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核算出来的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同样是“赊点大米来做饭”,前者讲道理,因为我用了你的米,我就欠你钱,我做饭的成本自然要计算“米”这一项;而后者呢,我是用了你的米,可是我不是没有付钱吗?没有付钱,我口袋里的钱没有减少,就先不算成本。
实例4-12
间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讲道理的人自己琢磨:我赚了15元,可口袋里怎么只有8元呢,仔细一算,原来李四还欠我30元,而我还欠着张三23元,这样里外抵消(8+30-23=15元),我口袋里还真就应该是8元钱。
注意
以间接法核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增减现金的收入与费用的项目、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营业外收支项目,将净利润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计算过程。
实例4-13
为了能直观地了解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我们先来编制老母亲餐厅在第一次聚餐后、尚未融资前(指没有对肉铺投资,也没有邀请夏洛入股前)间接法下的现金流量表,详见表4-1:
表4-1 老母亲餐厅在第一次聚餐后现金流量表附注 单位:元
(续)
从表4-1可以看出,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就是将企业本期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信息披露过程,这种转换需要分3步进行:
(1)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www.xing528.com)
因为计算利润是减各种成本费用,还原的话,就是加上那些不应该减的项目,第一步我们先调整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如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利息等)、投资损失等,再减去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如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收益、投资收益等。把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剔除,由此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具体到表4-1,是指第7行到第11行的内容。
(2)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
虽然引起企业利润减少,却没有现金流出的项目主要有存货增加、递延税款贷项、计提坏账准备、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等,这些项目在计算利润时是利润的减少项目,但是从现金流动的角度来说,并没有真正的现金流出,还原的话,需要加回来,如果是反向发生额,则减掉,具体到表4-1,是指第4、5、6三行的内容。
(3)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财务报表中还有一些项目,虽然与利润增减没有关系,却有现金流入或流出,比如企业的应收账款,期初是100元,到期末只有30元,则说明本期收回了70元前期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当期的现金流。这样的项目主要有应收账款的减少、应收票据的减少、预收账款的增加等,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现金,需要加回来,如果是相反方向的业务,就减掉。具体到表4-1,是指第12~17行的内容。
由此可见,整个调整过程就好比扒柚子皮,第一层,把与果肉完全无关的外皮去掉,这就是去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内容;第二层,把与果肉相连,但其实不是果肉的白皮去掉,这就是利润表中虽然与经营活动相关,但却没有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项目;第三层,要去掉包裹酸甜可口果肉的那个白膜片,这就是本期与利润无关,但减少了(或增加了)企业现金流的项目。
总之,间接法以企业的净利润为出发点,通过对若干项目的调整,最终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该过程主要需要调整4类项目:
(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
(2)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
(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4)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其基本原理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