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ng In,Moving On
学习和适应的速度依赖于人们所处的环境,而环境则由客观条件、偶然因素以及人们主观选择等多方面决定。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在哪里生活和工作,建立同他人的关系,并采取一系列行动来让环境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改变。
环境是一群(相当规模的)栖息地以及嵌套其中的小生境的集合。小生境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让栖息于其中的居民了解以前发生过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将来值得去做什么。只有了解这些情况,人们才能清楚自己最适合做什么,自己的创意是否能够吸引别人的兴趣和注意。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小生境包括选择能够符合自己需要的独立(自由)程度的工作环境,以及符合自己需求的人群(市场)的关注。
搬进一座新城市就是进入一个新栖息地,进入一个行业就是进入了一个小生境。如何选择适合的小生境的问题往往很难决策,因为这涉及从个人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到技术与薪酬等多种因素。有些人看起来非常适合自己的小生境,无论是工作时间还是地点都非常契合,以至于他们看起来几乎建立了一个围绕自己的私属生态系统,并象征着一种新的情绪或风格。
在选择小生境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而不是金钱。我所指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习惯、举止、道德以及对自由和独立的态度。把个人选择置于商业利益的计算之上似乎是一种任性,但当个人的感受对整个过程来说极其重要时,这就成为最合理的选择。通常人们选择驻扎在某个小生境的原因是他喜欢那里工作的人,或者他希望按照那里的工作方式去开展工作。英国电视制作公司Wall To Wall的共同创始人亚历克斯·格雷姆(Alex Graham)曾说,自己开公司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享受掌控一切的快感,“我希望公司制作所有节目都在自己控制当中”。当然钱也非常重要,毕竟房租还是要交的。但这不是最主要原因。他这种类型的人通常还有许多别的人生目标。
每一个小生境都有其关于想法的所有权和复制权的道德伦理。每一个小生境都在个人表达与市场环境之间建立起自己的供求平衡;每一个小生境在自我宣传和炒作方面都有自己不同的容忍度(电影业欢迎宣传炒作,但软件编程行业则反对炒作)。这些道德规范也因国家而异。美国的娱乐业采取“雇佣合同”的工作方式,而在中国则通常是“买断”的方式,即要求创作者放弃所有的权利。而在德国和法国,买断的方式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创作者通常希望对自己的作品保留全部的权利。(www.xing528.com)
不同的小生境的创意范围和财务独立程度也不尽相同。创意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数量巨大的创意个体、个体经营者和小企业。英国,90%以上的艺术、文化、设计和媒体公司雇用的平均员工数量在4人以下。除此之外是一些少数的门户型企业,这些企业掌控着巨大的市场资源、顶级品牌,便利的投资基金通路,并控制着分销渠道和忠实的客户。大多数门户型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其中一些极其庞大,如主流的网络、音乐、电视、电影、图书和传媒集团等。但小公司也同样可能成为门户企业,就如同作者想要找经纪人、艺术家想要找更知名的画廊一样。在面向大众的消费品市场行业里,个体经营者与门户企业之间的差距可能很大;而在面向专业客户的行业里,这种差距则比较容易弥补。其实,那些大型跨国企业也经常会把项目分包给一些先锋的(funky)的小型设计或广告机构。
人们是愿意成为独立经营者还是成为公司高管,实际上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尤其是当这种选择涉及是面对终端消费者还是专业客户,且通常优先于对行业的选择。据我所知,小说家或是在公司团队中供职都不能算是职业;以独立时装设计师作为职业在以前很常见,但现在可能性却越来越小。一个音乐家在数百人面前演奏表演可能风光无限,但当他面对经纪人时却可能感到绝望(这导致了大量的误解和经济纠纷)。一个建筑师或设计师有可能口若悬河地说服自己的专业客户,但如果让他直接到大街上推销产品,他可能大脑一片空白。通常来说,对工作方式的偏好决定了行业的选择,而不是行业决定工作方式。
毫无疑问,审美是艺术、文化、设计行业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它存在于创作者想象(Creator's Imagination)当中,同样也呈现于其他行业人士的头脑中,尽管不如创作者那么强烈。画廊老板需要拥有像他的艺术家们一样非凡的艺术表达能力(甚至更多);时装公司为每位设计师配备上百名管理和媒体人员;互动媒体的经理人虽然不必懂得具体的技术,但是需要理解他们的程序员做了什么工作。如果这些管理及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感受到同样的创意情绪,他们就无法维持这种工作关系,也就不会取得成功。
不仅作家,诗人更是如此,他们意外地发现软件程序员认为代码具有诗的特质(肯尼斯·戈德史密斯(Kenneth Goldsmith)在《非创意写作》中完美诠释了这个观点)。即便创意行为本身没有明显的美感,与它的最后形式也没有明显的联系,但创意的感性成分始终是存在的。许多诗人和作家相信,即使与作品最终发表方式没有关系,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选择的辅助写作技术的确会影响他们的创作风格。
数字编码(Digital Coding)的普及催生了一种不容易被接受的新型审美。许多伴随着电影胶片成长起来的电影制作人就不习惯背光显示的电脑屏幕呈现出的图像。许多长年与二维平面影像打交道的电影人也不太容易接受立体3D画面。除了一些可能的竞争因素之外,电影公司和游戏公司很少合作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叙事的方式完全不同,并且谁都不愿意妥协。有人把这种摩擦归结为模拟与数字之间的转换问题,但实际上它是源于数字技术对审美影响的问题。这种选择非常根本,也非常个人化,如果选择的方式不对,甚至有可能会破坏创作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