽDAS等都是捷克知名机床品牌。在中东欧各国中,捷克是唯一一个加入CECIMO(欧盟机床工业协会)的国家。近年来,捷克机床和成型机行业生产能力、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稳步增长,优良的质量和独特先进的设计使捷克成为排名欧洲第7、世界第14的机床生产国。捷克机床工业主要研发机构包括布拉格机床、机床加工研究所(VUOSO)和制造技术研究中心(RCMT)。近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捷克机床出口出现下降。捷克机床主要出口市场包括德国、俄罗斯和中国等。

(2)发电设备。捷克有120多家生产电力能源设备的企业,产品种类多,技术水平高。主要产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输变电设备、热压交换器、电力控制设备、汽轮机涡轮机水轮机电气设备、原子能反应堆等。该行业每年可吸引外资约50亿美元,主要外国投资者包括西门子、ABB等跨国公司。代表性企业包括斯柯达动力公司等。

(3)采煤技术和设备。捷克是欧盟第四大硬煤生产国(仅次于波兰、英国和德国),硬煤可采储量20亿吨,60%为优质焦煤。捷克采矿历史悠久,技术成熟,90%以上露天和井下煤矿采掘使用本国设备和技术。捷克采矿设备公司拥有开采与处理矿物的丰富经验,包括设计矿场,选择合适技术,硬件设备的设计、安装和调试等。此外,捷克在矿震预测、预报和预防技术上也已形成一套有效机制和体系,多年来未发生因矿震导致伤亡的事故。究其原因,特别是其爆破卸压技术带来的效果显著,捷克曾采用大当量(3吨炸药)爆破卸压预防矿震。这项技术有效预防了矿震事故发生,对中国解决煤矿矿震危害具有借鉴作用。捷克采矿设备工业协会和主要生产商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希望与中资企业开展合作。

(4)环保技术和设备。捷克在环保技术和设备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尤其是在污水及工业和城市垃圾处理设备、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方面有独到之处,其环保技术和设备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另外,捷克农业废料和城市垃圾处理、废物焚烧、工业除尘和脱硫设备工作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有较高性价比。

①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捷克污水沉积物过滤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特有的流体过滤技术(简称USBF,专利技术)符合欧洲及美国污水处理标准,领先于目前很多国家仍在使用的SBR污水处理技术,在美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都有以这种技术为核心建造的污水处理厂。

②固体垃圾处理。捷克企业能够设计和制造把城市垃圾(金属、塑料和公共垃圾)密封焚烧后生成煤气的处理设备,并已广泛使用。

③脱硫技术。捷克企业采用独创的干法脱硫工艺不仅解决了烟气排放污染问题,而且脱硫效率高、运行成本低。

(5)纺织机械。捷克纺织机械行业有悠久历史,曾发明气流纺纱机,并大量对外出口。此外,捷克利贝雷茨市捷克纳米纤维设备制造公司(Elmarco)与利贝雷茨技术大学(TUL)合作,成功开发世界第一台纳米纤维工业生产设备。该设备可工业化生产纤维直径200~500纳米的无纺布,产品广泛用于过滤、医疗、建筑、汽车、工业制造及化妆品生产等众多领域。公司主要产品有:NS LAB纳米纤维新材料研发实验室设备、NS LINE纳米纤维材料工业化生产线、具有独特吸音功能的纳米纤维新材料生产设备、能清除空气和生物杂质并制造抗菌纳米新材料的机械设备。且设备生产能力已提高至8小时生产10公里长、幅宽1.45米的纳米织物。

此外,在机械制造领域,斯柯达交通设备公司生产的电力机车地铁车组和城市有轨电车,以及维特科维采重机公司和比尔森钢铁公司生产的大型曲轴和涡轮机转子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颇受青睐,市场份额稳步增长,也是捷克机械工业优势产品。

3.电气电子工业

捷克电气电子工业历史悠久,是捷克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产业之一,销售额仅次于交通运输制造业和冶金业,居第三位,该行业产值占捷克制造业总产值的14%。全国电气电子企业超1.7万家,雇佣员工总数逾18万人。电气电子工业主要包括强电流电气技术,计算机,影音设备和电子元件,仪器和自动化设备这四大行业,其中强电流电气技术行业产值占捷克整个电气电子工业产值的44%。

电气电子工业也是捷克制造业中第一大出口行业,出口产品主要有强电流设备、计算机设备和电子配件等,出口至德国、荷兰、法国和英国等欧盟国家;进口则主要来自德国、中国、荷兰和日本,产品包括影音设备、电子元件和计算设备等。

在过去十年中,该行业吸引外商投资46.3亿美元,占捷克吸引外资总量的30%,仅次于汽车工业。富士康松下、宏碁、西门子等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均在捷克建立工厂和代表处。

(1)强电流电气技术。此行业电机设备在捷克电气工业中的优势地位一直相对稳定,主要产品有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配电设备、开关和控制系统;绝缘电缆和导线;蓄电池原电池电源灯和照明类器具等。近年来,外资大量进入使该领域产品种类扩大,汽车工业电子设备、产品和服务水平也逐步达到先进水平。代表性企业包括ATAS Electromotors Nachod股份公司等。

(2)计算机。近年来,捷克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是为世界知名品牌贴牌生产,产品几乎全部销往跨国公司设在欧洲的分拨中心。计算机设备约占捷克电子工业总产值的24%,但其工作人员数量仅占捷克电子工业人员总数的5%。

中国台湾富士康、大众和华硕三家电脑企业每年在捷克生产计算机四百多万台,使捷克成为欧洲最大的电脑生产国之一。其中,富士康捷克有限公司在捷克巴尔杜比采和库特纳霍拉有两个生产工厂,已成为捷克第三大工业企业和第二大出口商。

(3)影音设备和电子元件。近几年,捷克电子元件和电信产业发展迅速,主要产品有电子管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印制电路板等电子零件;广播和电视发射器,电话设备;广播和电视接收器,音频或视频录制和复制设备等。1999年至2004年间,捷克利用外资以绿地投资项目方式建成一些电子元器件和电信设备生产企业。捷克是欧洲主要的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彩电生产国,代表性企业有日本松下AVC网络技术公司、IPS Alpha公司和日立公司。中国四川长虹公司也在捷克投资建设了彩电生产厂。

(4)仪器和自动化设备。捷克仪器和自动化设备行业主要生产和销售医疗器械和设备;测量和检测仪器;导航及其他装置和设备;工业过程控制装置;光学及摄影器材和设备;时间测量仪等,同时提供项目设计等服务。该领域从业人员占捷克电子工业总从业人员的19%。

捷克的精密光学仪器在国际上颇具名气,有较强竞争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全球生产的电子显微镜中,有1/3产自捷克。主要产品有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军民用望远镜和夜视仪等。代表性企业主要包括:FEI、Tescan Orsay Holding、Delong Instruments和Meopta-optika等公司。

在信息技术领域,捷克是吸引信息技术投资的主要欧洲国家之一。目前,已有Skype、DHL、Red Hat、SolarWinds、NetSuite和IBM等公司在此投资。捷克本土也有一些著名的软件开发企业,如AVG技术公司和AVAST软件公司都是在网络安全领域较著名的企业。

另外,捷克是全球一系列知名游戏软件的原产地。著名的游戏软件开发商包括:波西米亚互动工作室(Bohemia Interactive)、Warhorse Studios工作室和2K Czech。

4.飞机制造业

飞机制造业在捷克有较长历史,是传统优势产业。除传统的喷气教练机、轻型战斗机之外,捷克主要生产民用、运动和小型私人飞机,是欧洲仅次于德国的超轻型飞机生产国。每年约生产550架轻型飞机、运动飞机和1400个螺旋桨,产品80%以上出口。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超轻型飞机与传统喷气教练机、轻型战斗机、运动飞机、滑翔机,还有飞机零配件、雷达设备和机场空管系统,已成为捷克飞机制造业的主流产品。中捷克州是捷克飞机制造业最集中的地区,目前有7家飞机制造企业,其中AERO Vodochody和Evektor-Aerotechnik两家公司的规模最大。

目前,有多家跨国公司在捷克成立其航空航天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这些企业包括:霍尼韦尔、通用电气航空等。

另外,捷克在卫星导航系统领域的发展也并不落后,首都布拉格是欧洲导航卫星系统管理局(GSA)的所在地。

5.制药和生物技术

捷克对现代生物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捷克科学家杨·伊万杰利斯塔·浦肯野创立了胚胎学;格雷戈尔·孟德尔对豌豆植物的遗传性进行研究,被称为“遗传学之父”。另外,现代高分子化学家奥托维赫特莱发明了人工聚酰胺纤维、水凝胶和软性隐形眼镜;米兰·哈塞克博士是无性杂交(又被称作“营养杂交”)的共同发现者。

捷克生物技术在过去十年中发展迅速,其应用范围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医疗保健、农业和工业。2005年捷克政府通过法令,将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列入长期基础研究的优先领域,同时捷克也是欧洲五个被授权培育生产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国家之一。

捷克拥有完善的生物技术研究机构网络。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308个生物技术研究实体,其中47%在布拉格,22%在南摩拉维亚地区。大部分研究设施属捷克科学院、大学和卫生部。其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医药研发中心主要分布在布拉格和奥洛莫茨、赫拉德茨-克拉洛韦、比尔森、布杰约维采、布尔诺等大城市。其中,布尔诺在医学界颇负盛名,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研究领域。由于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网络,布尔诺在当地政府支持与鼓励下,正发展成为生物技术公司的枢纽。

捷克在生物技术领域经验丰富,2000年大学就开设了以基础生物技术研究为导向的课程。捷克大约有57000名大学生就读生命科学专业,每年大约有7400名该专业毕业生。

捷克制药技术具有较高水平。1990年,捷克科学院高分子化学研究所研发了一种治疗伤口的药物——“Hemagel(希马洁)”亲水性凝胶。1997年,该药品申请了专利,之后进行临床试验。2006年,捷克一家制药厂购买生产许可证,并开始生产销售。该药在捷克国内、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市场陆续获得成功,其中,在美国市场被授予奖项。该药品在美国市场命名为“Wound-Be-Gone”,被美国医学协会列为20种推荐药品之一,也是首个获此推荐而非美国原产地的药品。

捷克生产的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化疗辅助药物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近几年,捷克发明的治疗癌症的生物技术引起广泛关注。

另外,捷克在开发人用和兽用药品、诊断学、发酵技术、垃圾清理和环境保护,以及动植物生物技术等方面也有一定实力。EXBIO Praha和BioVendor是两家比较重要的生物技术公司,由它们开发的,也是最先投入市场的可溶性HLA-G ELISA检测试剂盒,将人工授精成功率从29%提升到了70%。

6.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与机械制造、汽车、航空工业、电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商业支持服务等行业,同属于捷克鼓励外商投资的优先领域。

捷克在纳米领域代表性企业包括Elmarco公司等。具体如下:

(1)Elmarco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纳米技术公司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能生产纳米纤维工业量产设备的企业,拥有170名员工。它生产的“纳米蜘蛛”(Nanospider)工业生产线和实验室生产设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生产纳米纤维。经不断完善和改良,纳米蜘蛛技术现在可适用于有机、无机和熔体等三种聚合物。该技术非常灵活,生产的纳米纤维参数可随时调整。

公司网址:www.elmarco.com

(2)Crytur公司是捷克知名纳米技术公司之一,其前身是国有企业Monokrystaly公司。该公司总部设在图尔诺夫市,拥有60名员工。Crytur公司是扫描电子显微镜探测器和探测部件、激光器用单晶体材料、高品质光学仪器介质表面等产品的生产商和供应商。该公司管理层有意与外国伙伴创办合资企业,从事泵浦激光器二极管系统生产、激光系统和夜视系统装配等业务。

公司网址:www.crytur.cz

(3)Optaglio公司是捷克成功的纳米技术企业之一。该公司位于布拉格附近舍日村,拥有独特的全息图超精密电子光刻生产技术。该公司主要接受政府订单,向六十多个国家提供全息邮票和标签技术。目前,该公司正在为其电子全息光刻技术寻找在光伏、印刷电子和工业衍射器件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公司网址:www.optaglio.cz

(4)Generi Biotech公司前身是大学附属医院遗传实验室,主要生产外来病原体特殊诊断试剂盒和亲子鉴定试剂盒,在研究领域则主要致力于各种病原体检测、基因表现和伤口持久不愈等问题研究。该公司长期研究重点是基因治疗和纳米结构在药物标靶传输中的应用,测试DNA电性能,特别是电导率,以创造不用验血检测受损DNA的方法。该公司欢迎与外国伙伴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

公司网址:www.generi-biotech.com

(5)Limtek公司是由前国有企业Metro Blansko转制而成的小型公司,主要生产机械制造、微电子、气象实验室和大学等使用的激光干涉仪。二十多年来,其产品出口欧洲和其他国家,没有发生保修索赔事件。该公司非常欢迎战略伙伴加盟,或收购公司部分股权,共同生产激光干涉仪。

公司网址:www.limteklaser.com

罗马尼亚产业基础

罗马尼亚重点/特色产业包括:石油化工、机械、汽车、医药、软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葡萄酒酿制、生态农业等。

1.石油化工

罗马尼亚石油储量在欧洲(不包括俄罗斯)位居挪威、英国和丹麦之后,排第4位。2018年,罗马尼亚原油产量为337.3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1.4%;石油进口约826.5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6.6%。根据罗马尼亚能源部公布的能源战略预计,2030年至2050年,罗马尼亚原油产量将延续下降态势,从193万吨油当量降至115万吨油当量。2018年,罗生产煤炭425.9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8.6%;进口净煤量为55.1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7%。同年,生产天然气829.6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0.5%;进口119.8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26.8%。罗马尼亚重要的石化企业有OMV Petrom公司、Rompetrol公司、Lukoil公司等,多为外资控股。

目前,罗化工行业约有4598家企业,拥有89696名员工,占就业总人数的2.3%。该行业主要分为四大领域: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生产、化学和化工产品生产、基础制药和制剂产品、橡胶和塑料产品。

其中,在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领域,企业集中度较高;在化学和化工行业产品种类繁多,存在大量同行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而制药和制剂行业集中度为中等水平;橡胶和塑料行业近几年出现一定的集中度,但是价值最低的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2.农业

农业是罗马尼亚传统经济部门。长期以来,罗马尼亚一直是欧洲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曾有“欧洲粮仓”的美誉。2018年,罗马尼亚农业产值为87.1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种植业是罗马尼亚农业中最重要的部分,产值占整个农业产值的1/2以上。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各种瓜果蔬菜等,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经济作物包括向日葵、油菜、葡萄、苹果等。罗马尼亚具备发展传统及生态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拥有肥沃的黑土地和充足的阳光,是欧洲最具发展绿色环保农业潜力的国家之一,在政府鼓励下,近年来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罗马尼亚主要农业企业有:Interagro公司、Cervina公司、Vegetal公司等。农业存在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如灌溉水渠等,存在数量上的不足。

3.IT通信和服务外包

自1990年至2014年,罗共成立了3万多家IT领域公司,从事产品开发和服务外包工作,其中70%于近10年内成立。目前,罗从事IT服务和软件开发的公司超过9000家,就业人数约11万人,排名中东欧国家第一位,全国主要的IT外包和客户软件开发中心包括布加勒斯特、蒂米什瓦拉、克鲁日-纳波卡、布拉索夫和雅西。在2017年10月份发布的德勤中东欧国家Fast 50排行榜上,有3家罗马尼亚初创型IT公司上榜:Tredcadis排名第19位,Uipath公司排名第39位,Tremend软件公司排在第47位。

4.葡萄酒酿制

罗马尼亚葡萄产量丰富,品种优质,全国各地遍布着众多的葡萄种植园,很多公路都通向知名种植园或酒窖。罗马尼亚人称自己的国家是“葡萄酒的土地”,罗马尼亚葡萄种植面积排名欧洲第5位(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葡萄牙之后),世界排名在前15位之内,葡萄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5%以上,葡萄产量排在欧洲第6位,仅次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德国。罗马尼亚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商有Murfatlar(穆尔法特拉尔)、Jidvei(吉德韦)、Cotnari(科特纳尔)、Vincon(文孔)、Tohani(托哈尼)等。

5.零售业(www.xing528.com)

受增值税下调、居民收入增加等因素影响,零售业越来越成为拉动罗马尼亚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新的购物城、超市拔地而起,移动支付、网上购物发展迅猛,“黑色星期五”“圣诞购物节”等线上线下促销活动不断,消费结构也越来越多元化,文化产品、消费电子、美容护理逐渐取代生活日用品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据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罗马尼亚零售业同比增长5.7%。主要食品零售企业包括Kaufland、Carrefour、Auchan、Lidl、 Mega Image等;主要服装类零售企业包括H&M、C&A、Inditex等;主要药品零售企业包括Sensiblu、helpnet、farmaciaDona等;主要在线商店包括eMag、Flanco等。

匈牙利产业基础

匈牙利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在各工业领域中,包括电子工业、电子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和造纸等在内的主要生产部门实现增长;机械设备制造等部门产值下降。

1.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是匈牙利支柱产业,2018年产值超过280亿美元,在制造业中占比高达30%以上,匈牙利共有七百四十多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从业人数达17.58万人。该行业90%以上产值面向出口,半数销往德国。

目前,世界最大20家一级汽车供应商有14家落户匈牙利,并且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完善的本地供应商体系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使匈牙利汽车产业极具吸引力。外资在匈牙利汽车工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乘用车和发动机生产企业基本为外资,本土企业主要从事商用车和汽车零配件的生产。主要企业包括:奥迪匈牙利公司,从事发动机生产和汽车组装,为全球第三大发动机生产商,也是该国第一大出口商,2013年增资12.4亿欧元,在匈牙利设立新组装厂;铃木匈牙利公司,主要从事轿车生产,产量占该国汽车总产量的80%左右;欧宝匈牙利公司,主要生产发动机、汽缸盖及变速箱等;梅赛德斯-奔驰匈牙利公司,主要生产A级和B级轿车,于2012年正式投产。

2.制药业

匈牙利制药业历史悠久,是该国最富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匈牙利也是中东欧地区第一大药品生产和出口国,2018年产值达32亿美元。2018年,匈牙利登记注册的制药企业有七十余家,从业人员约3.2万人,药品生产种类1400种左右。主要制药企业包括Richter、Egis、Snofi-Aentis/Chinoin、Teva、Béres和Alkaloida,以上6家企业产值占匈制药业总产值的90%左右。

3.生物技术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匈牙利生物技术产业取得迅速发展,规模及技术水平已跃居欧盟新成员国前列。目前,匈牙利约有85家核心生物科技企业,从业人员约900人,研发领域包括:土壤和水污染处理、生物质能的生产和处理、再生处理、基因工程、纳米技术、分子化学等。近年来,布达佩斯连续位列全球生物技术最具竞争力城市榜前列。

4.电子工业

匈牙利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和世界电子工业主要生产基地,近年年产值一直保持在100亿欧元左右,占中东欧和欧盟电子工业总产值的30%和4.5%。2018年,匈牙利电子工业产值约135亿美元。世界知名原始设备制造商和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均在匈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其中,原始设备制造商20家,包括通用电气、三星、飞利浦、博世、IBM、西门子、国家仪器、爱立信、伊莱克斯等;代工企业5家,包括富士康、伟创力、捷普科技、新美亚科技、卓能电子。外资企业在该国电子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产值占80%以上。匈牙利生产的电子产品主要包括:手机、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电工器材、小家电、汽车电子配件等。

5.物流业

匈牙利地理位置优越,是中东欧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匈牙利政府把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之一,不断推进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建设。目前,匈牙利已建成十余个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每个物流中心至少可提供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数据显示,2018年,匈牙利每年每平方米仓储价格为42欧元,在中东欧地区颇具竞争力。2018年,匈牙利高速公路里程总长1924千米,位居中东欧国家榜首,是欧洲地区高速公路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铁路里程达7811千米,其中电气化铁路里程达5421千米。

斯洛伐克产业基础

2018年斯洛伐克工业生产总值为298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电子、钢铁、食品、烟草加工、石化、机械等。

汽车工业是斯洛伐克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外资主导,出口导向”的特点,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8年,斯洛伐克汽车制造业占国家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7%;汽车出口占工业出口总额的35%。目前,大众、标致雪铁龙、起亚和路虎捷豹四大世界知名汽车生产商均在斯洛伐克投资建厂,并成为斯洛伐克汽车产业核心企业。2018年,四大汽车厂年产汽车108万辆,斯洛伐克平均每千人生产198辆,成为世界人均汽车产量最多的国家。

电子工业是斯洛伐克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政府鼓励政策支持下,外资进入斯洛伐克电子工业的增速明显上升,三星、索尼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斯洛伐克落户。这些大型外资项目的实施给斯洛伐克电子工业发展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其产品质量得到提升,附加值增加。同时,斯洛伐克汽车行业,特别是三大汽车厂的快速发展为汽车相关的电子产品,如车载通信设备和车载娱乐设备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空间,进一步促进了电子工业的发展。2016年,斯洛伐克电子产品工业产值达6.14亿欧元。

斯洛伐克冶金和机械制造业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采矿、冶金和金属加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洛伐克机械制造业有了较大发展,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转型。目前,斯洛伐克主要冶金企业是位于科希策的美国钢铁公司。机械制造业主要产品有:建筑机械、林业机械、电站及锅炉、铁路机车、车厢、机床、教练机发动机、医疗器械、轴承等。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6年斯洛伐克采矿冶金工业产值3.2亿欧元,机械设备制造业产值13.1亿欧元。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7年斯洛伐克农业生产总值为21.6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2017年,农业用地为191.07万公顷,可耕地面积为134.29万公顷。森林面积194.3万公顷,覆盖率约41%。农业人口约占总劳动力的4.4%。农作物总产量350.75万吨,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油料作物、马铃薯、甜菜等。

斯洛伐克自然风光静谧质朴,历史文物景点众多,拥有城堡、温泉、雪山、森林、喀斯特岩洞等多种旅游资源。自斯洛伐克加入欧盟和《申根协定》后,旅游业成为斯洛伐克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产业之一。从地区结构来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游客访问率最高的地区,其次是日利纳、普雷绍夫、班斯卡·比斯布里察以及科希策地区。根据斯洛伐克交通部统计,2018年斯洛伐克旅游人数为560万人次,同比增长4.1%。其中,外国游客为230万人次。斯洛伐克外国游客主要来自其周边国家,如捷克、匈牙利、波兰和奥地利。近年来,意大利、德国和英国游客有所增加。同时,斯洛伐克旅游协会认为,亚洲和拉美地区将是其未来潜在市场。2018年来自中国的游客人数为6.7万人次,同比增长9.2%。

保加利亚产业基础

化工工业是保加利亚的传统优势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布尔加斯市是化工工业的生产基地。2016年,保加利亚化工产品出口额29.3亿欧元。生产和出口的化工产品主要有:无机化工产品、化肥、碳酸灰、塑料、PVC、聚酰胺、化纤、油漆、酞酸盐、清洁剂、医药原料、香水、化妆品、香精等。

保加利亚因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最适合种植高品质油料玫瑰的国家,享有“玫瑰之国”的美誉,其玫瑰油产量居全球第二。玫瑰油有“液体黄金”之称,被用于香水、化妆品及制药和食品工业领域。保加利亚共有3800公顷农地用于玫瑰种植,主要分布在旧扎果拉(42%)、普罗夫迪夫(41%)和帕扎尔吉克(15%)大区,卡赞勒克和卡尔洛沃所在的“玫瑰谷”是著名的玫瑰产区。保加利亚玫瑰种植品种主要有“大马士革玫瑰”和“阿尔巴玫瑰”。3~5吨玫瑰花大约提炼1公斤玫瑰精油,多数油料玫瑰由本地企业采购用作玫瑰油生产原料。

酿酒业是保加利亚经济的重要传统产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保加利亚是全球第二大瓶装葡萄酒出口国。保加利亚前总统帕尔瓦诺夫称“葡萄酒是保加利亚的象征,是国家经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每年在普罗夫迪夫国际博览会举办的葡萄酒国际展会,是中东欧地区规模最大的酒类国际展会之一。2017年,保加利亚酿造的葡萄酒总产量达1.4亿升。俄罗斯、罗马尼亚、波兰、捷克、德国等为其主要市场。保加利亚葡萄酒进军国际市场的另一个方向是美国、加拿大、中国和日本。近年来,保加利亚对中国的葡萄酒出口正逐年增加。

保加利亚IT业产值已连续多年获得两位数增长,是同期保GDP增速的5倍。IT业从业人员达19000名,85%的就业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创造了该国2.25%的GDP。进驻保加利亚的跨国IT公司有思科、VMware、微软等。IT人才主要来自索菲亚大学和科技大学,保加利亚每年有超过3500名IT相关行业应届毕业生。目前,保加利亚软件行业是该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和创新能力的领域。

保加利亚乳制品加工历史长、品种全,是酸奶的发源地,主要乳制品是牛奶、酸奶和奶酪(白酪和黄酪)。2016年,由于受粗皮病的影响,保加利亚液体奶总产量有所下降,降幅为0.3%,其中,牛奶产量下滑0.9%,总产量略超100万吨。

保加利亚地形多变、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上帝的后花园”。旅游业是保加利亚经济支柱产业,2018年保加利亚全年入境游客数量约1237万人次。保加利亚主要旅游项目有:海滨游、冬季(滑雪)游、文化历史游、生态环境游、SPA浴疗旅游、葡萄酒旅游、探险运动游等。保加利亚东濒黑海,瓦尔纳和布尔加斯等度假城市各具特色,每年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海滨度假的黄金季节,世界各国游客蜂拥而至,来保游客最多的国家是罗马尼亚、德国、希腊、俄罗斯、土耳其。鲍洛维茨和班斯科是保加利亚最具盛名的冬季旅游胜地。

克罗地亚产业基础

克罗地亚是地中海旅游胜地,旅游业有着悠久历史,也是克罗地亚支柱产业。重要的旅游资源有亚得里亚海沿岸及一千多个岛屿、8个国家公园(如著名的普利特维采湖,即中国人俗称的“十六湖”)和10个自然公园、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堡)。克罗地亚温和的地中海气候非常适合游客前往。

克罗地亚造船业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技术水平较高。2016年,克罗地亚造船业排在欧洲第二位,仅次于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造船业在全球排在第九位,占全球0.3%的市场份额,占到欧洲市场份额的16.8%。2016年,克罗地亚造船业成交量达19亿美元。2017年以来,最大造船企业乌利亚尼克集团遭遇困境,2019年上半年进入破产程序。

克罗地亚食品加工业较发达,是克罗地亚加工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其总收入列加工业第一位。克罗地亚主要出口商品种类包括烟草、调味品、汤料、糖果、鱼罐头、牛肉罐头、烈性酒和啤酒。克罗地亚“波斯图普”和“丁加奇”牌葡萄酒及部分火腿肉、奶酪、李子酒等产品享有欧洲原产地保护商标。

克罗地亚在医药工业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和生产能力,每年生产各类医药产品1700多吨。普利瓦(Pliva)药业公司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

受不同气候、地形特点的影响,克罗地亚农产品种类丰富,从工、农业作物到葡萄园经济作物,以及温带、热带水果、蔬菜一应俱全。克罗地亚主要产粮区在北部的平原地区,中部山区和南部沿海地区适于发展畜牧业和种植水果,特别是葡萄的培育。克罗地亚农业污染程度很低,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的优越条件。

克罗地亚林地面积为275.9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8.75%。其中国有林地面积为209.7万公顷,占76%;私有林地面积为66.2万公顷,占24%。森林蓄积量为3.98亿立方米。克罗地亚森林以阔叶树种为主,生长面积居前五位的树种分别是:山毛榉(约占森林面积36%)、夏栎(约占12%)、无梗花栎(约占10%)、鹅耳枥(约占9%)和银冷杉(约占8%)。

斯洛文尼亚产业基础

斯洛文尼亚拥有良好的工业、科技基础。自2004年加入欧盟以来,斯洛文尼亚政府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重点开拓欧盟及中欧市场,优势产业不断加强,对外贸易逐年攀升。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主要是:汽车产品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化学与医药制造业、能源生产业、电气电子和电信产品及服务业、旅游业。

斯洛文尼亚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早在1900年就开始制造摩托车等相关产品。汽车工业是斯洛文尼亚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部门,亦是优势产业之一。斯洛文尼亚生产的主要汽车产品为座椅及部件、车厢内部装饰材料、底盘、制动系统、汽车发动机、电子/电气元件、转向系统、动力部件、点焊设备,传动部件,并提供研发服务。斯洛文尼亚汽车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企业对于质量标准有着较为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并按照QS-9000、VDA6.1、EAQF和ISO/TS16949 标准生产供应汽车部件。

金属加工业是斯洛文尼亚历史最为悠久的行业之一,其中钢铁制造业拥有四百年历史。斯洛文尼亚主要金属加工产品为车辆部件、水轮机、水泵和各种金属制品。此外,金、银、铅、锌、铜、铝等有色金属制造业也比较发达。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为德国、法国、意大利、克罗地亚、爱尔兰、荷兰、瑞士和奥地利。

化学工业在斯洛文尼亚发展较早。从19世纪中期第一家为奥匈帝国生产军用黑火药的化学工厂(即现在KRKA公司前身)成立至今,斯洛文尼亚已经形成以生产医药及医药中间体、化妆品、化学制剂、橡胶及塑料制品等为主的现代化学工业格局。随着汉高、诺华、固特异、科莱恩特等知名外资化工企业的进入,斯洛文尼亚化工产业正逐渐向生产专利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主要出口市场是奥地利、意大利、德国、爱尔兰、美国、阿尔巴尼亚、波黑、克罗地亚、北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能源对外依存度正逐渐降低,主要原因为自身水电和核电站发电量不断攀升。可再生能源产业在斯洛文尼亚发展良好,包括太阳能电站、热电联产机组、沼气电站、水电站及其他形式发电等。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2010—2020》的实施,可再生能源事业在斯洛文尼亚将取得进一步发展。

电气、电子工业是斯洛文尼亚几大出口行业之一。斯洛文尼亚电气、电子工业主要产品为电动机、家用电器、电信设备、电子仪表设备、电子测量系统、医疗设备和光学器械、配电设施、电子元器件。主要出口国家是奥地利、克罗地亚、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英国。

信息和通信业是斯洛文尼亚最具活力的部门,亦是国家优先发展的行业。斯洛文尼亚电信业主要产品是电信设备、电信服务、IT服务、软件、硬件、设备供应、网络服务。2017年,斯洛文尼亚互联网用户为73.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82%。近年来,斯洛文尼亚信息技术和服务出口高速增长。主要出口市场为澳大利亚、奥地利、白俄罗斯、波黑、克罗地亚、塞浦路斯等。

近年来,斯洛文尼亚旅游外汇收入持续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斯洛文尼亚旅游协会统计,斯洛文尼亚共有5553家企业从事旅游业。其中,2596家为旅游公司,其余为个体旅游经营业者。90%以上的旅游企业为小型企业,雇员不超过10人。全国旅游从业人员近4万人,占斯洛文尼亚就业人口的6.4%。

斯洛文尼亚零售批发企业增长最快的领域是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其次是烟草、绿色商品、服装鞋类。前十大零售商创造了超过40%的零售收入;前十大批发商销售收入占20%。

立陶宛产业基础

共享服务和商业外包产业。作为中东欧地区共享服务和外包产业发展最快的城市,维尔纽斯已经成为地区的共享服务和商务流程外包中心。此外,考纳斯也是这一产业的新兴城市。2017年,立陶宛的商业服务雇用专业人员数量达到56000名,并有望继续增长。

高新科技产业。凭借世界领先的宽带速度和中东欧地区最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立陶宛正逐渐成为小型软件和游戏开发初创企业,以及大型信息和通信技术公司的地区性聚集中心。2016年,立陶宛高新科技产业总产值约38亿欧元。

制造业。立陶宛的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位列全球第四。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工程企业在立陶宛落户,推动立陶宛制造业在近年快速增长。这些大型制造工程企业包括Schmitz Cargobull、Mars、Peikko、Cowi,以及Phillip Morris等。立陶宛在机械工程和电子制造业领域表现突出,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机器人、航空和汽车工业领域都有成功的案例。这些技术专长结合优越的地理位置,使立陶宛成为全球制造业投资的良好选择。

激光产业。激光产业是立陶宛最值得骄傲的产业之一。立陶宛激光研究起步较早,并一直处于先进水平。立陶宛的激光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跻身国际市场,产品包括激光发生器,电子光学元件,切割、涂层等激光加工设备及工作站等。目前,世界上有10%的科学激光仪源自“立陶宛制造”,飞秒激光仪占到全球市场的50%。不少享有国际声誉的尖端科研机构都是立陶宛激光产品的重要用户, 全球排名前一百位的大学中有九十余所都在使用立陶宛制造的激光设备。

生命科学产业。立陶宛在生命科学领域是中东欧国家中的佼佼者,现在正依靠遗传工程药品及遗传工程相关的生物化学和化学媒介进入西方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立陶宛在分子生物和基于分子生物开发的不同生物技术应用方面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其生物技术专家已在东欧和远东地区享有一定的声誉。立陶宛主要生命科学公司有UAB Fermentas、UAB Sicor Biotech、UAB Biocentras等。自2010年以来,生物技术和制药研究生产部门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4%,产品出口比率超过70%。

金融科技产业。近年来,立陶宛政府倾力打造欧洲金融科技中心,出台了宽松的金融创新政策,包括企业申请取得电子货币机构(EMI)和支付机构(PI)牌照仅需三个月,比欧盟其他国家快2~3倍。截至2018年,立陶宛境内有170家金融科技公司。

塞尔维亚产业基础

农业是塞尔维亚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塞尔维亚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塞尔维亚共有农业土地509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北部伏伊伏丁那平原和塞尔维亚中部地区。其中耕地330万公顷,果园24.2万公顷,葡萄园5.8万公顷,草场62.1万公顷。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业占63.2%,畜牧业生产占36.8%。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苜蓿、大豆、李子及苹果等。

汽车工业曾是塞尔维亚经济的辉煌产业之一。2008年,塞尔维亚政府再次将汽车工业列为经济重点发展产业,意大利菲亚特集团投资10亿欧元控股原属国有的克拉古耶瓦茨市“红旗汽车厂(ZASTAVA)”,并以此为中心重建汽车产业中心,包括整车制造和零配件生产,计划将其打造成东南欧地区的汽车制造和零配件加工中心。2001年以来,共有60家外资企业在塞尔维亚投资汽车组装、零配件生产等,投资总额约17亿欧元,创造了2.7万个就业机会,占塞尔维亚吸引外资总量的10%。

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ICT)是塞尔维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目前,塞尔维亚共有一千六百余家ICT企业,约14000名从业人员。微软也在塞尔维亚投资设立了研发中心,拥有一百三十余名技术人员。

塞尔维亚唯一的钢厂——斯梅戴雷沃钢厂始建于1919年,可生产热轧板、酸洗卷、冷轧卷和电镀锡板等产品。目前拥有员工5050人,设备较为老旧,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设备为主,年产能约200万吨。2016年4月18日,河北钢铁集团同斯梅戴雷沃钢厂签署收购协议,河北钢铁集团出资4600万欧元收购该钢厂全部资产,并全部接纳其5050名工人,当年即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销售收入7.5亿美元,实现全面盈利。

拉脱维亚产业基础

拉脱维亚经济的四个基石是农业、化工、物流和木材加工。其他著名的行业包括纺织、食品加工、机械生产和绿色技术。

拉脱维亚林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在其制造业中占据重要位置。2018年,拉脱维亚林产品出口26.2亿欧元,增长15.6%。拉脱维亚主要树种及占比为:松树(29%)、桦树(28%)、云杉(17%)、灰赤杨(10%)、山杨(8%)、黑赤杨(5%)、其他(3%)。

拉脱维亚地处俄罗斯与西欧、北欧的十字交叉口,拥有三个国际性不冻海港,坐拥波罗的海地区最大机场——里加国际机场,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在波罗的海乃至中东欧地区运输中扮演了重要的货物转运角色。经其中转的货物可在48小时内覆盖波罗的海东岸、独联体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2640万人口的市场。转运业在拉脱维亚是仅次于林业及木材加工业的第二大国民经济部门,每年带来超过10亿欧元的收入。航空业占拉脱维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接近3%,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2%。

拉脱维亚有非常多样化的自然风光,广袤的森林地区,大沼泽和郁郁葱葱的草地,辽阔壮观的海岸与白色沙滩,无数的湖泊和河流风景如画。有4个国家公园,42个自然公园,4个自然保护区,1个生物圈保护区,2个历史性的植物园。

拉脱维亚生态良好,出产大量的浆果、野草莓、蓝莓、牛肝菌、鸡油菌和高品质的乳制品、肉类产品、油浸鲱鱼罐头及蜂蜜。2017年拉畜牧业肉类产量为9.12万吨,较上年增长4.6%。

企业主要集中在里加、瓦尔米耶拉和多贝莱地区,外向型特点突出,46%化工产品和30%医药产品出口至国外。

爱沙尼亚产业基础

爱沙尼亚工业包括制造业、矿产业和电力、天然气及热力供应。制造业是爱沙尼亚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爱沙尼亚制造业创造了近三年来的最快发展速度,增加值比去年增长3.9%,为30.53亿欧元,产量比去年增加了7%,67%的产品用于出口,产量增长主要是由于木材产品、食品、金属制品和电器设备的生产增加所导致。

建筑业是爱沙尼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爱沙尼亚建筑业总产值为30亿欧元,较2017年增长18.6%,建筑业产值占GDP的7.7%。

交通运输业在爱沙尼亚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7年交通运输与仓储业增加值为15.04亿欧元。2018年全年累计客运量达2.09亿人次,货物运输量为5730万吨。主要交通运输企业有爱沙尼亚塔林港、爱沙尼亚塔林客运公司、爱沙尼亚铁路公司、爱沙尼亚塔林机场、爱沙尼亚航空公司等。

爱沙尼亚电信和IT业发达,在欧盟处于领先地位。2017年,信息和通信行业增加值为12.25亿欧元,增长15.6%。2016年,电信及IT从业人员24841人,其中,从事ICT服务业务的有19747人,从事ICT生产业务的有5094人。

2017年,爱沙尼亚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85亿欧元。主要银行有瑞典银行(Swedbank)、SEB银行(SEB)、爱沙尼亚诺底亚银行(Nordeapank Eesti)。主要保险公司有ERGO保险公司、Hansapanga保险公司、Salva保险公司等。主要租赁公司有Hansa租赁公司、Nordea租赁公司、Uhisliising租赁公司等。主要证券交易所是塔林证券交易所。

爱沙尼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奶牛、肉牛和猪;2016年全国已耕种农业用地100.3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2%,适于作物种植的土地有69.02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黑麦、马铃薯、油菜籽、蔬菜、玉米、亚麻和饲料作物。2017年,爱沙尼亚农业增加值为5.65亿欧元。

爱沙尼亚旅游业较为发达。森林覆盖率近50%,保留众多完好的中世纪古迹,拥有自然迤逦的田园风光和明媚的海边度假胜地,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欧洲游客前来观光,年均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超过爱沙尼亚本国人口,大大带动了爱沙尼亚旅游业、运输业和零售业的发展。

波黑产业基础

能源产业。波黑的电力产业主要包括燃煤发电和水力发电两种形式。燃煤发电在波黑仍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波黑的煤炭已探明储量为55亿吨,其中,泥炭和褐煤20亿吨,块状褐煤35亿吨。两种褐煤可开采储量合计26亿吨。目前,波黑火力装机总量为206.5万千瓦;水力装机总量208.4万千瓦。根据波黑2018—2027年发展规划,计划新建39座水电站,装机量为193.1万千瓦。目前的水力发电潜能利用率达到40%,尚有60%的水力潜能待开发利用。

旅游产业。波黑将旅游列为经济发展重要产业之一。2018年,波黑旅游人数为146.54万人次,同比增长12.1%;游客过夜天数达304万天,同比增长13.5%。尽管波黑当前旅游业还不发达,但发展潜力大,波黑为重点发展旅游业,也在大力吸引外资。波黑允许申根多次签证持有者免签入境7天。

林业和木材加工业。根据波黑外国投资促进局数据,波黑全国的森林和林地覆盖率高达63%,其中,国有森林占80%,私有森林占20%。主要树种有:榉木、橡木、松木、冷杉及云杉等。波黑的林业和木材加工业有悠久的历史,从19世纪后半叶起,林业和木材加工业就已成为波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

金属加工业是波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战前,波黑金属加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是12%,战后,贡献率下降至3%。目前,金属加工业占波黑制造业比重的20%,是波黑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主要企业有:米塔尔-泽尼察钢铁公司、莫斯塔尔铝厂、比拉茨氧化铝厂等。

波黑拥有发展多样化农业的自然条件,食品加工业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波黑多山,农业用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42.2%,总计约239万公顷,其中,100万公顷为集约化农业耕地。另外,波黑有104万公顷天然草地和牧场,35万公顷土地专用于果园、葡萄园,以及用于种植生产医药保健品的草药和香料香草等。

阿尔巴尼亚产业基础

阿尔巴尼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阿尔巴尼亚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7年农业增加值对当年GDP的贡献为21.7%;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42.4%。阿尔巴尼亚的药用及香料植物、橄榄油、蜂蜜、葡萄酒等特色农产品都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目前,阿尔巴尼亚农业生产力水平仍整体不高,农业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大型农产品加工型企业,政府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愿望较为迫切。

阿尔巴尼亚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体系建设较为落后。工业产品主要为纺织品、鞋类等基本轻工产品,以及矿产、石油等资源性产品。

近年来,阿尔巴尼亚服务业发展较快,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阿尔巴尼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阿尔巴尼亚吸引外国游客数量超过590万人,同比增长15.8%。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公布的数据,2018年阿尔巴尼亚旅游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超过42.75亿美元,约占全年GDP的27.3%;旅游业带动各类就业约28.7万人,约占就业人口总数的25.2%。阿尔巴尼亚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正积极从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旅游从业市场、加强对外宣传等多方面着手,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激发旅游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北马其顿产业基础

北马其顿经济多元化,部分产业具有投资和出口潜力。有潜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包括:纺织及皮革制品、水果蔬菜种植和加工、葡萄酒、烟草、旅游、化学和医药、基础设施、电信等。

黑色和有色冶金行业已拥有一大批设施和设备先进齐全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产品包括热轧和冷轧钢板、铝棒、焊接管、铁合金、镍制品、铅、锌、铜、黄金、白银等。

金属制造、汽车和电器设备制造业产品包括巴士、铸件、钢管、电池、电缆、水泵、家用电器等,还生产五金、木材和塑料加工的机械。该行业产值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

化学工业占北马其顿工业生产总值的10%。北马其顿在基础化工产品、人造纤维、聚氯乙烯,以及洗涤剂、化肥、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纤维等产品方面具有很强的生产能力。

纺织和皮革业产值占GDP的20%,行业公司数量占北马其顿公司总数的8.84%,是北马其顿提供就业的主要行业,从业人口占就业人口的24.10%。主要产品包括棉线和布料、羊毛纱线及其制品、针织品等,出口供应欧洲和北美市场。

建筑业是北马其顿较发达的行业,较大型公司有6家。北马其顿技术人员对现代技术的应用为业界所公认,尤擅长土木工程和水利建设。北马其顿已成为中东欧、中东和俄罗斯项目建设的主要劳务供应国。

北马其顿有农业用地126.8万公顷,其中可耕地41.4万顷。当地气候条件良好,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燕麦、玉米、水稻、棉花、烟草、向日葵、蔬菜、葡萄、水果,其中水果和蔬菜出口量较大。农业综合产业(包括农业加工)是北马其顿经济的重要组成,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约10%,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19%(约13万)。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烟草原料和制成品、葡萄酒、羊肉和园艺产品。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是欧盟、塞尔维亚与黑山。主要进口产品包括冷冻和加工肉类、植物油和动物油脂、食糖、小麦等。

北马其顿食品和饮料加工业发达。蔬菜和水果的加工能力分别是7万~10万吨蔬菜和3万~4万吨水果。葡萄年产量达到24万吨,90%以上出口到西欧市场(如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比利时、丹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