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环境的需要,任何一个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和业务繁简,都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组织指挥机构和先进有效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这个先进有效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您作为财务主管,一定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既是现代化管理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起源于内部牵制,即为维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保证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正确性,确保各项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而建立起来的业务分管责任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的产生和运用,内部牵制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步发展到经营目标的建立和执行、经济效益的实现和评价等诸多领域,并由此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如何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财务主管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之一。
2.内部控制制度的四要素
(1)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保全资产,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善经营管理制度,追求综合效益。具体可以分为:
①保证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正确可靠。
②保护企业财产物资安全与完整。
③保证各项管理方针、制度和措施能够贯彻执行。
④保证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
(2)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
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是企业管理者。会计人员不是内部控制的主体,但他们是内部控制信息的制造者,是内部控制效果好坏的反馈者。财务主管应当注意这一点。
(3)内部控制制度的客体。
内部控制制度的客体即内部控制所指向的对象。广义的内部控制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针对各项经济业务和各个管理层所进行的协调性的控制;狭义的内部控制对象是把企业细化,针对某一管理部门或某一经济业务展开控制与管理。
(4)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是各种手段、方法的集合,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有效运行,以实现控制的目标。
3.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
由于各个企业的规模、性质、组织、业务范围与管理水平不同,各企业在建立内控时的方法与构成的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通常其构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对企业内控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不论何种企业,它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都是处于企业特定的控制环境中。控制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内控的设计方案和执行程度。控制环境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管理者的观念、风格及其素质。(www.xing528.com)
②企业的业务范围、经营风险。
③人事政策和人事管理现状。
④外部环境的好坏及其对该企业的影响。
⑤管理控制的方法。
⑥其他需要注意的情况。
(2)组织机构控制。
组织机构控制是指财务主管应如何将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分工,从而使员工们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守其责。就如何分工问题,财务主管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工。
②执行某项经济业务和记录、审查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工。
③保管某项财物和记录该项财物的职务要分工。
④保管某项财物和将实存数、账存数相核对的职务要分工。
⑤记录总账和记录明细账的职务要分工。
(3)业务记录控制。
业务记录控制是指财务主管应规定若干制度来要求会计人员或相关业务记录人员必须认真按照规定的制度去执行,以保证会计记录达到真实、及时和准确的要求。
那么财务主管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建立记录控制制度呢?
①建立严格的凭证制度。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依据,严格的凭证制度,要求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和传递程序,并要求所有凭证均按顺序编号。
②规定会计记录的程序。要求以书面形式说明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
③健全记录复核工作。对已完成的会计记录进行复核,是控制会计记录,使其正确可靠的一种重要方法。
(4)业务处理程序控制。
业务处理程序控制是指财务主管将某一经济业务从发生到完成的全过程分解成几部分,各部分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单独处理。这样,既有效地发挥了群体的智慧,又有效地进行了内部牵制,可以防止营私舞弊的发生。
为了保证业务处理程序公开高效地进行,财务主管应该注意将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划分为授权、主办、标准、执行、记录和复核六个步骤。这些步骤分别交给不同部门或人员来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