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先生说:重视课本,更应重视实践。
这也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原理原则。换句话说,“知晓”与“办得到”不是一定相等的,他告诫人们仅仅知晓是不够的,必须是有把握能够办得到的。
世间万事,只有亲身实践、身体力行,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也只有实践,才能把认识推向前进。
一个创新的集体,其成员必定个个都是实践家。一个缺乏创新的集体,必定是纸上谈兵、滔滔不绝的多,真正去通过实践探索真理的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创造奇迹的过程。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得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他发现观音的像前已有一个人在礼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在信息社会,偏重知识的时代里,多数人认为“如果知晓就办得到”。这种观念其实大错特错。“知晓”与“办得到”之间有很深的鸿沟,能够填补这道鸿沟的就是现场的经验。
知识只能记录一些原理和基于个人经验的一种讲述,知识不会直接融入作者之外的人的血液。必须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把知识变成血液的一部分。只拥有知识的人,绝不会成为“出众”的人或者“优秀”的人。我们今天所说的“知道分子”就是送给这些人的雅号。(www.xing528.com)
一个人连续7次相同地投出国徽一面,你相信吗?大部分人不相信会是事实;少部分人相信投币人有魔力;也有一部分人相信这是在玩魔术。但极少有人会相信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现象。
事实上,若有1000人每人连续投7次硬币,第一次必然有500人左右投出国徽一面,第二次必然有250人左右连续两次投出国徽一面……第七次时至少还有7个人投出国徽一面,若同一个人做1000次这样的实验,也必然至少有7次会出现我们看来不会发生或认为是奇迹的事情。
事实上,企业管理上的奇迹大都是这样产生的。在成功的企业前面,通常有许多企业做了类似的尝试,但都过早地放弃了,只有少数的企业坚持了下来。在成功之前,一个企业通常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败,就像我们熟知的发明666药粉的故事一样,如果发明者在第665次试验时放弃,他还是不会做成。所以“坚持”或“毅力”不仅仅是科学家的精神,也同样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通常,我们要求企业家具有一些超人的素质。在德国曾做过一次对最大的600家企业老总的调查,结果显示:洞察力、远见等特性被排在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特性之前列。但问题是若我们用这样的标准去选择企业家或管理者,通常找不到合适的人;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我们周围有多少人符合这个标准?即使是一些被公认为有远见的大企业家也不得不承认经常做错误的决策。
这不是说洞察力、远见等特性对经营一个企业来说不重要。若一个人具有这样的能力,对一个企业来说绝对是幸事。但我们通常处在一个仅仅靠洞察力已不能解决问题的复杂环境。我们必须做各种各样的“管理实验”,以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管理者,我们都累积了一定的识别人才的能力。但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人事经理也不得不借助一些外部特征,如借助以往的成就来推断一个人在一个新企业未来的发展。我们当然都有一些“直觉”,觉得这个人适合或不适合这样的位置。但若老老实实地想一下,可能我们“直觉”正确的时候和错误的时候几乎一样多。更实用的管理人才的办法是实验:给一个具有一定条件的人相应的权利、资源和时间,然后根据其业绩来判断其能力和去留。即使是麦肯锡这样的对人才最为挑剔的管理顾问公司,真正使其成功的也是其人才上的实验原则:up or go,即一个人要么上去,要么走人。上去意味着业绩和个人的成长。如果一个员工没能在两年的时间里因优秀的业绩而上升一个阶梯,他一定要另寻高就。国内一些企业奉行的“末位淘汰机制”,也是遵循同样的原则。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做企业实际上是在做一系列的实验。高明的实验者会像科学家一样做有控制的实验,就像ALDI的做法一样,ALDI在决定是否引入一个新的商品进入其连锁店之前,一定要在几家有代表意义的连锁店中试销一下,根据这个小小的、几乎没有成本的实验得出的数据再决定是否推广至全部3000家店铺。而不计成本的实验就变成了赌博,其代价极其高昂,不是一个可以从中学习的企业实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