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或城市化是指,在近现代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人口大量迁入到城市聚集居住、聚集生产、聚集生活的一种社会现象。城市化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进程中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19]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30年,前15年城市化的年均增长是1.5%到1.6%,后10年到15年城市化的年均增长是将近2%和2.3%。[20]
2012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2.57%,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按照这个速度,到2022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超过60%,城镇人口约8.4亿人;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68%左右,城镇人口超过9.5亿人;预计到2030年,全国将有3.9亿农业人口需要市民化,其中存量约1.9亿人,增量超过2亿人。到2033年之后,城市化率将超越70%的拐点,结束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进入放慢发展的后期阶段。[21]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将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推进的基本特点,中西部的城市群和城市化将成为未来5~1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亮点,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规模城市、小城市、城市群、城市带齐头并进的基本格局。[22]2013年我国农民工的总量已高达2.69亿人,就消费来讲,这是一笔潜力极大的资源,加快农民工向完全市民的转化,将会大大地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www.xing528.com)
为此,一是鼓励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二是促进城市房价的合理化,高房价下无城市化,我国目前的房价水平与收入水平相比,严重偏高,降低价格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购房需求,也会相应地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是实施大规模的农民工安居工程,主要是利用政府的力量,建最低标准的农民工住房,如建40平方米以下的小套房,甚至建过去学校、工厂那样的筒子楼作为过渡。可以说,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