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3]原因主要在于,进入这个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
从近两百余年的经济史来看,欧美相继实现工业革命,从传统农业社会的低成长低收入状态,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最后转型成为高收入的富裕社会。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看,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未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都走过了一个动态、复杂但连续的发展过程,并没有在所谓中等收入水平上徘徊停留。“亚洲四小龙”凭借自由市场、开放与审慎财政与货币政策,使它们克服了土地狭小、人口拥挤和自然资源短缺等瓶颈,极大发挥了企业家的创业潜能,取得了持续的高速成长,使之快速而平稳地迈入富裕的高收入社会。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
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1美元,2006年仍停留在1123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还有一些国家收入水平虽然在提高,但始终难以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鸿沟,如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12美元,到2008年仅达到8209美元。(www.xing528.com)
拉美大国资源丰富,曾为欧洲殖民地,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比如,20世纪初,阿根廷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曾名列美洲第二,在1964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1000美元,在20世纪90年代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但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而后又回升到2008年的8236美元。[4]拉美地区还有许多类似的国家,曾陷入停滞,人均GDP增长缓慢,经历了“失落的二十年”,经济发展几经反复,一直没能跨过1万美元的门槛。究其原因,主要在大萧条后,拉美国家出现了激进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严重地伤害了经济的发展。进口替代、限制外资、不可持续的公共部门工资福利政策、腐败和收入严重不均等,使拉美经济和社会丧失了活力,其天然的发展优势无从发挥。
那么,“中等收入陷阱”国家有没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呢?人民论坛杂志在征求50位国内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