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学会识别人类的感觉时,它们会读懂人眼中几乎所有的欲望,从此我们就再也不需要有人来问自己下一步的感觉是什么了。
2001年10月,丰田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POD”的概念车。这款汽车能够根据动作反应和驾驶风格识别驾驶员的情绪,并使用彩色LED 在汽车外部显示出来:红色代表愤怒;黄色代表快乐;蓝色代表悲伤。另外,车顶之上还装有一个像小狗尾巴一样摆动的天线。POD 曾一度被认为是“未来汽车”,但那最终只是个概念,从未被生产过[19]。
从那时起,情绪测量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并已在许多应用领域完成了测试。测量过程中使用的应用程序(APP)主要通过手机被动采集数据,然后再用于追踪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变化。通过手机的使用方式来判定用户的情绪状态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例如:用户最常使用哪些应用程序?使用的频率?通话时间长短?和谁通话?每天行走的步数是多少?睡眠时间多久,等等?智能手机中的这些数据,完全可以很准确地描绘出一幅用户精神和身体健康状态的全景图[20]。
例如TimeWellSpent(意思是有效支配时间),就是一个能帮助人们有效监控屏幕使用时间的应用程序。它可以追踪一个人在特定应用程序上的累计使用屏幕时间对其情绪产生了什么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我们使用的是哪种应用程序,每天使用屏幕的时间若超过40 分钟,必定都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21]。
所有的大型科技公司目前都在投资人工智能或“情绪计算”方面的研究。
带有情绪追踪器的人类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将会越来越多地配备有生物计量传感器、面部和语音识别软件,以便更进一步地分析人的情绪。通过升级之后,公司可将这些功能再集成到现正在使用的一些产品中。例如,苹果公司最近就收购了Emotient 公司——一家技术领先的面部识别科技公司。用户可能很快就会听到Siri 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您的面部表情看起来不高兴——需要我通过iTunes 下载一部喜剧电影吗?”
所有的大型科技公司目前都正在投资人工智能或情绪计算研究——致力于开发能够阅读、解释、处理、模拟和预测人类情绪的系统和设备。例如,亚马逊公司正在借助一款名叫“如何感知视频”的软件,试图分析采样视频片段中的人脸表情[22]。
洛杉矶的一家初创公司PolyGram 开发了一款可分析人在看到共享照片时的面部表情软件。根据Polygram 公司介绍,该款应用程序可以“读取”人的面部表情,及时调节使用者的情绪,诸如无聊、快乐和兴趣等,并自动将数据转换为表情符号。这款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就像Snapchat 和Instagram之间交叉后所形成的另一款应用程序一样,可在个人粉丝查看照片时实时发布面部表情。
很少有创新性科技公司能像苹果公司那样,为其新推出的iPhone X 配备3D 面部识别(Face ID)技术,并可快速有效地将生物计量技术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随着从其它来源采集到更多的数据——如安装在衣服、家具和厕所中的传感器等,科技产业正在逐步建立一个越来越密集的情绪识别网络,并利用该网络提供或反馈人的健康变化信息。
在恐慌和机遇之间
情绪追踪似乎可逐渐替代传统的客户满意度调查。
这当然会引发人类恐慌。我们将要面对被机器全面监视和操纵的威胁吗?人类正在被科技企业利用吗?
人工情绪智能(AEI)的开发者认为,该项技术的利大于弊,并且AEI的优势是可帮助人类做出更好的决策。并不仅仅是这些科技的创造者们看到了其中的机遇,甚至就连哲学家阿兰·德波顿也在《连线》科技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罗列了新科技可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23]:
»自我意识——人的情绪是复杂的,问题是我们通常无法识别哪些情绪真正对我们有益。但人工智能情绪识别程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特别是当涉及到重要的情绪问题时更是如此,比如“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我应该和谁建立关系?等等。
»强化移情功能——移情是人的一种能力和意愿——能够认识和理解他人的看法、思想、情绪、动机和个性特征。移情的基础是自我意识,亦即:一个人对自己的情绪越开放,就越是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人工智能情绪识别程序也就越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移情给他人。使用这一功能可使我们学会更明智地处理各种冲突和矛盾。
»教育——一般来说,学习通常是一个效率低下的过程,因为我们常常不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时候最容易接受教育,什么时候需要休息,什么时候需要激励等等。但人工智能情绪识别程序则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这一切。
»消费——消费者的决策通常是其直觉、希望、习惯、同行压力和机会叠加出的一个混合体。结果是,许多人通常对其购买决策并不满意。但人工智能情绪识别程序则可帮助我们掌握消费者内心的真实动机,协助其做出消费决策,特别是那些能够引导消费者走向更加长久快乐的决策。
情绪识别技术至今尚不够完善——还可以有,或者应该有非常大的开放空间。人工智能情绪识别程序在情绪跟踪和心理测量方面的应用范围正在被逐步拓宽。如上例所示,我们只需要相对较少的数据点即可了解用户的情绪变化。情绪追踪似乎可逐渐替代传统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在日常生活中,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越多,情绪识别技术就越重要。如果需要与用户交谈并建立关系,那么智能设备和机器人就必须了解用户的感受。如果没有识别人类情绪的能力,那么智能设备和机器人也就无法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
情绪跟踪在经济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使我们能够实时测量用户的满意度,并且与传统的用户满意度调查方法相比,情绪跟踪技术的测量过程更好、更便宜、更简单。
消费者满意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标准
随着情绪自动识别科技时代的到来,消费者满意度无疑将成为衡量一切经济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消费类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必须根据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调整其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即使是非幸福产业的供应商也会更加关注消费者福利。除了主观的快乐感受以外,供应商还需要测量群体情绪,不论是餐馆就餐人群、商店购物人群,还是飞机乘客群等等。在未来,对于供应商而言,获取某个地区人群的情绪报告可能会像获取当地的天气预报一样便捷。现实中已经有了首个类似的应用模型:哈佛大学和东北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基于推特(Twitter)数据,开发出了一个用于分析美国人日常情绪变化的可视化模型[24];还有另外一个模型——也被称为“自拍城市(Selfiecity)”项目——通过查看自拍帖子来分析莫斯科、柏林或纽约等城市人群的情绪变化[25]。
在未来,类似应用程序的联合应用或深度开发将会催生一些重要的衡量指标:哪些服务、产品和市场能让消费者感到幸福,并且这样的幸福能持续多久?提升消费者幸福感很有可能会成为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一个独特卖点。不论消费者是想放松五分钟,还是想在一场持久的时尚活动中改变自己的习惯,他们都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有效的、基于事实的大量数据,并将之作为自己决策的依据。到底哪种产品能给人的健康做出更持久的贡献?到底哪种方法是通往幸福的最佳途径?恐怕只有那些符合更可测量的和更可比较的幸福指标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把这些指标作为销售依据可能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人们不仅可以根据碳足迹来评价一种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可根据其所体现出的幸福附加价值来评价。对一个国家来说,人们在当下不仅可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来评价其发展水平,同时也可根据民众的幸福指数来判断社会的进步程度。可以想象的是,人们最终会看到幸福比较门户网站的出现:在该网站上,消费者可根据提供的幸福价值来评判某种产品或服务。幸福比较不仅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情绪,也要考虑到生产商及其员工的情绪。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更快乐、更幸福的人民拥有更高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拥有更健康生活的人民或员工,给国家或公司带来的成本更低。
【注释】
[1].Marc Cohen,澳大利亚RMIT 大学卫生和生物医学学院。(www.xing528.com)
[2].www.longnow.org/essays/enlightenment-dead-long-live-entan-glement
[3].GDI:《创新变革》:从社会优化到自我优化-创新的五个阶段,2017年,http://www.gdi.ch/en/Think-Tank/GDI-Trend-News/News-Detail/
[4].www.galaxyadvisors.com/
[5].Harari,Y.N.:Homo Deus.《未来简史》,2016年。
[6].www.pnas.org/content/111/2/646
[7].Stephens-Davidowitz,S.:《每个人都在撒谎,互联网能告诉我们到底是谁》,2017年。
[8].BradPorter 在Quora 的回答:https://www.quora.com/I-amfeeling-so-lonely-Can-I-die-from-it/answer/Brad-Porter-4
[9].《新科学》,I 出版号3135,2017年7月22日,《在人群中孤独:为什么这么多人感到孤独,却没有人谈论它》.In:www.newscientist.com/issue/3135/<http://www.newscientist.com/issue/3135/>
[10].Schulz,H.and Schulz,K.H.:ChronischerBelastungen,pp.399-422 In:Schwedlowski,M.and Tewes,U(Pub.):Psychoneuroim-munologie,1996.
[11].Holt-Lunstad,J.等人:《孤独与社会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精神分析综述》,2015年。
[12].www.youtu.be/_0hxl03JoA0
[13].Palgrave Macmillan《关于家庭与亲密生活中的研究》,2013年
[14].www.youtu.be/_0hxl03JoA0
[15].Cacioppa,J.and Patrick,W.:Loneliness.Human Nature and the Need for Social Connection,2009.
[16].Hackers,《移情与神经科学》:与Moran Cerf.Forbes 的对话,2017/05/09.网址:www.forbes.com/sites/robertwolcott/2017/05/09/hackers-empathy-and-neurosci-ence-a-conversation-with-moran-cerf/#4926a5 d01741
[17].www.unanimous.ai
[18].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17/sep/23/stress-anxiety-fuel-mental-health-crisis-girls-young-women.
[19].www.en.wikipedia.org/wiki/Toyota_concept_vehicles,_2000%E2%80%9309#Pod
[20].www.timewellspent.io/app-ratings
[21].www.timewellspent.io/app-ratings
[22].www.aws.amazon.com/de/blogs/ai/analyze-emotion-in-video-frame-samples-using-amazon-rekognitio n-on-aws
[23].De Botton,A.:人工智能革命的六大领域,网址:www.wired.co.uk,2015年10月21日。
[24].www.mashable.com/2010/07/21/twitter-moods-map/#jhmxjh-KR6kqZ
[25].www.selfiecity.net/#selfiexploratory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