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企业“走出去”加强分类指导
要对企业“走出去”加强分类指导。鼓励追赶型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充分利用海外技术和人才。支持产能富余的传统优势产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带动当地就业,带动技术装备出口,开拓海外市场。促进农业、能源、冶金等领域的企业赴海外开发资源。引导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紧跟制造业境外进行产业链投资。支持省内优势勘察设计、建筑施工等企业强强联合,组成海外工程总承包团队,形成规模,树立品牌。我省企业“走出去”,必须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率先在汽车、能源、食品、光通信等领域取得突破。重点鼓励钢铁、冶金、建材、石化、纺织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资源类产业,在境外建立原材料基地,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引导光电子、生物、新材料等技术产业,输出产品,做大做强。推进汽车、装备制造等我省优势产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特别是要引导支持企业加大能源、矿产资源合作开发,参与沿线国家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工作,加快带动湖北相关标准、技术、设备走出去。具体而言,现阶段引导三环集团、华新水泥、大冶有色、安琪酵母、人福医药、阳光凯迪等具备跨国企业雏形的本土企业制定实施品牌、资本、市场、人才、技术国际化战略和跨国经营发展计划,形成具有较强市场拓展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运营能力的跨国公司,培育打造有梯度、有纵深的主体队伍。推动襄阳市与阿根廷何塞帕斯市、巴西索罗加巴市在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合作等。
2.加强服务企业主体培育
大力支持省内企业与国内外著名跨境电商合作,积极融入国际商品和服务采购体系。依托我省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引进和培育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实现东湖保税区的特殊功能,结合湖北内陆区域的物流特性,探索搭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具备解决跨境电子商务中出现的通关、结汇、退税、风控管理等功能。支持省内生产企业、专业物流企业联手到海外建设商品分拨中心和售后服务体系,加快补齐我省制造业海外市场营销能力的短板。积极推进旅游业国际合作,鼓励省内旅游企业到我国公民海外旅游主要目的地投资兴建旅游配套设施,在我省旅游业的国外重要客源地建立营销推介机构,与境外旅游机构开展合作,促进外国游客来鄂旅游和我省公民海外旅游。大力支持省内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到海外,尤其是华人聚集地区投资兴业,向海外大力推介中华文化和荆楚文化,汲取国际先进文化的营养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
3.建设湖北省“走出去”企业联盟(www.xing528.com)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走出去可能会受到质疑,但单个民营企业走出去,又势单力薄。比如,在推进我省激光加工装备进入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应用研发与市场开拓项目过程中,我省一家民营企业虽然有技术但缺资金、缺专业人才,迟迟不能签约。三环集团希望以总承包方式进入但俄方不同意,后来成立联合体,双方才签订正式协议。所以要鼓励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建立境外产业集聚区。拟依托中介服务机构,筹备“走出去”企业联盟,成立商会组织,整合全省“走出去”资源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抱团走出去。要鼓励省内率先“走出去”的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广大中小企业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方式抱团出海。打造一批配套协作好、产业关联度高、抗风险能力强、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境外投资集团军。
4.完善进出口主体培育孵化体系
进一步健全湖北省进出口企业孵化中心、汉口北进出口孵化示范基地等外贸企业孵化平台机制,着手构建市州级进出口企业孵化中心,形成较完备的省市两级进出口主体培育孵化、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工作体系。针对沿线国家市场需求,加快培育高新技术、汽车零部件、农产品、纺织品等国家级外贸出口示范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