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的几个学生想共同购买一台电视,但是有人愿意,有人却不愿意。如果将购买电视的成本平均分配,有人就会提出反对意见,或许还有人明明想看,但又不愿意出钱,究竟该怎么办呢?
经济学家也曾经设计过一个巧妙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通常将其称作“克拉克机制”。
假定在一个大学宿舍,宿舍中住了两名学生,大家决定合伙购买一台电视,电视价值2000元。显然两个人对电视的评价是不一样的,我们假设学生A仅仅愿意支付600元,而学生B则愿意支付1500元(或许B更愿意看电视,也可能更有钱)。假定,两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代表了电视对他的效用,那么评价之和2100元超过了2000元,因此最终效用大于成本,应该购买电视。
让问题再复杂一些:现在房间里有三个人,他们购买的目标是一台3000元的电视。显然,三个人平均分担成本3000元,每人必须支付1000元。不过,如果这时A、B两个人仅愿意支付500元,而C愿意支付2500元,那么,从A、B愿意支付的金额来看,他们的购买意愿很低,A、B显然会反对购买电视的建议,因为他们的支出超过了他们的效用。但总的决定是购买电视,因为C的效用更大。
克拉克机制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能避免人们说假话。
克拉克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如果某一主体所报告的偏好改变了全体的最终选择,则它必须缴纳一笔钱,其数额相当于给其他主体带来的损失。在这样的机制下,你可以说谎,不过那对你没好处,还不如说真话对自己更有利。(www.xing528.com)
具体购买电视的过程很简单。首先让大家都了解克拉克机制的过程,让两个人先报告自己的效用,然后让第三个人报告,三个人报告的各自的效用减去每个人必须负担的成本1000元,得到每个人的净效用,即每个人从购买电视得到的净收益。其次把三个净收益加起来,如果是正值,表明从整体来看是有收益的,那么就购买;如果是负数,即说明总成本还抵不上净收益,那么就不购买。
当然,如果有人说了假话,那么必然对他不利。
假设在B、C都说实话的情况下,A真实地报告了自己的效用500元,净效用为500-1000=-500元,总效用之和为-500+1500=1000元,A的加入不改变购买电视的最终结果。假如A为了不购买电视谎报其效用为-1000元,则净效用为-2000元,总效用为-2000+1000=-1000元,从而改变了整体结果,损害了B与C,因此要对A收取1000元克拉克税,A说真话时只损失500元,而说假话则要支付1000元克拉克税。
对于C而言,如果A、B都说了真话,此时总效用为-1000元,说明两人都不愿意买电视,而C的效用为2500元,总效用改变了原有的结果,因此C将支付A、B共1000元克拉克税,即便C再夸大效用,仍然要支付拉克税,因此C也没有说谎的必要。
克拉克机制的思想缘于人们一种古老的想法:当一个人的行为对别人造成损害时,就应该给被伤害的人一定的补偿,然而这种想法是不是最好呢?别急,精彩的内容还在后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