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面临的资本错配对畅通金融供给渠道、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重要作用。资本错配的现有文献主要关注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尚未有研究致力于资本错配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情况。企业出口不仅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拉动经济增长和建设开放经济新体制的动力来源。由于出口企业需要投资更多的固定资产,也面临更大的“沉没成本”,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金融因素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作用,但均忽略了资本错配对企业出口的影响。鉴于此,本章从资本错配的角度研究企业出口决策与出口强度,并进一步探索企业出口生产率关系问题。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在测算资本错配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资本错配对企业出口的影响。
研究发现:(1)资本错配对企业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资本错配每提高1个单位,工业企业的出口概率上升0.86%,企业的出口强度上升0.45%,并且其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基于生产率异质性得出,资本错配显著提高了低生产率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同时显著降低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2)把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在位企业平均生产率的偏离作为出口扭曲的衡量方法,进一步研究得出,资本错配导致了中国工业企业出口扭曲,资本错配每提高1个单位,企业的出口扭曲程度上升0.3859个单位,即出口企业生产率相对于行业平均生产率的偏离度下降了0.3859。(3)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资本错配通过提高企业政府补贴,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出口扭曲程度,存在政府补贴的部分中介效应;通过降低企业税负,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出口扭曲,也存在企业税负的部分中介效应;此外,通过“僵尸企业”的调节效应进一步恶化了企业的出口扭曲。
根据本章结论,资本错配不仅会带来中国经济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还会扭曲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出口行为。虽然表面上,以政府干预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式资本错配”会提高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有利于企业的出口贸易;但实质上,政府对资本资源的配置干预会干扰市场运行的逻辑,造成出口市场扭曲,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本章还从影响企业出口的角度启示政府应尽快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本章启示,解决资本错配是深入推动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应使市场在资本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对矫正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的“出口—生产率悖论”也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