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s of Networks
对互联网的最佳理解是:一种通过其他网络将用户连接至网络中的方式。以太网(Ethernet networking)的发明人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在向客户推广的时候遇到了难题,他需要证明以太网未来的利润将以指数级增长,于是他成为头一个坐下来对其进行数学计算的人。据梅特卡夫的计算,网络的价值等于节点数的平方,也就是说用户人数或所连接的电脑数量。最小的网络由两个互相交谈的人组成,根据梅特卡夫法则,其价值即为2×2或者是4。如果第三个人加入,就有了3个连接点,在梅特卡夫法则下,该价值就变成9。如果第四个人加入,节点数达到6,价值将达到16。节点数的增速总是大于人数的增速。有了2亿个连接点,就有可能与另外2亿人相连。中国6亿网民的价值就是36 ×1016,这个数字简直大得超过我们的理解。如此一来,我们又回到了大数据。
互联网是由其用户为他们自己的用户开发的。它既是我的网络,也是你的,是大家的网络。这与几十年来电信业的经营思想完全相悖。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 & T)、英国电信、日本电信等电信服务商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如何建立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上,却完全没有关注到互联网,它们的反应同后来的唱片公司和报纸公司一样迟钝。这些企业的商业战略是预测消费者需求,为商业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小心地维护着“一天一天”的运营。在它们眼中,这就是所谓“智慧网络”。但它们全都大错特错了。
每当这些电信企业将网络升级得更加“智慧”,人们又有了别的需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大卫·艾森伯格(David Isenberg)在一篇火药味十足的文章《愚钝网络的崛起:为何智慧网络不再是个好想法》中提到了解决的办法。艾森伯格曾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阿尔伯特·圣吉尔伯特(Albert Szent-Györgyi)的指导下进行过人类意识方面的研究。他知道,网络的结构会直接影响其用户是否可以按照其需要进行交流。艾森伯格期待建立一个民主的、由用户主导并控制的网络。他认为应该尽量降低那种被他称为“不足为道的琐事”所约束的网络的数量。
他意识到,电信企业被四个过时假设所禁锢,这四大假设是:基础设施是稀缺的,且造价高昂;通话是导致网络阻塞的原因;硬件线路转换是核心科技;网络应该由网络公司控制。他说,这些假设正在崩溃:带宽已经不需要准入;数字资讯的受欢迎度超过了声音;硬件的交换机被更加灵活的路由器代替;激烈的竞争意味着没有哪家公司能独享网络,更别说掌控了。艾森伯格相信,网络需要由用户来控制,“网络应受数据需求引导,而非拥有者人为设计的假设”。他把所谓“智慧网络”与无纸化办公归为一类,属于毫无结果的尝试,因其试图对需求进行管理,但其实根本没有考虑过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汤姆·艾夫斯林(Tom Evslin)将该文章形容为“一杯泼到脸上的冷水”。计算机电话技术杂志认为,这“很可能是通信行业最具争议的文章”。计算机和互联网业再次掀起关于是要智慧网络还是要愚钝网络的争论。我们到底需要智慧出现在什么地方?是网络(云)还是我们自己手中?我们可以借用艾森伯格说的一句话——“服从的”云,因为它是按照我们的需求工作的。云是活的记忆,它们正在演变成为完整的大脑。他们有秩序地、以智慧或至少运算的方式对输入(更多数据,另外的算法)进行回应,这两种方式对云来说实际是一回事。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副主编彼得·马丁(Peter Martin)在开始描述互联网给商业带来的影响时,抓住了互联网开放、服从的服务精神。(www.xing528.com)
互联网因其专属性、灵活性及共识性的结构,给所有生意人都上了一课。从某种意义来讲,它是未来公司运营模式的原型。这一共识来自一个共享的目标:创造能够轻松交流的网络。这一方面属于技术愿景,这需要丰富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也属于理想愿景,这需要对自由表达以及一个高于政府和商业利益的沟通媒介做出人文主义承诺。基于共同目的合作伦理和公开讨论也是一股极其强大且富有创造性的力量。
从科学诞生伊始到如今的网络办公,这些有关想法的公认原则——开放自由的合作,拒绝快速生成“财产权利”,为完美解决方案不断进行修正,同行的鼓励和积极合作态度,公平政治的道德情操——全面激发了众多共享化的创意形态(Forms of Creativity)。
全球知名的社交网络,诸如推特Twitter(美国著名社交网站)、Tumblr(图片分享网站)、Pinterest(全球最大的轻博客网站)以及中国的QQ和微博,它们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能让用户以最快的速度发布他们喜欢和不喜欢什么。“关注(follow)”按钮的设置鼓励人们“转推(re-tweeting)”“转帖(re-blogging)”和“转钉”(re-pinning)。“定制(curation)”一词不再局限于艺术领域,而变成用来形容人们可以随意选择和分享热门主题的词汇。
从最初想法的构思阶段、设计阶段一直到市场营销阶段,网络关系可以让人们在创意的所有阶段——从考虑原始想法一直到设计及营销——吸引其他人加入(或是跟队友说再见)。此外,网络关系还允许人们扮演他人工作的编辑和统筹者,成为财产权利的承租者而非所有者。数据每时每刻都在被定位、回收和甄选。
中国的豆瓣是Facebook的翻版,但两者略有不同。尽管豆瓣的用户数量非常多,但是实际上注册不是强制的,豆瓣为每个人提供了主页和公告板。用户可以对关于文化、设计和媒体的内容进行评论,尤其是音乐和故事,实际上,任何内容都可以通过豆瓣来进行交流。豆瓣是国外新老影视、音乐等作品信息的主要来源。就在我写作的同时,豆瓣的主页正在推一位出类拔萃的中国作家和知名博主韩寒,同时推荐的还有歌手李宇春、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3]和西蒙尼·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4]。豆瓣的目的是将用户的社交圈由家人和朋友向外拓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