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由来已久,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更是践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粤港澳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形态不同,相应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践行的模式也不同。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基本情况

世界顶级城市群向湾区聚焦的“湾区经济”生态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高端产业链的典型特征,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国际大湾区之后的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是大湾区城市群,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最高和营商环境最佳的区域,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评价香港营商环境排名全球第四,«2018中国营商环境指数报告»显示,在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营商环境指数排名中,含括珠三角九市的广东省名列第一。根据测算,粤港澳大湾区占全国土地面积不足1%,人口数量不足全国的5%,但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2%,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居四大湾区的第二位,仅次于纽约湾区,经济增速更是位列第一。表1-1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经济数据对比(2019年)。

表1-1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经济数据对比(2019年)

续表

资料来源:前瞻数据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推动新时代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承担着引领我国新一轮全面改革开放、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的责任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提升发展质量是新时期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关键路径,要求把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效益,大力提升生产效率,推动实现“精明增长”;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要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www.xing528.com)

2.粤港澳大湾区践行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粤港澳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语言文化同源,很好地促进了内地与港澳地区在市场、资源及产业上的合作与互补。改革开放40年,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能够引领全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增长,港澳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地区已实现产业和经济的多维度深度融合,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并由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长期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通过促进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助力湾区营商规则对接,能够在小区域内构建和测试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中国内地学习借鉴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尽快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树立新时代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标杆提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由来已久,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更是践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粤港澳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形态不同,相应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践行的模式也不同。

(1)1978—2002年“加工贸易模式”奠定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加工贸易模式是粤港澳合作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通常表现为代工形式和“前店后厂”形式,“前店”是指在港澳地区国际接单,“后厂”是指在珠三角地区加工制造。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制造业由于面临地价上升、人工成本上涨等成本问题,竞争力和优势不断下降,恰逢中国打开国门、实施改革开放,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开启了粤港澳“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合作方式和地域分工模式,港澳地区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得以就近适时北移至珠三角地区,而珠三角地区借助地理位置临近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土地的成本优势,大量承接港澳转出的制造业。由港澳提供技术和平台,利用流入广东的廉价劳动力等自然资源进行产品生产,最终产品借助港澳出口外销,粤港澳三地形成了制造业领域的“前店后厂”式跨境生产与服务的产业分工体系,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为特征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不仅造就珠三角“世界工厂”的地位,也成功实现了香港的经济功能置换,使香港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心转变成国际金融和商贸服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升级优化,其制造能力和水平更是得到了极大提升。

(2)2003—2014年,“服务贸易自由化”促成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

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及港澳自由行政策的制定,同时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为标志,内地市场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期。此时,粤港澳合作着眼于突破单纯的产业合作局限,向纵深化发展。鉴于粤港澳三方优势产业互补性特征,粤港澳在此阶段的融合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尤其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为加深粤港澳在相关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央及粤港澳多方签署了诸多文件,进行制度安排,2010年和2011年广东省分别与香港、澳门签订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制定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前海深港现代化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在诸多政策的保障下,粤港澳融合发展日趋制度化,粤港澳经济合作也迈入一个新的阶段。珠三角地区则牢牢抓住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契机,推动服务贸易实现自由化,重点建设重大合作平台、跨境基建项目等项目,促使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了一批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行业。粤港之间贸易额从2003年的592.56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5916.6亿美元,增加近9倍。到2016年,粤港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更是突破1000亿美元,产业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战略也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3)2015年至今,基于“宏观战略导向”的制度创新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2015年,立足面向港澳深度合作的广东自贸区正式成立后,制度创新为粤港澳生产产业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一带一路”倡议更是推进了粤港澳在跨境金融、航运物流、服务贸易等行业更深远的合作,粤港澳在对外开放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战略角色,进一步促进了其出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制度创新大力打造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建成创新网络城市群,各节点城市通过物资和信息的交互,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重要的节点城市如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处于创新链中上游,深入对接广深港的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中心枢纽城市在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深入对接合作,加快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生物医药、云计算与信息服务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技术制高点,进一步加强城市的应用技术转移并形成内部的特色产业分工,通过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极大促进了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