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把村“两委”、合作社、企业和村民联结成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并明确各方的收益分配,充分调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推行土地量化入股。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将农户土地量化入股,集约经营。按每亩500元的标准将土地入股或流转,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发展金刺梨种植。动员群众自愿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目前,全村95%的土地均流转或入股到合作社,村民入股率达100%。二是建立普惠分红机制。合作社对入社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分红进行区别对待,对贫困户实行“136”分红机制,即10%作为村集体发展基金,30%作为管理费用和劳务开支,60%按照入股占比分配给贫困户;对非贫困户实行“235”分红机制,即20%作为村集体发展基金,30%作为管理费用和劳务开支,50%按照入股占比分配给非贫困户。据统计,2014年至2019年,累计分红1600多万元,其中56户贫困户户均年分红达7000元。三是开辟“四个一”增收路径。入一份股,村民将土地按每亩500元流转到合作社,以土地入股面积占比分配管理任务。优先吸纳贫困户管理金刺梨,按每株每月1元发放管理费。打一份工,优先安排贫困户在合作社和酒厂上班,月工资2400—2800元。创一份业,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开办农家乐、农家旅馆等,年创收200多万元。建一亩园,村民通过种植金刺梨、脆红李等精品水果,以及甜高粱、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等牧草,每亩收入3000元以上,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四是主动作为、结对帮扶。大坝村初步实现脱贫致富后,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按照“先富带后富”的原则,将大坝村金刺梨、蚂蚱产业引入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深度贫困村大营镇联八村,帮助贫困地区拓宽扶贫路,推动实现短期内贫困户增收致富。(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