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宁夏葡萄酒产区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产区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葡萄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走高端酒庄酒和大众化消费并重的路子,注重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品牌发展,全力培育大型龙头旗舰,提升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打造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产业高地”的要求,通过立法保护、科学规划、制度准入、严格管理、开放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17年,全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8万公顷,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建成酒庄86个,占全国三分之一强,年产葡萄酒1.2亿瓶,占全国酒庄酒的60%,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2017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达271.44亿元,位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14位。
2.2.2葡萄酒庄发展速度迅速
与旧世界酒庄400多年、新世界酒庄200多年的历史相比,在中国,酒庄酒的概念从2002年左右起才开始浮现。宁夏葡萄酒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而宁夏葡萄酒庄的发展历史至今只有不到15年。近几年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下,宁夏葡萄酒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尤其是酒庄建设发展速度惊人。2005年,贺兰晴雪酒庄建成投产,2006年巴格斯酒庄建成。发展速度最快的是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年底,一年半的时间,贺兰山东麓建成的葡萄酒庄由18个发展到47个,增长161%。除已建成酒庄外,还有大批酒庄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
截至2017年,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4.3万公顷,其中酿酒葡萄3.8万公顷,比2007年的1万公顷增长2.8万公顷,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鲜食葡萄。已建成酒庄86个,其中国有酒庄5家,非公酒庄81家,形成了以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的酒庄产业集群。正在建设酒庄113个。通过企业的自主发展和政府的合理引导,宁夏葡萄酒庄已形成了以贺兰山东麓为核心,以银川产区、青铜峡产区、红寺堡产区、石嘴山产区、永宁产区等5个小产区为拓展的葡萄酒庄产业布局。2017年,宁夏共生产葡萄酒1.2亿瓶,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实现综合产值近200亿元,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20%、67%和60%。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宁夏葡萄产业的年综合产值从20亿元增加到近20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葡萄产业为生态移民提供了12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性收入近9亿元,人均2 788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成为产区内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吸引64家国内外企业进驻产区,既有张裕、长城、美的等国内知名企业,也有酩悦轩尼诗集团、保乐力加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
2.2.3葡萄酒庄发展已由追求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
2015年,宁夏成立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下设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规划开发贺兰山东麓中法葡萄酒庄集群示范区、中拉葡萄酒庄集群示范区、张骞丝路葡萄产业园等园区。2016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品牌进一步提升,“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以品牌强度844,品牌价值140.96亿元入选“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榜”。
随着葡萄酒产业发展阶段的演进与资源整合,葡萄酒庄发展已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效益发展。2018年,宁夏全区各类葡萄酒庄、企业已由199家减少为130家,其中包括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总体实力较强、产业优势明显的核心企业,如西夏王酒业有限公司、农垦玉泉营国际葡萄酒庄、类人首葡萄酒庄和中粮长城葡萄酒等。
同时,建立了葡萄酒产业执法与监管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对产区环境、种苗检疫、葡萄酒质量安全及商标、专用标志的使用等进行监管;建设宁夏葡萄酒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了商标全域保护制度(商标、商号、域名、APP)。在全国首个以地方人大立法的形式对产区进行保护,颁布《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对酒庄实行“列级”管理,制定了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出台总体规划等15个政策性文件,在苗木引进繁育、葡萄园管理、酒庄建设、葡萄酒酿造等方面制订了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为产区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管理规范。
2.2.4已具备生产高端精品葡萄酒的技术能力
经过近35年的葡萄酒生产和近15年来的葡萄酒庄建设,贺兰山东麓在酿酒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方面已具备一定实力,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已引进种植欧洲著名的精品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贵人香、霞多丽、雷司令等,拥有酒庄葡萄酒品牌40多个。各酒庄非常重视自身葡萄园的建设和优质酿酒葡萄原料的生产,组织专门的团队从事酿酒葡萄的种植,并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酿酒葡萄种植栽培技术体系。重视葡萄酒酿造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各酒庄均拥有自己的酿酒师。这些条件的具备,加上贺兰山东麓“神赐宝地、自然天成”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酿造出优质的高端葡萄酒在所必然。
宁夏葡萄酒产区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酒庄酒产区。坚持走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的路子,产区的发展方向、政策导向、招商条件、管理措施都是围绕着保护好资源,扎扎实实种葡萄,精益求精酿造酒,生产高品质、有个性、能陈年的酒庄酒而设置的。贺兰山东麓所产葡萄酒频频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先后有40多家酒庄500多款葡萄酒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奖项,这证明,宁夏已具备生产高端精品葡萄酒的技术能力。各个酒庄也将生产销售高端精品酒庄葡萄酒作为目标,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2.2.5高端精品葡萄酒销售取得初步成效
从销售方面看,各酒庄生产、销售的葡萄酒,售价在单瓶30~1 500元之间。其中,单瓶售价200~400元之间的中端酒销量较好,高端酒所占比例还很小。其中,在宁夏建立较早,定位为高端酒庄并以生产销售高端酒庄酒为追求目标的巴格斯酒庄,最高单瓶售价798元,2013年2 300万元的销售额中,单瓶400元以上的高端酒占三分之二。2005年建成投产的贺兰晴雪酒庄,单瓶400~500元之间的高端酒销售占十分之一。以宁夏最大的葡萄酒企业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最有影响的葡萄酒品牌西夏王为依托的西夏王玉泉国际葡萄酒庄生产并销售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御品)售价单瓶1 298元;青铜峡市禹皇酒庄的珍藏版赤霞珠(公爵)单瓶售价1 498元,是目前区内售价最高的葡萄酒。
从世界各国来看,在整个葡萄酒产业中,酒庄酒本身就是处于塔尖的高端精品,宁夏也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发展的目标定位为走高端精品之路。但从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宁夏已建成86家葡萄酒庄,年产葡萄酒达到1.2亿瓶,但其中真正的高端精品所占比例还不够,高端酒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2.2.6走高端精品之路的总体目标已经明确
按照自治区政府的部署和规划,贺兰山东麓产区的主要定位是酒庄酒,不倡导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葡萄酒,应走生产中高端葡萄酒的发展路线。首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的主题就是“特色、精品、高端、合作”。为此,近年来,宁夏从苗木引进繁育、葡萄园管理,到酒庄建设、葡萄酒酿造、销售,都制定了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出台了众多政策性文件。尤其是宁夏在全国首先实施了葡萄酒庄的列级管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列级酒庄评定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2013年9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评选出了首批10大列级酒庄,到2018年,宁夏葡萄酒列级酒庄已发展到36家,包括三级列级酒庄3家,四级列级酒庄11家,五级列级酒庄22家。贺兰山东麓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行列级酒庄管理制度的产区。通过列级酒庄制度,宁夏将从苗木种植、产量控制、酿酒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进行全面规范和引导,以此树立贺兰山东麓高端酒品牌影响力。
2.2.7区域品牌影响力扩大为高端酒庄酒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近几年来,“贺兰山东麓”在中国的葡萄酒行业引起巨大关注。作为中国十大葡萄酒产区之一,“贺兰山东麓”近几年犹如一匹黑马横空出世,不断出现在中国葡萄酒行业和世界葡萄酒行业的视野中。2003年贺兰山东麓成为继河北昌黎、山东烟台之后第三个获得“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区认证的葡萄酒产区。2007年以来,中国葡萄酒行业主要品牌张裕、长城、王朝以及世界葡萄酒行业巨头保乐力加、轩尼诗等陆续入驻贺兰山东麓。2011年,宁夏贺兰晴雪酒庄的加贝兰在《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中获得波尔多类型红葡萄酒最高奖,《品醇客》大赛负责人评价说“这是中国开始进入世界优质葡萄酒生产国行列的标志”。在此前后,贺兰山东麓的银色高地、西夏王、圣路易·丁、宁夏红等众多品牌均在世界各类权威葡萄酒大赛中获奖,贺兰山东麓因此获得“获奖明星之乡”和“明星产区”的称号。2012年,宁夏政府率先成为中国在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省级政府观察员,同年宁夏率先成立了第一个全国省级葡萄酒发展机构——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在全面推动贺兰山东麓产区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3年1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荣获“胡润百富2013年至尚优品全球优质葡萄产地新秀奖”。2013年3月宁夏西夏王酒业获得中国外交部外交大使级专用酒。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正在从中国走向世界。通过举办、参加各类展览会、推介会、品鉴会,酒庄酒质量得到了国际葡萄酒界的普遍认可,产区知名度得到有效提升。连续6年组团参加世界葡萄与葡萄酒大会,推进产区对标国际标准。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联合会与国际葡萄酒教育家协会和国际侍酒师协会互为会员,在葡萄酒教育、餐酒搭配、侍酒服务等方面广泛建立了合作关系。连续举办了6届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增进了世界对宁夏和宁夏产区的了解。
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的知名度在世界葡萄酒界越来越高。在成功举办了2016中美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暨第五届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的基础上,宁夏40款葡萄酒走进法国,在波尔多葡萄酒城进行为期3年的展示,成为中国唯一在波尔多葡萄酒城亮相展示的产区。同时,宁夏产区6款葡萄酒被杰西斯·罗宾逊等世界葡萄酒大师评为“年度十大中国葡萄酒”,银色高地、迦南美地、贺兰晴雪、留世、贺东庄园、立兰等酒庄的葡萄酒已出口到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2017年,宁夏以“打造世界优质葡萄酒产区”为目标,实施了“品牌建设年”活动。从年初开始,整个产区对标国际知名产区,建立了产区葡萄与葡萄酒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实施了葡萄优质园生产技术管理规程,新建2 000公顷高标准葡萄基地,改造老葡萄园2 000余公顷,全面提升葡萄种植质量。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先后组织多家酒庄在美国纽约举办了推介活动,远赴波黑参加了第20届莫斯塔尔国际经贸展,组团参加了第40届世界葡萄与葡萄酒大会等活动,引起了国内外强烈反响。还在银川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国际葡萄酒设备展,吸引了国内外200多个葡萄酒酿造、果蔬种植设备与技术品牌参展。
在国内市场上,宁夏在北京、广州、上海建立了宁夏产区葡萄酒展销展示中心,产区酒庄(企业)在全国一、二、三级城市建立了31家葡萄酒直销店,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在2016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以140.96亿元的品牌价值,从数百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脱颖而出,强势上榜。2017年,全区葡萄产业大力推动品牌建设,产区影响力获得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各大葡萄酒赛事上获得了150多个奖项,领跑中国葡萄酒奖牌榜。宁夏产区还与25家万达酒店达成合作,建立了宁夏葡萄酒体验中心,开通了葡萄酒线上综合交易平台,在京东设置了宁夏产区葡萄酒销售专柜。线下线上齐发力,让宁夏葡萄酒进入成都、重庆、福建、上海等市场,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2018年5月,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博览会上,2018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与贵州茅台酒、安溪铁观音等从1 000多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并以271.44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十四位。据宁夏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统计,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已在国内外各项大赛上获得500余个奖项。仅2017年,宁夏葡萄酒就在国际顶尖赛事上获得150多个奖项,创历年之最,占中国葡萄酒获得国际奖项的一半以上。
随着宁夏葡萄酒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市场销售也逐渐升温。从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1日,宁夏葡萄酒产区实现“去库存”2 000万瓶,占整个产区总产量的15%。西夏王葡萄酒业公司是我区葡萄酒产业的龙头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库存积压严重,得益于宁夏葡萄酒品牌影响力的扩大,2017年一年,销售量就增长了50%以上,创历史新高。西夏王葡萄酒的经销客户已遍及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及香港地区,在全国重点区域已有350多家西夏王品牌形象店。在2018年1月份的订货会上,西夏王葡萄酒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获得了1亿多元的订单。(www.xing528.com)
2018年,宁夏葡萄酒产区的41家企业又组成了联合体,共同打造统一的葡萄酒品牌,开启了“抱团”闯市场模式。通过实施一个品牌占领一个区域消费市场的战略,将推动宁夏葡萄酒销售再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将产业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贺兰山东麓的出色表现成为国际葡萄酒行业、专家以及众多媒体关注的热点,这种群体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贺兰山东麓产的葡萄酒,成酒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是上帝赐予宁夏的一块宝地。贺兰山东麓不但酿造出了属于中国的具有国际品质的葡萄酒,也酿造出了属于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骄傲。贺兰山东麓的出色表现预示着它的品质潜力与市场未来。
贺兰山东麓产区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原因,包括以下因素:贺兰山东麓获得原产地保护认证、大型企业携资本与品牌入驻、成为获奖明星之乡和明星产区、宁夏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动、国际葡萄酒大师的高度认同、国际酒商的青睐与市场的热捧、媒体的关注与报道等。
随着产区品牌影响力的扩大,为贺兰山东麓高端精品酒庄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力。借助于贺兰山东麓产区品牌的影响力,一些酒庄的高端精品葡萄酒已取得一定的销售业绩,并正在酝酿着更大的发展和提升。
2.2.8各项技术支撑条件正在完善
(1)葡萄良种苗木育繁推体系建设取得突破。2013年,宁夏成功从法国引进12个品种20个品系酿酒葡萄品种嫁接苗及种条96.1万株,平均成活率达到85%以上,这是宁夏进口良种种条繁育苗木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成为全国一次性从国外引进嫁接苗和种条最成功的范例。截至2013年,宁夏已在五个葡萄产区建设采穗圃400公顷,年出圃苗木1 000万株以上。
(2)贺兰山东麓高标准国际葡萄产业试验区建设正在进行。2013年完成基础设施及80公顷葡萄基地建设。数十家葡萄酒企业进入园区或签订酒庄建设协议。
(3)葡萄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于2013年5月10日正式成立。设有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文化推广、葡萄酒营销、酒店管理与酒艺等专业。2013年首次开设2个专业,招收学生105人,其中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国际课程班70人,葡萄酒营销国际课程班35人。北方民族大学也拥有宁夏葡萄与葡萄酒技术创新中心以及相应的葡萄酒专业。同时,近年来自治区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组织举办了许多酿酒葡萄栽培技术培训班、葡萄旅游产业培训班、葡萄酒品鉴培训班,对葡萄酒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进行培训。为宁夏培养了一批具有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等专业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
在技术创新及人才培养方面,启动了葡萄产业人才高地建设,组建了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联盟,聚集了百余名国内外葡萄酒知名专家为产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培养了一批能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就人才交流、教育培训、品种培育等建立了合作渠道和平台,许多先进理念和技术在宁夏落地;举办了两届国际酿酒师贺兰山东麓邀请赛,引进了23个国家的60名国际酿酒师来宁服务,带动提升了产区酿造水平;吸引了24名国内外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专家,32名硕士以上国外留学人才扎根产区。
自治区葡萄产业人才高地围绕精准服务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葡萄酒教育、园区建设等关键环节,有力促进了葡萄酒质量标准、市场营销和品牌培育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通过举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博览会等各类活动,吸引美国、德国、法国等顶级专家团队来宁开展交流,为宁夏葡萄酒产区“代言”;通过举办贺兰山东麓世界酿酒师邀请赛,引进世界23个国家60名国际酿酒师来宁服务。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联盟,聚集了英国罗宾逊、美国丽兹·塔驰等百余名世界葡萄酒大师及团队,为产区发展出谋划策。二是围绕葡萄产业全产业链,柔性引进侍酒大师、国内领军人物、国内外葡萄酒专业团队,促成一批国际项目落地。全职引进澳大利亚葡萄产业与品牌专业博士、金融服务专业等方面的人才;引进国内外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专家以及国外留学人才落户产区。三是通过“项目带动、加大投入、成果转化”,一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产业带头人。采取“院校+酒庄+专家+基地”模式,支持酒庄(企业)与葡萄酒科研院校联姻,一批知名人物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带团队入驻酒庄,解决了成果应用和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满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发展战略需要,成立了银川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三大研究院集聚创新要素,凝聚专业人才,激活创新体制,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为引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4)采取积极措施防控葡萄病害。为应对葡萄病害高发,积极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包括及时召开病虫害防治现场会,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布设预测监控点,及时进行监测预报。在病害出现蔓延之势时,及时召开专家研讨会,研究防控措施。成立防控领导小组,派出专家工作组,督查病害防治。结合实际制定防控技术方案,积极组织对发病葡萄园进行分类防治工作。组织召开葡萄秋冬季管理现场会,讲解、培训有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确保葡萄冬季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上述措施的实施,为高端精品酒庄酒的生产、销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2.2.9生产高品质葡萄酒是企业家的不懈追求
为了创建贺兰山东麓高端精品葡萄酒品牌,企业家们正在做出不懈追求和艰苦努力。贺兰山东麓的很多酒庄酒企业在追求品质上所下的工夫是外界根本想象不到的,在资金不足、人才不足、条件简陋、起步异常困难的状态下长期坚守,酿造出被国际葡萄酒大师称道、屡获世界顶级葡萄酒大赛奖项的葡萄酒实属难能可贵。他们始终不渝坚持追求高品质,如加贝兰、银色高地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甚至达到了一瓶难求的地步,但为了品质信誉绝不用其他年份的葡萄来增加产量;圣路易·丁的企业老总在资金短缺的时候也没有用不符合要求的葡萄酿酒从而获得资金,而是用出外打工的收入来支撑酒庄的发展;源石酒庄的葡萄树种了砍、砍了种,至今没有出酒,为的就是葡萄的品种与当地土壤的适应性等等。他们对高品质葡萄酒的追求表现在种植和酿造上甚至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2.2.10各级政府对葡萄酒产业给予大力扶持
2004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葡萄产业确定为宁夏农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并列入农业产业化发展纲要。近年来,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出台了《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政府每年投入2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00亿元,五年累计投入600亿元,支持新建葡萄基地2.7万公顷,同时建设葡萄综合产业、旅游综合产业、葡萄主题地产、服务综合产业四大主题产业体系。计划到2020年,宁夏的葡萄种植规模扩大到6.67万公顷,建成1个葡萄文化中心、3个葡萄酒生态文化城、10个各具特色的葡萄主题小镇和100家以上高品位的酒庄或酒堡,实现千亿元综合产值。
针对宁夏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基地建设质量参差不齐、苗木问题突出、葡萄质量和葡萄酒酿造、销售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宁夏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成为全国第一个省级葡萄产业发展管理机构。自治区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总揽全区葡萄产业发展管理工作,并提出将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定位为高端优质精品化产业的发展思路,走国际化路线,重点在人才、苗木、政策上全力推进6.67万公顷葡萄长廊建设。
2013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葡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对葡萄良种苗木繁育、提高基地建设标准、葡萄育繁推一体化基地建设、葡萄酒庄群培育、葡萄酒自主品牌创建、葡萄酒连锁直销窗口建立、葡萄病虫害统防统治、葡萄基地机械化管理、成龄葡萄园提质增效、葡萄酒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葡萄低产园改造提升等,给予一定的扶持补贴。《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资源,保障产区酿酒葡萄、葡萄酒的质量和品牌信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规定产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应当坚持生态保护、统一规划、特色发展、精品高端的原则。有效解决了宁夏葡萄产业在政策法规、市场准入、质量标准、环境保护、监测认定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了国内葡萄规划、种植、葡萄酒酿造、文化旅游、建设、环保等方面的专家,成立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建立完善《建设项目评审办法》,对进驻葡萄产区的建设项目严格把关、进行评审管理,规范葡萄酒厂(酒庄)项目建设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银川市、青铜峡市、红寺堡区、农垦系统等也出台了各自的扶持政策。
2015年4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正式成立。管委会将对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建设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协调管理;并赋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地、市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具体负责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建设和发展的组织实施以及管理服务工作,在规划与标准、监督与执法、示范与推广、品牌培育与营销、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统筹发力,打好组合拳迈出新步伐,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世界知名的葡萄酒产区,为培养宁夏紫色新名片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2018年9月,在2018“一带一路”(宁夏银川)国际葡萄酒大赛——国际葡萄酒博览会期间,举行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联盟产业基金成立暨葡萄酒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会,宣布成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联盟,设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基金,并签订助推葡萄酒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联盟,坚持以“高端化引领、规模化种植、系列化生产、标准化酿造、品牌化经营”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思路,按照“以打造贺兰山东麓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为目标,把基地做大、龙头做强、品牌做优、产品做精、市场做活、联盟做实”的要求,带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大力发展。特别是,为加快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银川市设立葡萄酒产业基金,旨在通过资本推动、产业沉淀,在市场拓展、规模效益、产区监管等方面对葡萄酒产业予以扶持,将贺兰山东麓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全球知名的、独具价值的葡萄酒产区,让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2.11各类宣传推进活动为葡萄酒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近年来,宁夏先后举行了一系列宣传推进活动,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造势铺路。包括举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在境内外举行贺兰山东麓6.67万公顷葡萄产业带和文化长廊推介会、中法宁夏葡萄酒产业合作洽谈会、中欧葡萄与葡萄酒发展论坛、举办中法酒庄酒、葡萄酒旅游、列级酒庄发展论坛、组团参加罗马尼亚世界葡萄大会及相关展览会、举办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学术会议、举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博览会、评选博览会金奖、评选优质葡萄园、列级酒庄、在国内外各种媒体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等。这些活动为扩大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影响力、宣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优异品质和高端精品特性,为贺兰山东麓高端精品酒庄葡萄酒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