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形资产评估:收益法应用

无形资产评估:收益法应用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以投资、转让为无形资产的评估目的时,收益法是最恰当的方法。这是因为当以投资、转让为评估目的时,无形资产的投资价值取决于其能够带来的预期收益和承担的风险,无论从价值类型还是从数据收集、被评估对象本身的特点来看收益法都是最恰当的评估方法。试评估该项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如前所述,无形资产收益额是由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

无形资产评估:收益法应用

当以投资、转让为无形资产的评估目的时,收益法是最恰当的方法。这是因为当以投资、转让为评估目的时,无形资产的投资价值取决于其能够带来的预期收益和承担的风险,无论从价值类型还是从数据收集、被评估对象本身的特点来看收益法都是最恰当的评估方法。

(一)收益法的基本公式

根据无形资产转让计价方式不同,收益法在应用上可以表示为下列两种方式:

式中:P——无形资产评估值;

   K——无形资产分成率;

   R——第t年分成基数(可以是销售收入或销售利润);

   t——收益期限;

   r——折现率;

   Y——最低收费额;

   T——所得税率。

上述两个公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个公式比第一个公式多一项最低收费额,然而在用第二个公式计算无形资产的分成率时,是按扣除最低收费额后测算的,本质上与第一个公式是一致的。

(二)最低收费额的估算

最低收费额是指在无形资产转让中,转让方向受让方所收取的仅仅补偿成本的最低转让费。最低收费额是视购买方实际生产和销售情况收取转让费时所确定的“旱涝保收”收入,并在确定比例收费时预先扣除,有时称之为“入门费”。在某些无形资产转让中,转让方按固定额收费时把最低收费规定为转让最低价,也可作为无形资产竞卖的底价。

由于无形资产具有垄断性,当该项无形资产是购买方必不可少的生产经营条件,或者购买方运用无形资产所增加的效益具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时,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由以下因素决定:

1.重置成本净值

购买方使用无形资产,就应由购买方补偿成本费用。当购买方与转让方共同使用该项无形资产时,则由双方按运用规模、受益范围等来分摊。

2.机会成本

由于无形资产的转让可能会导致停业而使由该项无形资产支撑的营业收益减少,也可能会因为自己制造了竞争对手而减少利润或是增加开发支出。这些构成无形资产转让的机会成本,应由无形资产购买方来补偿。

综合考虑以上两大因素评估最低收费额,可得到如下一组公式:

无形资产最低收费额=重置成本净值×转让成本分摊率+无形资产转让的机会成本

其中:

无形资产转让的机会成本=无形资产转让的净减收益+无形资产再开发净增费用

公式中“购买方运用无形资产的设计能力”,可根据设计产量或按设计产量计算的销售收入确定;“运用无形资产的总设计能力”指运用无形资产的各方汇总的设计能力,由于是分摊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净值,因而不是按照实际运用无形资产的规模,而是按照设计规模来确定权重。当购买方独家使用该项无形资产时,转让成本分摊率为1;公式中“无形资产转让的净减收益”和“再开发净增费用”是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测算的;“无形资产转让的净减收益”一般指在无形资产尚能发挥作用期间减少的净现金流量;“再开发净增费用”包括保护和维持该无形资产追加的科研费用和其他费用、员工再培训费用等。以上各项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测算是可以确定的。

[例5-1] 甲企业转让生产某食品的全套技术,经搜集和初步测算已知如下资料:一是该企业与购买企业共同享用该技术,双方设计能力分别为700万和300万标箱;二是该全套技术系从国外引进,账面价格500万元,已使用3年,尚可使用9年;近3年来,通货膨胀每年为10%;三是该项技术转让对该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在以后9年减少销售收入按折现值计算为60万元,增加开发费用以提高质量、保住市场的追加成本按现值计算为30万元。试评估该项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

分析计算如下:

(1)该技术的重置成本=500×(l+10%)3=665.5(万元)

(2)该技术的成新率=9÷(3+9)=75%

(3)该技术的重置成本净值=665.5×75%=499.13(万元)

(4)转让成本分摊率=300÷(700+300)=30%

(5)无形资产转出的机会成本=60+30=90(万元)

(6)该项无形资产转出的最低收费额=499.13×30%+90=239.74(万元)

(三)无形资产收益额的确定

无形资产收益额的测算,是采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的关键步骤。如前所述,无形资产收益额是由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同时,无形资产附着于有形资产发挥作用并产生共同收益,因此,关键问题是如何从这些收益中分离出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额。

1.直接估算法

直接估算法是指通过未使用无形资产与使用无形资产的前后收益情况对比分析,确定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额。在许多情况下,从无形资产为特定持有主体带来的经济利益上看,我们可以将无形资产划分为收入增长型和费用节约型。

收入增长型无形资产是指无形资产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能够使得产品的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增加的原因在于:

(1)生产的产品能够以高出同类产品的价格销售,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R——超额收益;

   P2——使用无形资产后产品的价格;

   P1——使用无形资产前产品的价格;

   Q——产品销售量(此处假定销售量不变);

   T——所得税税率。

(2)生产的产品采用与同类产品相同价格的情况下,销售数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占有率扩大,从而获得超额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R——超额收益;

   Q2——使用无形资产后产品的销售量;

   Q1——使用无形资产前产品的销售量;

   P——产品价格(此处假定价格不变);

   C——产品的单位成本

   T——所得税税率。

销售量增加不仅可以增加销售收入,而且还会引起成本的增加,因此,估算销售量增加导致收入增加,从而形成超额收益时,必须扣减由于销售量增加而增加的成本。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销售收入增加可以引起收益的增加,它们是同方向的。由于存在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效应,销售收入和收益一般不是同比例变动,这在计算中应予以考虑。

费用节约型无形资产,是指无形资产的应用,使得生产产品中的成本费用降低,从而形成超额收益,其计算公式为:(www.xing528.com)

式中:R——超额收益;

   C1——使用无形资产后的产品单位成本;

   C2——使用无形资产前的产品单位成本;

   Q——产品销售量(此处假定销售量不变);

   T——所得税税率。

实际上,收入增长型和费用节约型无形资产的划分,是一种为了明晰无形资产形成超额收益来源情况的人为划分方法。通常,无形资产应用后,其超额收益是收入变动和成本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评估者应根据上述特殊情况加以综合性的运用和测算,以科学地测算超额收益。

2.差额法

当无法将使用了无形资产和没有使用无形资产的收益情况进行对比时,采用无形资产和其他类型资产在经济活动中的综合收益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可得到无形资产获利能力,即“超额收益”。具体步骤是:首先,收集使用了无形资产的产品生产经营活动财务资料,进行盈利分析,得到经营利润和销售利润率等基本数据;其次,对上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占用情况(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已有账面价值的其他无形资产)进行统计;再次,收集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最后,计算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这样计算出来的超额收益有时不完全由被评估无形资产带来(除非能够认定只有这种无形资产存在),往往是一种组合无形资产超额收益,还须进行分离处理。

3.分成率法

无形资产收益通过分成率来获得,是目前国内外技术交易中常用的一种实用方法,即:无形资产收益额=销售收入(利润)×销售收入(利润)分成率×(1-所得税率)

对于销售收入(利润)的测算已不是较难解决的问题,重要的是确定无形资产分成率。既然分成对象是销售收入或销售利润,因而就有两个不同的分成率。而实际上,由于销售收入与销售利润有内在的联系,可以根据销售利润分成率推算出销售收入分成率,反之亦然。

从评估角度看,销售收入分成率和销售利润分成率并无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总是从销售利润分成率考虑问题的,然后通过销售利润率换算成销售收入分成率。另外,在技术许可使用合同中,出让方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希望使用销售收入分成率,把无形资产不能够获得预期超额收益的风险转嫁给受让方;受让方则希望使用销售利润分成率,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种争论不影响对无形资产的评估。

常用的计算分成率的方法有边际分析法和约当投资分成法。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都是销售利润分成率,如果需要销售收入分成率,可以按照前述公式换算。

(1)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的思路是对受让方企业在使用无形资产上进行有无对比分析,先预测出以后各年不使用无形资产,受让方企业可以获得的各年利润是多少;再预测出以后各年使用无形资产,受让方企业可以获得的各年利润是多少;两者相减即为受让方企业以后各年的追加利润。追加利润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垄断加价、生产成本降低、市场占有率上升、销售价格上升或几个因素的组合。计算出各年的追加利润后,再选择一个恰当的折现率计算出追加利润的现值和使用无形资产后利润总额的现值。这两个现值的比率就是利润分成率。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科学分析追加无形资产投入可以带来的净追加利润,这也是购买无形资产所必须进行决策分析的内容。

边际分析法的步骤是:

第一,对无形资产边际贡献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新市场的开辟,垄断加价的因素,消耗量的降低,成本费用降低,产品结构优化,质量改进,功能费用降低,成本销售收入率提高等。

第二,测算无形资产寿命期间的利润总额及追加利润总额,并进行折现处理。

第三,按利润总额现值和追加利润总额现值计算利润分成率。

[例5-2] 某企业将一专有技术许可受让方使用5年,经评估人员分析,未来5年受让方如果不使用该技术分别可实现利润100万元、110万元、130万元、150万元、140万元;使用该技术后,分别可实现利润120万元、140万元、170万元、180万元、180万元。折现率取10%,计算利润分成率。

解:

(1)计算各年的追加利润:

未来5年的追加利润分别为20万元、30万元、40万元、30万元、40万元

(2)计算利润总额的现值:

120×0.9091+140×0.8264+170×0.7513+180×0.6830+180×0.6209=587.211(万元)

(3)计算追加利润现值:=118.352(万元)

20×0.9091+30×0.8264+40×0.7513+30×0.6830+40×0.6209

(4)利润分成率:

118.352÷587.211×100%=20.15%

(2)约当投资分成法。

约当投资分成法的思路是把受让方企业的总资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被评估的无形资产;另一部分是除被评估的无形资产以外的全部资产;然后根据两部分资产适用的各自的成本利润率折算成约当投资量,计算出无形资产的约当投资量在总约当投资量中的比重即利润分成率。计算公式为:

购买方约当投资量=购买方投入的总资产的重置成本×(1+适用的成本利润率)

[例5-3] 甲企业以一项技术向乙企业投资,该技术的重置成本为400万元,适用的成本利润率为200%;乙企业其他投资的重置成本为6000万元,适用的成本利润率为10%。计算该项技术的利润分成率。

解:

(1)无形资产的约当投资量=400×(1+200%)=1200(万元)

(2)购买方资产的约当投资量=6000×(1+10%)=6600(万元)

(3)利润分成率=1200÷(1200+6600)×100%=15.38%

该无形资产的利润分成率为15.38%。

(四)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

折现率的内涵是指与投资于该无形资产相适应的投资报酬率。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折现率一般包括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报酬率。一般来说,无形资产投资收益高,风险性强,因此,无形资产评估中折现率往往要高于有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评估时,评估者应根据该项无形资产的功能、投资条件、收益获得的可能性条件和形成概率等因素,科学测算其风险利率,以进一步测算出其适合的折现率。另外,折现率的计算口径应与无形资产评估中采用的收益额的口径保持一致。

(五)无形资产收益期限的确定

无形资产收益期限又称有效期限,是指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并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无形资产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其损耗是客观存在的。无形资产损耗的价值量,是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的前提。无形资产因为没有物质实体,所以,它的价值不会由于其使用期的延长发生实体上的变化,即它不像有形资产那样存在由于使用或自然力作用形成的有形损耗。然而,无形资产价值降低是由无形损耗形成的,即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价值减少,具体来说,主要由下列三种情况决定产生:

(1)一种新的、更为先进、更经济的无形资产出现,这种新的无形资产可以替代旧的无形资产,使采用原无形资产无利可图时,原有无形资产的价值就丧失了。

(2)因为无形资产传播面扩大,其他企业普遍掌握这种无形资产,获得这项无形资产已不需要任何成本,使拥有这项无形资产的企业不再具有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时,它的价值也就大幅度贬低或丧失。

(3)企业拥有的某项无形资产所决定的产品销售量骤减,需求大幅度下降时,这种无形资产价值就会减少,以致完全丧失。

以上说明的是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的理论依据。需要强调的是,无形资产具有获得超额收益能力的时间才是真正的无形资产有效期限。资产评估实践中,预计和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可依照下列方法确定:

(1)法律或合同、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可按照法定有效期限与受益年限就短的原则确定。

(2)法律未规定有效期,企业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可按照受益年限确定。

(3)法律和企业合同或申请书均未规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预计受益期限确定。预计受益期限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法或与同类资产比较得出。

同时应该注意的是,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可能比其法定保护期限短,因为它们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废弃不用、人们爱好的转变以及经济形势变化等,特别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无形资产更新周期加快,使得其经济寿命缩短。评估时,对这种情况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