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作为企业经营者,你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在企业里,为何只有老板自己关心利润,而员工却对公司的利润、经营的浪费无动于衷?
根据从业20多年的经验,我发现中国很多民营企业身上出现了几种共同现象:
第一,很多企业老板觉得自己太累;
第二,很多企业老板觉得员工老是跟不上自己的节奏;
第三,很多企业员工进步太慢;
第四,很多企业赚钱赚得太过艰辛;
……
这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在这些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真正关注企业经营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有的企业中只有老板一个人在关注经营!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以下两个实例。
●案例1
我在某次课堂上讲到这个观点的时候,一家公司的营销总监就不服气地说道:“谭老师,我不完全赞同您的说法。我觉得我也很关心公司的业绩跟利润。”
我:“这位学员,首先,不可否认,作为企业的营销人员,的确和公司的营业收入、经营利润有直接的关系,但这并不代表你们就真正在关心企业的利润。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看到太多的企业营销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特质——经常抱怨公司的产品定价高,经常跟公司老板建议降价。我想问,这样的行为是关心公司利润,还是关心自己收入?”
营销总监顿时无语了。
●案例2
还有一次上课时,某企业的生产负责人也提出了和上面那位营销总监同样的质疑:“谭老师,我也不完全认同您的说法,我认为我们生产人员也很关心公司的各种浪费。”
“好,那为何我看到了太多的企业生产现场出现浪费却无人关注的现象呢?作为贵公司的一个客人,我都能够立马看到浪费,您作为企业内部的资深专业人员,为何却无动于衷呢?”
生产负责人也不知如何作答了。(www.xing528.com)
其实,企业中出现上述案例中我所说的现象的并不在少数。在此,为了证明我所说的观点来之有据,请回想一下:你的企业是否每年都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制订销售收入和利润目标?然后再仔细想一下:企业在制订年度目标和计划的时候,是谁在承接利润指标呢?最终你会发现,很多企业中真正关注公司年度利润目标的人只有老板自己。
请仔细填写表1-1。假如打钩意味着有发言权并且对项目很关注,我们会发现,在“公司未来、公司收入、公司支出、公司盈余”所有选项上都能打钩的只有企业经营者自己。而我们通过猎头公司高薪聘请的高管却根本无从知晓,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更是无从了解。
表1-1 企业经营自检表
作为企业真正的经营者,老板的所有精力都聚焦在如何让公司“收入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利润最大化”。
●案例3
成立于1987年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其取得的成绩与其创始人任正非是密不可分的。
在对华为的评价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华为的基因就是任正非的基因,而这一基因,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居安思危”。不管是日常经营管理思维、战略,还是贯穿于华为公司发展历史的《华为基本法》,无不在为任正非的“居安思危”做着详细的注脚。
其中在华为2009年发表的《高质量,低成本,构建末端接入产品的竞争能力》一文里,就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要追求合理的利润,不能太高价,过高的价格就会有人进来;也不能太低价,太低价会破坏产业环境,自己也会生存不下去。任何一种产品都可能经历不盈利到盈利的过程,我们要用产品长期的盈利战略支持短期的不盈利战略,关键是要设置一个边际成本点,超过了这个规模量的点之后就能够盈利。”
作为对比,有这样一家企业,因为经营者在“经营利润”上缺失关注和落实,最终公司从巅峰状态陷入动荡与危机。
●案例4
成立于2004年的乐视曾在其创始人贾跃亭的带领下,提出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这一模式也被业界称为“乐视模式”。
2014年12月,贾跃亭宣布乐视开始实施“SEE计划”,正式开启打造超级汽车以及汽车互联网电动生态系统的新篇章。然而,正是这一举措为乐视之后的资金链断裂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最终导致了贾跃亭与乐视的“败局”。
如图1-1所示,从华为和乐视这两家企业创始人的经营理念来说,一家关注“企业利润”,而另一家关注“多元化及流量”而忽视“利润”。所以,最终我们看到的是,华为逐渐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而乐视却酿成了“败局”。
图1-1 华为与乐视部分企业经营理念对比图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老板对于企业经营的利润关注是当仁不让的,但反观不少企业的经营现状,我们却经常看到两大怪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