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竞争与垄断:哪一个更优?

竞争与垄断:哪一个更优?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市场结构,只要有竞争,就可能会发生下面的故事。保罗逐步提高了票价,很快成为当地首富。故事似乎让我们感觉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往往喜欢制定低价策略来打垮那些竞争者,当竞争者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它们就能通过竞争地位取得垄断市场的权力。他们很清楚,没有人愿意花费必要的时间来学习PostScript,除非它是行业标准。这样,Adobe公司鼓励竞争者来“克隆”它的语言,以形成竞争市场。

竞争与垄断:哪一个更优?

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市场结构,只要有竞争,就可能会发生下面的故事。

保罗彼得在同一条河上经营航运。他们各自拥有一个航运公司,整日在河上运送货物和旅客。

保罗想,如果河上只有我一家航运公司,生意应该更红火。保罗共有20条大船,彼得只有10条,保罗比彼得的资本雄厚得多。而且,彼得还欠下银行大笔的债务。于是,保罗降低了票价,打起了价格战

彼得没有办法,只得跟着降价;保罗再次降价,彼得再次跟上。

如此反复交锋,乘客大占便宜,两位大老板都受到重大损失。

保罗亏损巨大,彼得更是负债累累,行将破产。

最后彼得不得不将所有的船都出售给保罗。保罗获胜了,成为河上唯一的航运公司。(www.xing528.com)

保罗逐步提高了票价,很快成为当地首富。来往的乘客一面抱怨着票价太贵,一面却只得坐他的船,让自己的血汗钱填满了保罗的口袋。

故事似乎让我们感觉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往往喜欢制定低价策略来打垮那些竞争者,当竞争者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它们就能通过竞争地位取得垄断市场的权力。不要以为这样的描述只是经济学家一厢情愿的轻描淡写,事实上,真实商场中的战争比这要残酷得多。

柯达公司和宝丽来公司曾经为了争夺一款快照相机的市场而展开激烈的“肉搏战”。1976年,当柯达公司进入该市场时,宝丽来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0%以上,柯达公司别无选择,只能通过降价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两年之内就将自己的产品价格降到生产成本的水平。当然,宝丽来公司高层也同样意识到,如果不反击就意味着自杀,负责价格策略的销售主管同样制定了“极度暴力”的价格,结果柯达公司三年内亏损4.84亿美元。随后这场价格战持续了两年,直到1984年,柯达公司仍然没有在市场份额上击败宝丽来公司,双方都没有从这场搏杀中获得胜利。

每当有企业采用同样策略的时候,人们发现,事实上交战双方都是失败者。一个名叫纳什的数学家告诉了人们答案,这些我们会在后面谈到。不过无论怎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不会很快结束的。

不过,有时候竞争者的故事也让经济学家们大跌眼镜。Adobe(美国著名的图形、图像和排版软件的生产商)公司开发了一套桌面出版软件PostScript。他们很清楚,没有人愿意花费必要的时间来学习PostScript,除非它是行业标准。这样,Adobe公司鼓励竞争者来“克隆”它的语言,以形成竞争市场。果然,有些竞争者渗透到这个市场,而PostScript也逐渐成为行业标准,Adobe公司通过鼓励竞争者而成功地占领了市场,但这样成功的例子的确很少见。

企业之间虽然互相竞争,但有时候为了共同索取更高的利润,它们也会采取联合的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