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华[1]
一、静安品牌近年来的发展回顾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原闸北、静安两区“撤二建一”,设立新的静安区,形成了目前新静安区格局特色——既立足本土,亦不乏国际特色,全区总面积3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万人,下辖13个街道1个镇,276个居(村)委会。
(一) 对标国际,争做国际消费城市标杆
2016年,静安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称号,先后建立了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南京路品牌评审小组等品牌建设联席推进机制,积极培育品牌、树立企业标杆、助推企业发展;静安区通过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制定并实施培育品牌发展的制度措施,制订了《静安区关于推进上海“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方案,主动对标国际,加快创新试点,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坚持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两端并重,坚持本地消费和外来消费两端共举,创造消费新需求、培育消费新热点,优化商业发展综合环境,多措并举建设全球品牌高地,夯实消费创新基础,努力成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标杆和示范。
静安区积极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以“跳出静安看静安、立足全局看静安”为品牌工作基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了《关于静安区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实施意见》,在未来3年分别对标“四个品牌”建设,推出22个专项活动,彰显“最国际、最上海”的发展特色,加快实施“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在国际化、精细化和融合发展上聚焦发力,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构筑静安发展新优势。2018年全年完成税收总收入723.3 亿元,同比增长5.5%;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6.83亿元,同比增长6.03%,总量和增幅均位列中心城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亿元,去除天猫和飞牛网因素,同比增长7.7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42亿元;二级旧里为主的房屋改造5.8万平方米;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目标内。静安区服务经济产业链完整,南北梯度明显,产业业态丰富、产业门类齐全,汇聚了上海市能级最高的中央商务区之一——南京西路街区以及上海市中心城区园区转型的成功案例——市北高新园区;集中了南京西路和大宁两大市级商圈以及曹家渡、苏河湾两个区级商业中心。
(三) 重视品牌,重振老品牌新活力
静安区将品牌培育工作列为一项系统、长期的规划,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建立起衔接紧、后劲足、实力强的品牌创建梯队,保证重点品牌重点培育,形成层层递进的创建格局和工作态势。静安区共有中华老字号企业23家、上海老字号企业6家,这些老字号品牌中还有很多获得“中国商业服务名牌”“上海著名商标”“上海品牌”“上海市畅销品牌”等荣誉和认证,凸显了老字号品牌的品牌价值和效应。譬如,2019年上海市消保委开展的第二届上海特色产品伴手礼评测中,静安区属国有企业——上海开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下属老字号企业上海开开制衣公司、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积极参评,精心准备的开开香云纱丝巾系列、雷允上香萃百草精油穴位梳、龙凤如意云纹盘和书签、龙凤玉兰花盘扣胸针这四款产品同时被评为“2019上海优选特色伴手礼”,还成功入选为第二届进博会官方伴手礼。百雀羚作为88岁高龄的老品牌,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相赠,在2017年成为国际化妆品化学家联合会(IFSCC)在中国的首个金牌会员,在2018年跃升为荣耀金级战略伙伴,旗下品牌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百雀羚、三生花、小确幸、海之秘、小幸韵,品牌营销向数字化和泛娱乐化转型。
二、静安品牌实践效果
静安发展站在了更高发展的新起点,承担着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的历史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实现静安发展蓝图而努力奋斗。
(一) 完善品牌政策引导扶持体系,落实品牌资金保障
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品牌发展,从2008年起,静安区对区域内品牌情况进行全面排摸,制定了《静安区自主品牌培育目录》,对有市场、有潜力、管理规范的一批老字号品牌进行分类指导。2014年年初,结合区域特点制定了《静安区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静府办发〔2014〕2号)和《静安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试行办法》(静商委发〔2014〕4号)》,由区财政连续2年落实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新静安区成立后,在对原有品牌发展政策进行梳理、修改的基础上,又出台了《静安区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静府办发〔2016〕14号)、《静安区商标广告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静安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静商委发〔2016〕5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静安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加快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规划和政策,进一步以项目化的方式支持和促进企业提升品牌价值,为区域自主品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2014—2018年获得静安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单位既有区内传统老字号企业(诸如开开、龙凤、雷允上西区、王家沙、绿杨村、正章等),也有新品牌、新业态企业,诸如并购外地生产基地的乳品品牌——盖雅、电竞行业——网映文化、信息行业——晶赞、中信信息、大数据交易中心等。2018年,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区商务委已受理近30家区域自主品牌(含老字号)申报的品牌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发布《2018年静安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公示》,共扶持27个项目(含平台类项目2个、非平台类项目25个)。这些扶持类项目区财政扶持约1273万元,计划项目投资1.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率高达1234%。
表10-1 2018年静安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1静安区老字号品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广上海开开(集团)有限公司2城市轨道交通创领者———鸣啸信息集团综合竞争力打造项目上海鸣啸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红宝石线上线下扩张项目红宝石食品有限公司4中华老字号立丰品牌提升项目上海立丰食品有限公司5雷允上药食同源系列产品研发项目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6华凯品牌宣传推广项目上海华凯展览展示工程有限公司7“唯加”品牌建设能力提升项目上海好唯加食品有限公司8“九和堂”老字号品牌综合提升项目上海九和堂国药有限公司9“光典”品牌宣传推广建设项目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0信谊“培菲康”品牌综合提升项目二期上海信谊联合医药药材有限公司11王家沙品牌建设研发中心项目上海王家沙餐饮股份有限公司12欧芮雅品牌宣传推广项目上海盖雅营养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3梅龙镇老字号品牌拓展提升项目上海梅龙镇酒家股份有限公司14COMME MOI(CM)品牌建设上海是你商贸有限公司15传达品牌高度、传承文化深度、传递工匠温度上海龙凤中式服装有限公司16洋码头品牌建设与提升项目上海洋码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7钻石小鸟打造国内专业钻石品牌上海铂利德钻石有限公司18鸿翔品牌百周年庆宣传推广项目上海鸿翔百货有限公司19春竹品牌综合提升项目上海春竹企业发展有限公司20多品牌移动营销平台开发及推广上海移通网络有限公司
续表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21“开开”老字号品牌综合提升项目上海开开服饰有限公司22百雀羚、三生花品牌宣传推广项目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23美新点心店品牌升级项目上海珠江酒家股份有限公司24绿杨村老字号的品牌创新、传承、发展项目上海绿杨村酒家股份有限公司25YHOUSE品牌建设提升项目上海悦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6蓝棠—博步品牌的市场拓展、管理软件升级上海蓝棠—博步皮鞋有限公司27正章品牌建设与提升项目上海正章洗染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2018年静安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公示,http://www.jingan.gov.cn/xxgk/016004/016004002/20181112/bd5388f1-b64f-4d89-8b5f-dc4c758a0978.html。
(二) 升级产业能级,确保品牌经济发展更有质量
1.产业支撑效应日益凸显
坚持招大引强选优,注重发展质量,不断完善高端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2018年五大重点产业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长13.35%,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75.86%。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芮欧百货、大宁音乐广场、协信星光等重点商业项目业态调整稳步推进,南京西路商圈、大宁商圈、苏河湾商圈销售实现快速增长,商贸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175.84亿元。创新开展金融服务,引进重点金融机构8个,金融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88亿元。加快人力资源、检测认证、管理咨询等行业发展,成立全国首个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联盟,专业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134.49亿元。推进重点园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税收总收入40.52亿元。2018年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区级文化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成功举办大宁公园郁金香花博会、“浓情静安 爵士春天”音乐节、“上海静安 现代戏剧谷”、第24届上海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多元品牌活动,承办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进一步扩大了静安文化品牌影响力。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培育,上海大数据联盟静安服务中心正式运营,大数据应用创新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引进35家大数据企业以及76家其他信息科技类企业,信息服务业实现2017年税收总收入44.17亿元。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469)是静安区注册、营业的信息企业代表之一,2018年业绩预告显示盈利4000万~4500万元,同比增长20.45%~35.51%。
2.区域功能布局不断优化
制定出台《关于推进落实“一轴三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促进区域联动发展,3个功能区带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其中,2018年南京西路两侧高端商务商业集聚带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323.65亿元;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74.6亿元;中环两翼产城融合发展集聚带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120.73亿元。“三带”集聚了全区43.9%的纳税企业,贡献了全区71.8%的税收。根据《2018年度静安区南京西路地区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调研》,作为静安区自2009年开始连续发布的第10份商圈满意度调研报告,显示南京西路地区综合满意度逐年稳步改善(2018年82.7分,增长0.2分),该商圈在品牌分布高集聚度、高质量、高档次、个性化、多元化上均表现突出,成为打响“上海购物”“静安购物”的重要依托;苏河湾商圈的综合满意度达到82.0分,较2017年增长0.4分;大宁商圈的综合满意度大幅提升0.8分,总分达到82.2分,拉近了与南京西路商圈的差距。后两处商圈在品牌档次和品牌集聚度、商场标志设置、新媒体传播平台上仍有一定提高空间。
3.“三大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涉外经济是静安区主要经济支柱。2017年,静安区制定了《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静商规〔2017〕2号),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在静安区设立地区总部、总部型机构以及研发中心。2018年,静安区新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家,累计达76家,总部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年124.32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17.19%;亿元楼达到69幢,其中月亿楼9幢,楼宇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439.07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60.7%。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1.95亿美元,涉外经济实现税收总收入382.8 亿元,占全区税收总收入的52.92%。全年引进重点招商项目90个,其中税收规模1000万元级以上项目24个。
(三) 发展科技产业,主动对接“上海制造”战略部署
当前,静安区的重点科技产业是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产业。2017年,静安区继获批“上海大数据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试验区”和“上海市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之后,又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成为通过国家工信部评审的全国首批4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之一,同时也是上海首家和目前唯一一家以大数据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中心城区中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区,也是全市为数不多拥有2家以上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区。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静安区融合助力“上海制造”品牌和推进国家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主动对接“上海制造”战略部署,重点聚焦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及其产业链,提出七大方面任务,定位制造业价值链高端,体现智能融合的时代特点,突出质量标准的导向引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行业和产品品牌,提升“静安智造”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影响力,融合助力上海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为上海打造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将基本形成集聚效应明显、应用创新深化、品牌影响突出、功能体系完善的产业融合的“静安智造”发展格局。譬如,在打造高端平台上,发挥亚马逊AWS上海联合创新中心的虹吸效应,加快推进知名跨国企业以创新中心、创新实验室、未来中心等新模式形成集聚。进一步推进上海大数据联盟(静安)中心、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功能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大数据联盟加速器、中航联创上海创新孵化中心、市北高新Intel众创空间等优质孵化平台的建设。鼓励开发者、企业、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功能性平台建设。在产业布局创新上,进一步优化“1+X”大数据产业基地的布局,以市北高新园区为核心,龙软科技园、多媒体谷、新华园、E构空间四大园区为依托,众创空间联盟为支撑,形成差异有序、协同推进的产业集群。对标国际一流园区,将市北高新园区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和全球竞争力的品牌园区。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优势,支持园区引入一批高水平创新资源,汇集一批高成长型、独角兽等创新型企业,构筑创新“场效应”。推动优化产业链布局,探索共建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创新示范基地。
1.推进协同创新,延伸产业链条
市北高新Intel众创空间落户静安,对上下游企业集聚的带动示范作用明显。上海—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在静安成立。上海市经信委、静安区、亚马逊AWS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围绕共同建设上海—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智慧城市创新实践展示体验中心”、培养AWS认证的云计算人才以及打造国际联动的创新孵化器等领域开展合作。今年重中之重推进的工作之一是推进国家发改委大数据重大工程项目,即“151项目”,该项目将以静安区作为先期区域试点,建设城市综合感知传输网络、城市“数据湖”体系、城市智能综合运营管理中心(CIIMC),面向上海城市管理中的交通出行、健康养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城市公共设施等5个重点领域,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和创新应用。在形成区域示范效应后,逐步将此成熟模式复制到全市乃至全国,形成上下联通、纵横协同、政企合作的大数据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机制。
2.规范数据流通,建立交易体系
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于2016年4月在静安区正式成立以来,开始承接上海乃至全国数据交易重要功能平台开发,已基本建成了“规则+技术”数据交易平台,制定了《个人数据保护原则》《流通数据处理准则》等较为完整的数据交易流通规则,自主研发了软件定义安全模型等平台交易技术,形成了数据流通领域的多个标准与专利技术22项,尤其是国内首创的流通数据定义标准——“六要素”数据规整方法,已成为大数据流通领域行业所认可的基础规范;作为国内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在线数据流通平台,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联合运营商、SDK服务商、金融征信服务商等各类机构,组织三大基础数据产品库,形成标准化、规模化数据运营能力,为200多家成员单位提供数据流通服务。其中,面向市场营销行业四大类23项数据,面向金融服务行业四大类83项数据。
3.推动市场创新实践,培育企业创新能力
2018年,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以下简称“市北高新”),作为全国首个“服务业型”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正着力打造“中国大数据产业之都”,建设“中国创新型产业社区”(总规划面积达1.86平方千米),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高地。“静安市北国际科创社区”是由市北高新园区内的4块工业遗存地块所组成,充分聚焦大数据产业,构建以“大数据产业应用基地、大数据技术研发中心、人工智能数据驱动创新中心”为三大核心的产业集群;辅以硅谷创新经验,以“种子—物种—群落—生态”为资源要素,营造出既有“蚂蚁”又有“大象”的“热带雨林式”双创生态系统,继而成为全球创新企业、创新主体、创新平台赖以集聚的全天候创新中枢;着重突出“活力多元的国际社区、开放交流的公共空间、绿色生态的低碳城区、独具魅力的文化地标”的设计理念,正在逐步形成——智能制造中心、上海智造博物馆、公益会展中心、工业咖啡馆、工业文化广场、国际学校、高端商业、酒店会展、医研中心、运动公园等项目,将助力静安成为“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2018年,全区共有7家企业获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认定,立项数量位列中心城区前三;19个项目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加强重点项目引进,中航联创上海创新孵化中心正式入驻。推进众创空间优化发展,百联全球商业互联网科创中心已落地,新增市级众创空间5家,全区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累计达13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成功举办“2017年全国双创周”静安系列活动、2017“创业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表10-2 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名单(静安区推荐单位)
序号企业名称备 注1上海晶赞融宣科技有限公司市科技小巨人企业2银联智策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市科技小巨人企业3上海层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市科技小巨人企业4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市科技小巨人企业5上海岩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6上海必诺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7上海志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
资料来源:《关于公布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立项名单的通知》及笔者整理。
表10-3 2018年度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静安区推荐单位)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名称备注1格尔安全电子邮件系统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第1批2BBIT工业杀菌剂(万立净)上海万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1批3多链路互为冗余备份的网络路由控制服务上海地面通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第1批4阖祺公募证券投资托管系统平台软件V1.0上海阖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第2批5薪太软薪资管理系统薪太软(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2批6银欣图像识别与身份认证读卡器嵌入式软件V1.0上海银欣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第3批7卡斯柯互联互通型区域控制器软件V1.0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第5批8卡斯柯ATS现场部署升级自动化工具软件V1.0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第5批9东方怡动全媒体数据监测分析云平台软件上海东方怡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第5批10卡斯柯iMS车站告警分析软件V1.0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第6批11大象云影像诊断管理软件上海大象医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第6批12甲醛检测气候箱(CET-Y40B)上海福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第6批1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冷链物流云平台V1.0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第9批14达梦云数据库管理软件V1.0上海达梦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第9批15卡斯柯FZk-CTC型分散自律调度集中软件V3.0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第10批16中信智农投入品销售“农资大掌柜”POS一体机软件V1.0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第10批17基于C2B模式的成品房精装修定制化平台服务上海筑想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10批18盛世大联汽车服务预约类系统管理软件V1.0上海盛世大联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第11批19ZGJS2章管家智能终端上海建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11批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官网公布的资料进行整理。
4.打造“文化强区”,城区品质更趋优质
静安区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静委发〔2016〕21号),提出围绕“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目标提升静安文化软实力,这标志着静安文化将以国际标准和全球视野,进一步树立国际特性、静安特色、时尚特质,打造成为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于一体的“博物馆城区”,使静安成为最能集中感知和深入体验“上海文化”的都市文化核心区,为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该文核心框架内容囊括五大部分(详见图10-1)。
5.强化“会商旅文体”联动
主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如成功举办主题为“新时代里的品牌成长:传承与创新的碰撞和平衡”的中欧—静安2018第十届顶级品牌高峰论坛,定期开展“中欧·静安时尚产业沙龙”系列活动等。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加强与各商场的互动联系,成功举办了“静安国际咖啡文化节”“静安国际购物嘉年华”“大宁情北欧风圣诞乐”等一批影响力大、人气足、广受好评的活动。承办重要时尚活动,成功举办多年上海时装周,并在此周期间在静安举行上海国际少儿模特大赛总决赛,为区域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成功举办以“打造设计梦想共同体·再设计”为主题的2018设计之都活动周,全力推进市级“艺术商圈”项目落地。加快形成演艺产业集聚效应,盘活现有演出剧场资源,鼓励商业综合体引进创新演艺项目,以优秀剧目、空间圈层、节庆品牌、市民共享为四大亮点,以江宁路文化街及美琪、艺海、尚演谷等演出场所作为核心圈,以上戏剧院、商城剧院、云峰剧院等为拓展圈,以大宁剧院、上海马戏城等为外围圈,形成亚洲演艺之都核心区空间布局。做大做强静安文化品牌,举办好“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等重点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推动静安文化“走出去”。“静安现代戏剧谷”“浓情静安·爵士春天”文化品牌活动由区政府主办,紧紧围绕打造“文化强区”和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核心目标区,构建了“政府主导、专业运营、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这些已经成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文创50条)和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8年首度设立的奖项“上海文化十大品牌活动”评比中脱颖而出。做大做强做优新业坊等园区,不断集聚文化创意产业优势项目。南翼大宁地区将影视产学研、现代多媒体展示与时尚文化相结合,启动大宁中心广场五期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环上大国际影视电竞产业建设,推动大宁商圈能级提升。“环上大”影视圈2018年新入驻影视机构42家,总数增至232家,推出了《我不是药神》《无双》《反贪风暴3》为代表性的中国热映的三部电影,创造了近50亿元的票房收入。国内26家电竞头部企业集聚在被业界公认为“宇宙电竞中心”的灵石路,香蕉游戏传媒、网映文化、量子体育等在电竞赛事运营与内容制作领域占据国内市场份额90%以上,动视暴雪与拳头中国等在电竞游戏研发领域占据国内市场70%以上份额。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首推“街区文化联合体”,率先探索基层文化服务促进社区融合的共治新模式,举办的2018年第一届艺术季活动以“守护海派文化、讲述南西往事”为主题,与商城剧院、上海电视台、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大咖”公共文化单位携手共同留存海派文化印迹和延续“张园看世界”这一文化品牌内涵,将购物文化、商圈文化与海派文化相结合,集中展现出“南西印迹”特色项目成果,围绕映像南西、口述南西、设计南西、行走南西等四大板块,通过声像、图文、讲座、走读、文创等立体化呈现方式,深入发掘附着于建筑之上、社区之中的人事风情,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南西特色的文化品牌,赋予“福民南西、魅力都心”建设以历史、商业、文化、旅游等多元价值的传承与意义。
图10-1 静安打造“文化强区”总体框架图
资料来源:上海静安门户网站。
图10-2 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颁奖典礼”
资料来源:http://www.sohu.com/a/233055579_99900456。
6.支持老字号企业弘扬品牌文化
品牌的发展需要有其独特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积淀作为支撑。静安区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倡导老字号企业弘扬品牌文化激发企业活力。如雷允上西区在传承发展中溯本求源,始终坚持“精研岐黄,佑民健康”作为品牌传承的根本,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把“以质取胜、以诚取信、以需取市、以德济天下”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精益求精开拓“大健康”产业,将产品线从几十个拓展到了400多个,同时成功开发了“上雷”牌虫草参茸滋补品和绿色天然保健品、首创膏方标准并引领了冬季膏方养生风潮,从而走出了一条老字号“文化聚魂,质量强企”的创新发展之路,入选“上海市企业文化创新十大品牌”。又如,开开集团在2017年鸿翔百年盛典上正式宣布成立100万元的“老字号品牌扶持基金”,着力挖掘老字号品牌的历史价值,进一步弘扬传承品牌文化,发展研究老字号品牌战略、服务升级和营销推广以及人才培养引进,大力支持和助推集团旗下8个老字号企业的长远发展。再如,王家沙餐饮公司以弘扬“民俗文化、节令食品”为抓手,加大对传统节令食品的创新力度,开发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树立并保持“上海点心大王”的地位,每到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王家沙南京西路店购买节令食品顾客的排队长龙已成为南京西路上独特的风景线。在上海发展的同时,王家沙将国内传统食品推广到了香港特区;目前,在香港已有6家门店,在港年销售额超过1亿港元。
图10-3 鸿翔制衣百年庆典
资料来源:开开集团官方微信。(www.xing528.com)
7.打造“静安购物”,创新商圈业态模式
调整优化商圈品牌及业态。推进大融城项目开业和兴业太古汇、丰盛里等项目品牌引进。兴业太古汇于2017年正式开幕,聚集250个零售品牌,其中14家是首次进入中国的品牌,12家独特主题品牌概念店,3家世界顶级酒店和服务公寓,引进了全球最大、亚洲首家的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目前已成为上海新地标。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切实抓好品牌引进和品牌公司落地,强化上海展览中心的国际高端时尚新品发布功能,吸引国际知名品牌、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品牌、原创自主品牌举办新品首发活动,将南京西路沿线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新品首发高地。鼓励各类首入店、旗舰店、体验店落户。瞄准数字化、社群化、个性化、定制化等需求,支持创新科技和新商业模式使用,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在2018年里,静安区吸引了79家首店开业,开业周期平均不到5天。上海首家京东无人快闪店、小红书之家等成为“网红”新店。17家重点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完成销售额206.3亿元,同比增长21.2%,南京西路商圈同比增长22.2%,商贸服务业实现税收总收入214.08亿元,同比增长9.99%。
8.发挥“后街经济”好助力
据《静安区南京西路后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显示,对11条后街实施高起点规划、高品质打造,突出“国际化、高端化、品质化”特征,打造世界级中央商务区主干街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2018年上半年“上海购物”诚信指数测评结果显示,南京西路位列第一(88.58分),徐家汇、淮海路商圈紧跟其后(分值分别为88.54、88.20)。积极落实南京西路商圈与法国香榭丽舍大街、意大利蒙特拿破仑大街、英国伦敦摄政街和圣詹姆斯街、新加坡乌节路等国际知名商业街区的合作协议,推进更多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落地,不断提升区域关注度和影响力。陕西北路老字号专业街在2018年9月完成升级改造“全新开街”,汇集了17家中华老字号和知名品牌,其中,老字号企业——雷允上西区引进智慧养生设备,实现三诊合参(面诊、舌诊和问诊),让消费者自由选择线上名医就诊预约、线上购物等健康服务,将中医药向精准化、可视化发展迈向一步;百年品牌鸿翔女装店,引入驻店设计师和3D试衣镜,提升消费者穿戴体验;龙凤旗袍开设现场盘扣制作和旗袍制作课,让非遗技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2018年“双十二”期间,这条老字号专业街又推出了充满体验感的“定制节”新玩法,通过现场展示大师技艺、现场体验非遗制作、举办服装品鉴沙龙、国服与时尚潮流的混搭秀、资深设计师现场指导穿衣巧搭等体验式的活动,加上推出最新的定制款和衍生品,旨在让消费者感受匠心和国潮的新线下互动。2019年9月,成功举办陕西北路专业街周年庆暨老字号IP创新设计展,将致敬静安传统商业和创新商业有机结合,获得近百家媒体争相报道,KOL直播在短短数日内创下6717万人次上的观看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
图10-4 龙凤旗袍盘扣现场教学
资料来源:上海滩“老字号”匠心匠艺“双12”展新彩,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8/1213/c1013-30463831.html。
三、静安品牌实践总结
(一) 主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打响上海“四大品牌”
图10-5 静安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
资料来源:上海静安门户网站。
表10-4 2018年静安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清单
一、 打响“四大品牌”,推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内 容具 体 举 措责 任 部 门(一) 商贸服务业1推进“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提高国内外品牌丰富度和集聚度,支持举办具有国际国内重大影响力的消费展会、品牌首发等活动2推进高端贸易型、结算型、连锁型商贸企业集聚,推动主题化、情景化和智能化的消费新项目、新技术、新业态在静安区率先实施3大力促进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互联互融,加强与海关和检验检疫等监管部门的信息联网、实时传输,支持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商务委配合部门:区投资办(二) 金融服务业4促进持牌类金融机构发展,支持现有重点金融机构将新设、整合的金融机构落户本区,推进湘财公募基金、山金期货、国泰君安创新投资等项目落地5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依法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及股权投资机构等,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与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新型金融机构落地6支持民营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金融办配合部门:区商务委(三) 专业服务业7大力引进GaWC目录中的全球服务机构入驻,高度集聚国内外知名会计审计、管理咨询、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探索通过产业联盟、行业论坛等形式,构建汇聚全产业链和全套专业服务的发展共同体,为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服务全球提供静安解决方案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投资办配合部门:区商务委、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8争取更多优势产业资源进驻,举办行业峰会及论坛,加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交流合作,创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示范园区分管领导:刘燮牵头部门:区人社局配合部门:区投资办、苏河湾公司9积极引进各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国际、国内及行业专业机构或组织,做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配合部门:区投资办(四) 文化创意产业10大力推动时尚设计展示、传媒广告、戏剧娱乐等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式、集群化发展,提升静安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竞争力11进一步集聚影视企业,鼓励影视制作机构以合拍片的形式,加强与境外优秀影视制作机构合作,拍摄“中国题材、国际表达”的优秀影片12策划举办各类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分管领导:鲍英菁、周海鹰牵头部门:区文化局、区商务委配合部门:区投资办、大宁集团
续表
内 容具 体 举 措责 任 部 门(五) 信息服务业13进一步推进市北高新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上海—亚马逊联合创新中心、中航联创上海创新中心、市北高新美国创新中心等一批科创中心重大项目实施14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上海静安区),推进大数据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示范项目,即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工程—大数据与城市精细化管理(静安)(简称“1+5+1”项目)建设,打造大数据应用服务示范区15开展大数据企业评估,举办第三届上海静安国际大数据论坛,支持大数据企业在静安集聚创新发展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科委配合部门:市北高新集团(六) 深化服务业品牌建设16积极支持陕西北路老字号专业街升级改造,推进文化展示中心、新品发布中心、技艺传承中心和定制体验中心建设,扩大陕西北路老字号特色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17搭建服务平台,鼓励老字号与相关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商务委、开开集团18以上海名牌申报为抓手,积极开展年度上海名牌培育和指导,提升企业品牌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增加区域内上海名牌数量19完成梅泰恒商圈“全国现代服务业(高端商业和商务楼宇)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验收20扎实推进“质量强区”战略,组织区优秀企业争创市区政府质量奖项21做好市北高新园区“全国质量服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与梅泰恒商圈“全国现代服务业(高端商业和商务楼宇)知名品牌示范区”内企业的名牌培育、推荐、评审、验收等工作,加强培育重点产业品牌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二、 争取先行先试,推进产业体制机制突破(七) 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22积极推进海关在静安区行政服务中心增设窗口,优化检验检疫局办事窗口的服务功能,推动“单一窗口”建设23加强与国检的沟通合作,进一步深化进口服装面料预评估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爱马仕和利惠等企业尽快进入预评估名单24争取海关支持,优化企业通关服务,探索对部分企业开展“多方采信”、“合格假定”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区内重点企业采用“验放分离”的监管模式,实现企业通关验放“零等待”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商务委配合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公安分局
续表
内 容具 体 举 措责 任 部 门(七) 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25积极争取市级部门支持,试点开展特定品类进口商品精准监管,探索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改革试点26支持区内重点企业申请高级认证企业信用评级,通过银行保函等形式代替审价保证金,降低企业通关成本,给予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海关专项协调员制度便利27探索提高中服上海免税店免税限额,丰富免税商品品类,增设入境记录凭证自助打印设备28探索开展保税展示交易试点29探索提高静安区购物的离境退税水平,进一步增加离境退税试点范围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商务委配合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公安分局(八) 深化金融开放创新30积极复制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成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享受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政策,做好自由贸易账户在静安区的拓展工作31推动金融企业创新发展,推进维信小贷同业拆借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金融办(九) 深化检验检测领域改革举措32进一步开放检验检测市场,引导区域内有资质、能力强、信誉好的检测机构配合开展区域产品质量专项检查33落实承接自贸区举措,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计量认证的复查和部分领域扩项,对符合要求的申请机构开展“告知承诺”试点34探索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实验室与注册地分离的机构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35争取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支持,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货物的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商务委(十) 优化文化创意产业营商环境36提升文化创意产业营商环境,优化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办事流程,实行当场受理、当场办结、当场发证37提高审批效率,娱乐类许可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间20个工作日基础上缩短到时10个工作日38发挥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静安工作站作用,做好取景拍摄的协调和对接工作39探索引进完片担保融资服务机构,加大影视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文化局配合部门:大宁集团
续表
内 容具 体 举 措责 任 部 门(十一) 优化大数据产业环境40推进政府信息、公共信息等数据资源开放共享41发展大数据交易市场,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科委配合部门:市北高新集团三、 深化简政放权,全面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十二) 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42深化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名称登记网上自主申报系统,优化申请审核流程,提高企业名称登记效率,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名称登记服务43巩固落实“先照后证”、推进“多证合一”改革,不断优化注册登记流程44积极有序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降低准入的制度性成本45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提供涵盖所有业务、适用所有企业类型的网上登记服务46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开展集中登记、“一址多照”试点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配合部门:区审改办、其他行政审批部门(十三) 完善事中事后综合监管机制47发挥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功能,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联合检查”长效工作机制,深化部门协同监管48提升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工具辅助新金融监管的效能和创新示范作用,实现对新金融风险的“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49以大数据综合应用为手段,探索推进智能监管、风险分类监管50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建立健全会计、审计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市场监管的制度安排分管领导:邓小冬、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配合部门:区审改办、区金融办、其他监管部门(十四) 扎实推进“一网通办”51以权责清单目录管理为依托,对本区政务服务事项中行政权力类事项进行再梳理,形成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要素清单,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无差异、均等化政务服务奠定基础52深化网上政务大厅建设,将所有审批服务事项,最大限度向网厅集中,力争率先实现审批事项100%“全程网办”,统一全区事项网上申报受理入口,深化智能导引系统建设,加快建成“统一受理、整体服务”的“一张网”,不断拓展网上办理的深度和便捷度分管领导:邓小冬、周海鹰牵头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审改办配合部门:其他相关部门
续表
内 容具 体 举 措责 任 部 门(十四) 扎实推进“一网通办”53推进“一口受理”,将涉企审批事项,进一步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实现审批体制集约化、审批协同一体化。在社会投资项目、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等领域深化“单一窗口”建设54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提高一次性办结率。组织全区审批部门通过内部挖潜、流程优化、精简环节等多策并举,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流程。推进当场办结和提前服务事项规范化、目录化管理,当年落地项目制度化、常态化管理55大力推广3D服务模式,打造静安版“零时差、零距离、零障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形成区域亮点分管领导:邓小冬、周海鹰牵头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审改办配合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十五) 持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56完善信用“三清单”工作机制,加强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推动各部门使用信用信息57加强信用信息与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融合运用,探索形成具有特色的信用信息应用场景58研究制定信用联合惩戒等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对守信行为联合激励59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形式,并及时向区信用子平台归集分管领导:邓小冬牵头部门:区发改委配合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各相关单位、各街镇(十六) 完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60切实发挥企业服务综合平台作用,探索开发针对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服务的模块,提高平台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61开展行业沙龙、青年交友、专业讲座、公益慈善等个性化服务,不断丰富企业服务内容与内涵62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组织策划金融机构与科技信息、文化创意、人力资源等产业企业互动,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助推重点产业企业转型升级6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综合型服务机构、行业组织提供配套服务、在线交易服务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投资办配合部门:区商务委、区科委、区人社局、区文化局、市北高新集团、大宁集团、苏河湾公司四、 盘活资源要素,不断健全基础支撑环境(十七) 完善服务业创新体系64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鼓励企业申报和实施国家、上海市的各类科技项目,促进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和培育,提升企业创新实力65依托已挂牌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科委配合部门: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规土局、市北高新集团
续表
内 容具 体 举 措责 任 部 门(十七) 完善服务业创新体系66继续培育与优化区域内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和众创空间,推进建设一批产业建设有特色、环境建设有亮点的众创空间,推进园区和楼宇的腾笼换鸟67提升众创空间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水平,培育、扶持、吸引一批在业内有标杆地位、有引领作用、有国际视野的众创空间。充分发挥国际化众创空间的资源统筹对接能力,扩大创新创业服务的辐射能级68加强市区联动,参与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依托静安区众创空间联盟,举办一系列创新创业路演、培训等活动,稳步推进静安区创新创业活力城区建设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科委配合部门: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规土局、市北高新集团(十八) 加强人才引进与服务69落实市“科创人才20条”“人才新政30条”以及“静安人才新政18条”,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宣传力度70优化人才引进受理初审服务质量,引导区域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外专局引进境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71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启动“一门式”受理模式,实现全区集中统一受理分管领导:刘燮牵头部门:区人社局配合部门: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公安分局(十九) 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72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试点开展实施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建设73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调好政府、园区、企业和服务机构等各方资源,做到一个平台、多种功能服务高效运转74促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推进知识产权成果化、产业化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科委配合部门:区文化局、区金融办、市北高新集团(二十) 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75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调研,培育推荐相关标准化试点项目76支持区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的制修订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市场监管局配合部门:区人社局、区科委(二十一) 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77运作和落实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专项资金,加大对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力度78完善“1+3+4”产业扶持政策体系,落实总部经济、大数据、影视产业、人力资源产业专项资金政策79加强政策宣讲与培训,加强产业扶持项目的事中事后管理分管领导:邓小冬、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发改委配合部门: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文化局、区人社局、区财政局
续表
内 容具 体 举 措责 任 部 门五、 聚焦重点园区,打造产业发展亮点区域(二十二) 推进重点园区转型发展80进一步落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人力资源规划展示馆事宜,扩大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行业影响力分管领导:刘燮牵头部门:区人社局配合部门:苏河湾公司81进一步完善园区四方工作机制,推进区内园区、校区、商圈联动,加快推动静安影视产业基地的开发,促进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建设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大宁集团配合部门:区商务委、区文化局82提升市北园区科技服务能力,继续以聚能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抓手,强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83提升市北园区品牌辐射能级,进一步优化园区载体空间布局,推动南通科技城建设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市北高新集团配合部门:区科委84加强与上汽集团、纺控集团、百联集团等市属国资企业对接,对有意愿改造的老厂房、老仓库进行排摸调研,盘活区内载体资源,为建设一批高标准、高品质的产业园区做好资源储备85对经济效益落后、产能落后、形象落后的产业园区进行调整,结合土地收储、租赁房建设、产业园区升级改造等开展相关工作分管领导:周海鹰牵头部门:区商务委配合部门:区科委、区文化局、区规土局(二十三) 盘活高效利用存量土地资源86推进九百集团航站楼更新计划,深入建筑设计研究,提供公共开放空间,使其成为增厚南京西路商业商务带功能、提升城区慢行品质的重要节点87在塘南影视园区地块、在大电气城大建材地块进行土地政策创新试点,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和研发用地定向供应政策,进一步降低商务成本88推进文创50条中的相关用地保障措施落地实施分管领导:李震牵头部门:区规土局配合部门:区商务委、市北高新、大宁集团、九百集团
资料来源:上海静安门户网,https://english.jingan.gov.cn/xxgk/016001/016001001/20180621/4297b69a-4f47-41f7-ad64-f17c8a2a4d22.html。
(二) 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制订落实静安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主动对接、先行先试,营造更加良好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夯实服务企业责任,注重倾听和回应企业需求,摸清企业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加强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的信息数据互通共享,突出精准、精细服务。推进企业走访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加大解决问题的督查督办力度。强化服务企业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办事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不断丰富服务企业内涵,做好交通、就餐等公共服务。持续推动白领驿家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凝聚、服务白领的作用。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依托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开展特色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激发社会活力。
(三)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建设美丽静安
开展大数据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工作试点,推动形成以数据自动采集、政务数据共享、商业数据流通为基础的城市智能感知网络,在交通、健康医疗、食品安全、环保、公共服务等五大领域,形成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的数据融合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的先行试用。强化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指挥协调功能,打造一体化的城区综合管理指挥体系,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加强路长制与网格化管理在巡查发现、问题处置、协调督办、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融合对接,进一步实现对区域内道路的有效监管。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成优秀历史建筑“一幢一册”普查和编制。不断推进“美丽家园”和“美丽城区”的建设,按照“一小区一方案”要求,进一步提升标准、细化内容,构建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2018年实施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6万平方米、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100万平方米、多高层住宅综合整治70万平方米、雨污水分流改造30万平方米。对全区98条道路实施综合改造提升,系统性开展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建设公共绿地7万平方米、立体绿化6万平方米,推进楔形绿地二期、苏河湾中央绿地等项目建设,完成东茭泾绿地二期建设。推进闸北公园、永和花园改造。落实“一轴三带”景观灯光规划实施方案,重点打造南京西路、南北高架、苏州河沿岸、中环高架等景观灯光项目。推进滨河两岸贯通,对走马塘、西泗塘—俞泾浦、彭越浦等河道实施陆域景观建设。启动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四) 组织开展服务质量提升活动
静安区制定了《静安区服务业发展改革“十三五”规划》(静府发〔2016〕19号),指导区域服务业发展;通过实施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服务诚信规范建设、服务业质量评价等多项措施推动服务质量提升。静安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服务业类别覆盖了金融服务、现代商贸、文化创意、航运物资、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支柱服务业以及重点新兴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涉及的标准包括:高端商务楼宇服务质量标准、静安南京路服务、创意产业园区星级评定标准、商业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行为礼仪规范、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质量服务标准、低碳创意园区建设技术标准等,服务标准的涵盖领域逐年提高。同时,依托静安商业诚信信息平台,以静安商业企业诚信经营测评标准为考评依据,运用材料审核、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听取汇报、第三方评级机构出具专业评级意见等方法,对静安南京路地区诚信建档商业企业进行诚信经营测评;同时结合诚信建档工作,制定区域重点服务行业管理制度,并通过开展“诚信计量”“真牌真品”等活动,在区域内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
以大数据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为重点,加大知识产权专利试点和示范企业的创建工作,着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产出率;积极推进和实施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质押融资项目的实施,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资助政策服务;出台静安区知识产权托管的相关实施意见,以企业集聚区为重点,实施知识产权托管项目,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四、展望与启示
(一) 对标国际,借助外脑,战略先行
静安区牢牢把握“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定位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在新时代坐标上赋予静安的新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和富于创造的实践要求,借助于罗兰贝格等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力量,在城市更新、国际商圈、高峰论坛等领域进行不断深入合作,积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比顶级全球城市核心地区的发展历程,总结发展规律,分析静安在全国、长三角一体化、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制订相应的战略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等,不断深化打造“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定位的内涵,构筑“国际静安”优势,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城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努力“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二) 面向国际,提升服务能级
静安区提出建设“全球服务商”计划项目,将大力集聚和培育高能级全球服务机构,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和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集群,建设一批服务全国、面向国际、内外连接的功能平台,增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积极融入上海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展大局。以高能级全球服务机构为主要目标,形成招商机构目录,加大招商引资和培育力度;大力引进GaWC名录中的全球服务机构,吸引区域总部、代表处、成员所等多层次、多领域的高能级机构入驻,鼓励代表处、成员所机构升级为地区性总部机构;重点引进Fortune500、Forbes1000中的国际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静安区设立区域职能中心;鼓励静安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分支机构提升能级,形成具有决策、管理、研发、投资等更高职能的营运中心;推动实施“央企伙伴计划”,吸引央企在静安区落户第二总部或区域总部;积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引导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扶植新兴行业具有爆发力和创新力的国内外企业,培育高速成长、走向国际的“独角兽”和“瞪羚羊”;积极招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协会、专业会展总部、公共服务组织等,发挥国际性组织在全球服务机构间的协调带动作用。预计到2022年,落户静安区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将突破100家,每年新增全球服务机构10家以上,城区服务经济密度、规模效益居于全市领先地位,成为上海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区域;进一步发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平台效应,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海外企业登陆中国和本土企业走向国际的重要门户;国际资源配置力和辐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上海融入全球服务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到2022年,静安区税收亿元楼宇将突破75幢,城区双语服务实现全覆盖,成为海内外具有品牌知晓度的魅力城区。
(三) 带动长三角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提供新动力
一方面,静安区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优势资源“走出去”,譬如推进市北高新的南通分园进展,和源泉及企业共同研究“飞地模式”的体制机制,积极寻求市商务委、市合作办、市外资促进中心等部门等支持,结合长三角区域各地的产业布局以及本区的产业发展重点,探索进行有益尝试。另一方面,招大引强选优,支持外面企业“走进来”。静安区围绕三大经济、五大产业和区域发展重点,积极引进长三角区域的龙头企业、总部型企业、独角兽企业、优质创业企业落户;注重以商引商,引导企业吸引更多优质关联公司入驻静安,不断放大集聚效应;发起“长三角知名商圈联盟”,联合杭州上城区、南京玄武区、合肥庐阳区、宁波海曙区、常州钟楼区等知名商圈推进,积极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招商联盟”;以2014福布斯·静安南京路论坛为起点,多年来致力于聚焦商圈创新演进核心,引领标杆商圈发展趋势前沿,打响静安品牌。
(四) 坚持市场主导,引进以新业态新模式
1.结合本区品牌文化,提升静安公共空间的内涵。支持Prada荣宅举办“罗马1950—1965”艺术展,支持GUCCI在张园·丰盛里开展创意展绘,塑造静安商圈的国际形象,增强消费吸引力和黏性。
2.吸引高端国际品牌入驻,树立国际消费风向标。静安区重视引进品牌首入店、旗舰店、体验店,仅2018年1—11月引入首入品牌79个。
3.瞄准新消费群体的数字化、社群化、个性化、定制化、场景化等新需求,运用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支持品牌跨界跨业融合,发展高科技、定制化、体验式的新业态。推动主题化、情景化、细分化和智能化消费新项目,推进新技术新业态在南京西路商圈的率先运用,加强和知名科技企业合作,积极引进无人商店、数字商店等新型商业业态,推进传统商业向定位更加精准、领域高度细分的小型化、个性化商业发展,引领时尚消费。
(五) 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落实处
静安区注重人文情怀,提出建设“美丽家园”“美丽街区”,精细化到“一街一品”的打造,提高对周边居民的吸附力。北站社区百乐京剧队是上海市首个少儿京剧社团,被上海市文广局命名为上海市群众文化活动特色项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彭浦镇创办的摄影中心享有全国第一个以摄影为特色荣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19年6月举办了“中国故事·日本故事——从彭浦出发”主题摄影展,以“佛缘”和“花季”两个中日佛教及中日传统服饰、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民俗风情等对话为切入点,不断推进中日文化领域交流互动。红色文化品牌的打造也落实到具体的“三大行动(红色遗址保护行动、红色基因传承行动、红色品牌打造行动)”、“五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地、革命领袖足迹地、早期中共中央机关聚集地、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诞生地、群众运动策源地)”载体上,推出“浸入式情景党课”——《神秘的三曾里》《历史的瞬间》等,引导青少年们自发、自觉地去了解历史的兴趣,身临其境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
参考文献
[1] 静安区人民政府:静安区品牌建设相关文献汇编[Z].2016—2018.
[2] 静安区人民政府:静安区品牌建设相关论坛活动汇编[Z].2016—2018.
【注释】
[1]万春华,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产业研究、品牌建设、品牌培育等领域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