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是全世界最具经济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拉姆萨尔湿地公约在其最新的报告(2018年9月27日)中指出,湿地正在以3倍于森林消失的速度减少,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城市化(特别是沿海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以及消费需求变化等是其主要驱动因素。滨海湿地(包括所有沿海滩涂、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以及河口等近海水域)是全球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繁殖地和众多鸟类迁徙的中转站,是十分珍贵的湿地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近年来,包括盐城滨海湿地在内的我国滨海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滨海湿地大面积萎缩,自然岸线急剧减少,对近海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为了切实提高我国滨海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水平,2018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为各地强化滨海湿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盐城曾经拥有582 km的海岸线,拥有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全球变暖及海平面上升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201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其海岸线已经萎缩至约378 km[4],近30年以来以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与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盐城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先后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983年,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1986年,国务院批准林业部和江苏省联合成立“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1992年,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1995年,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也被列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1996年,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成为“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成员;1997年,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网络”中的成员;2002年,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和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被列入“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3年,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网络”成员;2007年,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保护区范围有所调整。
自1983年盐城成立首个自然保护区以来,盐城滨海湿地为区域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例如:自然保护地布局不合理,生态系统完整性、景观连通性不足,导致生境破碎化、孤岛化现象逐渐显现;保护区上级管理单位不统一,保护区范围交叉重叠,导致自然资源的权属不清晰;部分非国有土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不仅加大了管理难度,也导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社区关系不协调以及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保护区人才缺乏、生态系统管理水平较低、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等。(www.xing528.com)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盐城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区域生态安全风险,因此亟须通过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解决这些问题,而重新规划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区网络、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无疑是一个重要举措。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来说,成立盐城滨海湿地公园,认真贯彻《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要求,有利于严守江苏海洋生态红线,从而促进这一地区海洋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促进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步提高;从国家实践层面而言,成立盐城滨海湿地公园、优化区域内部自然保护区网络,不仅有利于深化这一地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而且有助于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从而推动海洋生态安全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区域实践工作;另外,从意识形态层面考虑,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成立滨海湿地公园,有利于树立和巩固保护优先理念,有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具有推动和引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