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省扶贫经验和政策创新传统

福建省扶贫经验和政策创新传统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多年扶贫,福建省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扶贫理论和实践体系,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优化较为容易。另外,由于国家重视横向交流和学习,因此全国层面的扶贫经验和教训也给福建省优化政策提供了启发,如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就是如此。这些对于福建省是有所启迪的。而且,福建省扶贫政策一直强调创新和优化。如今,福建省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一直强调政策优化。

福建省扶贫经验和政策创新传统

经过多年扶贫,福建省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扶贫理论和实践体系,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优化较为容易。

扶贫政策的完善离不开扶贫实践的开展和反思。如在政社协同帮扶方面,多年来福建省社会帮扶活动的开展为之积累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也留下了一些有待改善的空间,这些为完善政社协同帮扶机制提供了素材。近年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政社合作在一些项目中已常态化,并积极了一些合作经验。如2016年以来,省农业厅与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共同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动员广大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至2018年初已动员民营企业(商会)510家,精准帮扶34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帮扶16904人。开展“百会帮百村万贤扶千户”活动,动员港澳台侨胞和社会各界捐资3000多万元,组织100多家商协会与100多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9]这些活动为政府如何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扶贫提供了示范,为政社协同帮扶中如何分工、沟通和协调等积累了经验,当然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各方反思,而这些对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是有所帮助的。

另外,由于国家重视横向交流和学习,因此全国层面的扶贫经验和教训也给福建省优化政策提供了启发,如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就是如此。我国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由非政府组织向贫困人群提供小额贷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介入小额信用贷款。随着“三农”问题的突显,农业银行、农信社及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小额信用贷款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政府对小额信用贷款的必要性、运作方式等有了更为成熟的经验,小额信用贷款也逐渐向商业性质过渡,在扩大小额信用贷款覆盖面的同时,开始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方式。这些对于福建省是有所启迪的。(www.xing528.com)

而且,福建省扶贫政策一直强调创新和优化。从政策发展视角看,一方面,福建省扶贫政策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和完善的;另一方面,福建省扶贫政策又是在实践摸索中逐渐形成的。由于福建省扶贫工作开展较早,加上福建敢拼敢闯的民风传统,因而在政策出台方面,不少政策均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不少全国典型,山海合作、造福工程、小额信贷等方面均是如此。如今,福建省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一直强调政策优化。如2018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中就提出了“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的要求,这也预示着将来福建省仍然会进一步优化扶贫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