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湿地是固定“蓝碳”的海洋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对于人类应对全球变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滨海湿地位于海陆交错带,在立地条件、地表覆盖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其“碳源-碳汇”机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例如水稻田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具有温度敏感性和不稳定性,尤其是在一系列自然-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甚至存在“源”与“汇”相互转化的可能[20-21],故本章所得研究结果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是源于数据本身的局限性。尽管本研究所用各时期研究区遥感影像的成像时间均为每年8月,但由于部分年度的影像云量相对较高(如2007年),可能导致年累积NPP的计算结果比正常水平偏低。此外,由于拍摄这些影像时的潮位不同,加之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限制,可能导致有关年度光滩与近海海域的NPP估算结果与实际不符;由于研究区范围相对较小,太阳辐射数据的空间差异不大(通常小尺度研究将其定为常数),考虑到研究区南北狭长的自然特征,本研究通过日照时数换算得出各气象站点的太阳辐射量,并据此进行空间插值,与实际情况也可能不完全吻合。(www.xing528.com)
其次是源于湿地“碳源-碳汇”机制自身的不确定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组成的统一体,因此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生物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等均具有复杂性,湿地淹水时间、植株密度、植被覆盖度、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异等导致湿地碳循环机制具有不确定性[20-21]。本书将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称为植被碳储量,实际上并未考虑植物经分解、呼吸等途径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等,因此对不同植被类型碳储存能力的定量评价结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并不能完全与植被“固碳量”等同。包括上述因素在内的有关控制因子对湿地不同植被类型“碳汇-碳源”机制转换过程的影响、临界状态的识别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