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科学分类是建立商品分类体系和编制商品目录的基础,是合理品编码的前提,而商品编码是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商品科学分类的一种手段。因此,商品编码与商品分类密切相关,分类在先,编码在后,在实践中也称为商品分类编码。
商品编码又称商品代码,或称商品代号、货号,它是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排列,是便于人或计算机识别与处理的代表符号。
商品代码可以区别不同产地、不同原料、不同色泽、不同型号的商品品种,便于企业经营管理、计划、统计和核算等工作的开展,有助于避免差错,提高工作效率;为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创造了前提条件,是现代化的基础。
1.商品编码的编制原则
合理的商品编码,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唯一性原则。即要求在同一个商品分类编码集中,每一个(组)商品代码只能代表一类(种)商品。
(2)合理性原则。商品代码结构要与商品科学分类体系相适应,要与生产经营业务的需要相适应。
(3)可扩充性原则。编码时必须留有适当的后备容量(足够的备用代码),以便适应新产品的出现而对代码不断扩充的需要。
(4)简明性原则。商品代码结构应在保证足够容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单,长度尽量短,以便节省电子计算机存储空间和减小输入的误差,提高机器处理的效率。
(5)适用性原则。代码要尽可能反映各类型商品的特点,便于记忆,便于填写。
(6)规范性原则(统一与协调原则)。在同一套商品分类编码集中,代码的类型、代码的结构以及代码的编写格式,必须统一规范。
(7)稳定性。商品编码确定后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不能经常或轻易变更,以保证编码系统的稳定性,以利于实现信息交流或信息共享。
2.商品编码的种类
目前,商品代码主要有数字型代码、字母型代码、混合型代码和条码4种。
(1)数字型代码,是用阿拉伯数字对商品进行编码形成的代码符号。数字型代码是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代码,这种代码更便于国际之间的经济往来,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便于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型代码是将每个商品的类别、品目、品种等排列成一个数字或一组数字。如,国家标准《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GB 7635.1-2002)采用的就是数字型代码,其中针织用弹簧针代码是“44641.522”,家用电风扇的代码是“44815.201”。
(2)字母型代码,是用一个或者若干个字母表示分类对象的代码。按字母顺序对商品进行分类编码时,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商品大类,小写字母表示其他类目。字母型代码便于记忆,可提供人们识别的信息,但不便于机器处理信息,特别是当分类对象数目较多时,常常出现重复现象。故字母编码常用于分类对象较少时的情况,在商品分类编码中较少使用。
(3)混合型代码,又称数字、字母混合型代码,是由数字和字母混合组成的代码。它兼有数字型编码和字母型编码的优点,结构严密,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表达性,同时又有使用上的习惯。但编码组成形式复杂,给计算机输入带来一定的不便。字母常用于表示商品的产地、性质等特征,可放在数字前边或后边,用于辅助数字代码,如“H1226”代表浙江产的杭罗,“C8112”表示涤粘中、长纤维色布。因此,在商品分类编码中常使用这种编码。(www.xing528.com)
(4)条码,是由条型符号构成的图形表示分类对象的代码。它是数字型代码、字母型代码、混合型代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将在后面具体讲解。
相关链接:全球小商品,看齐义乌市
《小商品分类与代码》行业标准于2008年11月1义博会期间正式实施。该标准的推出,不仅填补了国内贸易行业小商品领域分类标准的空白,而且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有望上升到国家标准,并参与编制小商品管理码,为小商品出口提供更多便利。
该标准基本涵盖了国内现有小商品种类,并在分类结构和类目设置上为新增商品种类留出余地,保证它作为行业推荐标准的涵盖性、稳定性和指导性。《小商品分类与代码》报批稿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部分共形成16个大类、6个层级,共9121个类目,其中一级类目16个,二级类目97个,三级类目525个,四级类目1964个,五级类目4202个,六级类目2317个。正文部分采用线分类法,以用途和材质作为主要分类标志,以40万条行业调研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分类,一级分类(大类)以商品用途为主要分类标志,在原义乌指数分类基础上修改、整合而成。按照这个标准,义乌市场的小商品包罗16个大类、4202个中类、33 217个细类,单品约170万个。
3.商品编码的编制方法
商品编码是指将商品用一种易于被人和计算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商品编码的直接产物就是商品代码。商品编码与商品分类密切相关。
商品编码的编制方法主要有顺序编码法、层次编码法、平行编码法和混合编码法等。
(1)顺序编码法,是按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依次给予顺序代码的一种编码方法。这种编码比较简单,常用于容量不大的编码对象集合体。
(2)层次编码法,是按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层次顺序,依次赋予对应的数字代码的编码方法。它主要应用于线分类体系,编码时将代码分成若干层次,并与分类对象的分类层次相对应。代码从左到右表示层级由高至低,各层次的代码常采用顺序码或系列顺序码。
GB/T 7635.1全部采用数字编码,其长度是8位,代码结构分成6层,各层分别命名为大部类、部类、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其中,第一至第五层各用一位数字表示,第一层代码为0~4,第二层、第五层代码为1~9,第三层、第四层代码为0~9;第六层用3位数字表示,代码为001~999。第五层和第六层代码之间用圆点(.)隔开。
例如,白色硬质冬小麦的8位层次编码是01111.011,则它的代码结构见表2-4。
表2-4 白色硬质冬小麦的代码结构
层次编码法的优点是代码较简单,逻辑关系好、系统性强、信息容量大,能明确反映分类编码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隶属关系,容易查找所需类目,便于管理和统计。缺点是弹性较差,为延长其使用寿命,往往要用延长代码长度的方法,预先留出相当数量的备用码。
(3)平行编码法,也称特征组合编码法。是指将编码对象按其属性或特征分为若干个面,每一个面内的编码对象按其规律分别确定一定位数的数字代码,面与面之间的代码没有层次关系或者隶属关系,最后根据需要选用各个面中的代码,并按预先确定的面的排列顺序组合成复合代码的一种编码方法。它多应用于面分类体系。
平行编码法的优点是编码结构有较好的弹性,可以比较简单地增加分类编码面的数目,必要时还可更换个别的面。但这种编码也有编码容量利用率低的缺点,因为并非所有可组配的复合代码都有实际意义。
(4)混合编码法,是由层次编码法和平行编码法组合而成的一种编码方法。编码时先选择分类对象的各种特征,然后将某些特征用层次编码法表示,其余特征用平行编码法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