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合国千年生态评估计划(MA)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及其周围环境构成的有机组合,是人类赖以生存并得以享有美好生活状态的服务供应者。生态系统服务包括自然资本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与制造业资本、人力资本共同构成人类福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生态系统具有隐蔽性、动态性、随机性等一系列复杂特征,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尤其是大尺度评估结果往往不够精确而难以支撑科学决策,让人觉得其高高在上,远离公众日常生活。为进一步引领21世纪生态学发展的新方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计划,希望借此将地球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提出并建立了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关系的多尺度、综合评估框架,为进一步揭示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千年生态评估计划及其相关成果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由此带动各国学者从人类福利视角探讨不同时空尺度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服务过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收益及其空间流动情况等[11-13],从而推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成为生态经济学领域学者关注的热点。
2.MA对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www.xing528.com)
联合国千年生态评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引入我国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探讨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国内学者在地球系统科学框架内尝试开展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冯伟林等通过文献分析综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类福祉需求的关联研究进展[14];李惠梅和张安录通过文献分析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功能与人类福祉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指出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将严重威胁穷人的福祉,据此开展了基于人类福祉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15-16];刘秀丽等和杨莉等结合问卷调查与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17-18],通过局地人类福祉要素的空间分异探讨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人类福祉的影响;代光烁等应用问卷调查及专家打分法探讨了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变化[19-20],指出了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非线性关系及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王大尚等应用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模型评估了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特征[21],针对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三种关系模式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系统管理措施。上述研究为认识不同时空尺度内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推动作用,但这些研究多以问卷调查或访谈方式为主,研究成果以定性评价为主,由于研究方法单一及定量研究不足,导致相对孤立的研究成果难以支撑科学决策[22],从而限制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我国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局地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紧密联系”日益凸显。为此,我国提出“要把良好生态环境视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式加速了由自然科学向自然-社会科学综合的方向转变,研究重点由初期侧重生态系统服务的货币化研究,转向当前以不同时空尺度或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研究为主[23],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联系日益受到重视。鉴于此,本书拟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界定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生态福祉概念及其内涵,参考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及相关研究构建生态福祉供给与消费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以我国为例,尝试从相对比较的视角对不同省份人均生态福祉供应与需求状况的空间分布做定性评价,旨在从理论与实证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双重视角追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自然-社会复合系统中的来源与去向,以期为有关地区或部门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工作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