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式云化虚拟现实加速发展,5G赋能云VR。与近眼显示领域不同,面向虚拟现实的网络传输强调基于既定技术发展轨道的“微创新”,即优化适配各类网络传输技术,打破当前“单机版”的发展定势,探索网联式云化虚拟现实技术路径,着力提升用户使用移动性,降低大众软硬件购置成本,加速虚拟现实普及推广。
虚拟现实网络传输涉及接入网、承载网、数据中心、网络运维与监控及投影、编码压缩等技术领域,有关技术产业化进程如表5-13所示。
在接入网方面,Wi-Fi6、5G、10G PON有望在五年内成为面向虚拟现实业务的主流传输技术。其中,Wi-Fi技术可实现虚拟终端的移动化(无绳化),同时技术相对成熟,应用成本低,网络改造小。
表5-13 虚拟现实网络传输技术产业化进程
(www.xing528.com)
续表
在承载网方面,虚拟现实业务对带宽、时延、丢包率提出更高要求,致使当前高汇聚、高收敛承载网络面临如下挑战:一是网络效率低,二是用户体验差,多种业务并发时,随着网络利用率的提升,丢包和时延会同步提升。简化传统网络架构可提供单纤超大带宽、最佳适配距离、流量无收敛、快速按需带宽的互联基础管道,提高承载网传输效率。云网协同契合承载网基于体验建网的新理念,在用户真正使用业务时才分配对应的物理管道,在沿途各节点分配资源和进行调度,业务终止时资源立即释放,满足管道按需、动态、开放、端到端发展趋势。边缘计算借助网络边缘设备一定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云化虚拟现实业务的实时分发。
在运维保障方面,虚拟现实运维基于产业发展和实现难度可分为手动、自动和智能运维层次。相比普通4K视频,在虚拟现实起步阶段,尚未构建VR QOE评估体系,基于用户投诉触发VR业务的手动运维。随着用户规模发展与评估体系构建,主动获取VR用户体验,将运维经验工具化,实现“端—管—云”的自动化运维。在自动化运维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具备主动性、人性化及动态可视的智能化虚拟现实运维能力,从而实现“无人”运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