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onnor et al.(2006)指出,在大量市场化机制引入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也不得不进行一系列旨在提升生产效率、创新及服务水平的内部改革。在这一系列改革进程中,是否成功地借鉴西方企业的微观组织形式被认为是决定国有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Qian,1996;Shirley and Xu,2001)。其中,组织形式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上下级单位之间的经营决策权力的分配问题,即经营分权。所谓经营分权(Operational Decentralization)是指,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去中心化管理模式渐成趋势,企业会将经营管理决策的权力分散到不同的责任中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打开企业的黑箱,聚焦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权力是如何分配的(Graham et al.,2015)。随着研究的深入,根据Indjejikian and Matějka(2012)的理论,我们认识到分权管理模式下,会计不只是一个信息系统,也是企业内部的一种权力机制,实际上将会计信息系统视作企业内部的一种权力配置模式,其与经营决策权力一样同属于上下级单位之间可分配的一种权力。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营权力的分配即会计分权(Accounting Decentralization)。分权管理的内在逻辑在于通过向更了解经营信息的下级授权以提升决策效率,会计分权就是要尽可能以下级单位为中心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从而为经营业务单元决策提供更加有用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的本质是资源分配,管理会计系统包含三大子系统:预算系统计划分配资源,成本控制系统利用转化资源,业绩评价系统监督保护资源。会计分权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权力格局,其本质也就是权力资源的一种分配制度,不同程度的分权模式对应的就是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因此,研究会计分权的经济后果,必须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受到的影响作为落脚点(Indjejikian and Matějka,2012)。此外,以往文献也表明,无论是探讨国有企业内部权力的配置,还是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都不可忽视政府所扮演的角色(Brainine,1996;Peng and Heath,1996;O'Connor et al.,2004;O'Connor et al.,2006)。那么,在国有企业中,随着经营决策的分权,是否同样存在会计分权?会计分权又是否可以改善管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呢?同时,政府在国有企业会计分权以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又起到什么作用呢?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书拟通过问卷调查探索政府干预与国有企业中会计权力的配置以及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之间的关系。
本章的研究贡献可能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理论和文献积累来看,本书将Indjejikian和Matějka(2012)所研究的会计分权经济后果扩展到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这一层面,这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影响因素,因而也就补充了管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相关的文献(Chenhall and Morris,1986;Mia and Clarke,1999)。另一方面,从现实意义来讲,本书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会计权力配置的角度展现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制度设计也就提供了一定的参考。(www.xing528.com)
本章剩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并提出本章的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本书的研究设计,构筑结构方程模型,介绍论文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情况;第三部分报告并分析本书实证研究的结果;第四部分是本章的研究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