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目标建构阶段(1992-2001年)——建设中国的未来

目标建构阶段(1992-2001年)——建设中国的未来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甘肃在1992年实行国有工业企业“五自主”、国合商业企业“四开放”改革试点,在1993年推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上,1995年省政府确定酒钢等34户企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对乡镇企业给予高度评价。

目标建构阶段(1992-2001年)——建设中国的未来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改革路子如何继续走的问题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在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重要论断。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这是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历史节点。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宏观经济体制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深化改革

1994年,提出对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进行系统改革的方案,确立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框架和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体系,中央银行的调控职能得到加强,计划、投资价格改革继续深入。市场体系得到较大发展,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放开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资本、证券、技术、土地、劳动力和人才等要素市场逐步形成。

2.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甘肃在1992年实行国有工业企业“五自主”、国合商业企业“四开放”改革试点,在1993年推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上,1995年省政府确定酒钢等34户企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1996年,全省从流通系统选择15户企业作为第二批试点。1997年9月、1998年12月和1999年7月,省政府先后出台全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及流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具体措施、组织领导做出明确部署。1998—2000年,按照国务院部署实行“三年扭亏脱困”措施,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和抓大放小,继续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省125家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实现改组改制,改制面达到68%。1992—2002年的10年间,甘肃长风宝安、白银铜城商厦、兰州民百等率先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深交所上交所挂牌上市;一批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出售、租赁和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和公司制改革、发展企业集团等形式,有力推动了全省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使国企改革向制度创新迈出了一大步。

3.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www.xing528.com)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甘肃通过政策引导、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1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总值269.1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5.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7%。非公有制经济经营领域,从过去的商业流通、餐饮娱乐、运输和矿产开发等,发展到新材料电子网络、农产品深加工、信用担保、房地产开发等领域。

4.乡镇企业加快改革发展

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对乡镇企业给予高度评价。党的十四大、十五大都提出继续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方针,使乡镇企业实现新一轮高速增长。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的方针,理顺并明晰企业的财产关系,加快骨干企业改造提高,发展优势产业和新产品,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2001年,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到23.6万户,从业人员168万人,完成增加值198.93亿元。乡镇企业发展还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闻名遐迩的“药材镇”“蔬菜镇”“水果镇”“建材镇”“运输镇”等,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甘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企业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配套展开。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了失业保险、社会救济制度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