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是指基于生产目的,向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小额信贷在扶贫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联合国并把2005年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
小额信贷于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孟加拉国,贷款对象仅限于贫困人口,额度很小,无须抵押。自创立以来,小额信贷受到了贫困人口的拥护,并迅速推广到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发展至今,小额信贷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70年代的农户小额贷款,80年代微型企业的小额贷款,90年代追求商业可持续发展和贷款覆盖率为目标的小额贷款,以及目前多元化模式的小额信贷。如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已将小额信贷视为扶贫的重要手段。
小额信贷的产生改变了原来由政府发给贫困户补贴信贷的模式,引入市场机制,由金融机构按市场运作。目前,在世界各地实行的小额信贷模式有多种,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孟加拉的格莱明乡村银行(GRAMEEN BANK)、印度尼西亚的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UD),及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BANCOSOL)、印度的“自助小组+银行”等模式。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包括正式的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以及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
以印度为例,印度拥有12亿人口,其中只有不到1/4的人可以享受到正式金融部门的基本金融服务。20世纪80年代,印度出现了“自助小组+银行”模式,由此商业银行开始放贷给10~20名妇女组成的自助小组。自助小组由面临相似问题的贫困人口组成,通过相互帮助来解决她们面临的问题。所有的自助小组成员定期存储小额储蓄,然后把她们的储蓄以小组的名义存到附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的储蓄账户上,这笔资金称为小组基金。自助小组运营一段时间后,如果满足了银行贷款要求,银行可以向自助小组发放贷款,贷款通常以小组的名义而不是个人的名义批准和发放,贷款最终由自助小组偿还。自助小组利用道德压力以确保借款成员偿还贷款,通过自助小组的自我约束,银行获得了较高的偿还率。由于银行与自助小组信贷联结的小额信贷模式具有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存款基数、高还贷率等优点,因而在90年代后获得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并得到较大的发展。(www.xing528.com)
在传统观念中,低收入阶层由于还款能力差、缺乏抵押物而为传统金融机构所排斥,但事实上,如果能找到合适的降低经营成本、减少金融风险的方法,小额信贷机构可以把金融服务推广到贫困人口中,并能维持信贷机构的正常经营及利润。而从扶贫的角度来看,类似印度自助小组的存款服务可以帮助穷人增加储蓄,应付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贷款服务则可以帮助那些传统金融关照不到的低收入群体获得小额信贷,帮助他们发展生产,从而最终摆脱贫困。因而小额信贷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手段。当然,小额信贷也可能面临一些问题,如因贷款容易、经营不善导致的坏账问题,又如小额信贷集中度太高、贷款利率偏高等问题,后者甚至引发了2010年印度安德拉邦的小额贷款危机。
由于国情不同,国外的扶贫经验很难直接应用于我国的扶贫事业。但无论如何,国外一些成功的扶贫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覆盖面较广的扶贫标准,关注相对贫困,细分贫困类型;与NGO的扶贫合作,优势互补;构筑较为完善的福利制度;分类救助,促进就业;注重贫困户的能力建设和自我管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